• 我的订阅
  • 健康

筑科研平台 聚科技人才 谋产业创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1 16: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

筑科研平台 聚科技人才 谋产业创新

记者 刘茹男

入夏后,黔南州农科院摆茶科研基地进入新一轮生产季。起垄后的试验田,土壤疏松、线条清晰,工人正在劳作。“这个基地已经连续四年开展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今年我们用香细菜进行轮作,让土地休养生息,提升土壤地力。”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开展土地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传染病和虫害,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蔬菜科研试验示范质量。

摆茶基地是州蔬菜专家试验站开展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的主战场。

编织农科人才摇篮

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成立于2016年,2022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黔南州人才示范基地。两年来,试验站瞄准蔬菜产业“卡脖子”的痛点和难点,开展蔬菜“四新”技术研究,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

州蔬菜专家试验站人才涵盖省农科院、州农业农村局、州农科院以及有关县(市)农业农村局的技术骨干,特聘李桂莲、孟平红、李飞等省级蔬菜专家长期作为技术顾问,依托省级专家团队技术力量,以州级试验站带动县级试验站、州级专家联动县级专家的模式,带动基层农技人员,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状元和科技“二传手”。目前,已在都匀、龙里、罗甸、平塘等地成立县级试验站,使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进一步下沉。

同时,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目前,州农科院成为省农科院黔南分院,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引种试验示范基地、贵州省辣椒产业技术体系黔南综合试验站等各级平台15个,专家人才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形成了省、州、县科研携手共进的工作格局。

搭建科研平台,让全州蔬菜专业人才有了用武之地,成为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

搭建农科创新平台

2021年,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将州蔬菜专家试验站和罗甸试验站、都匀试验站纳入旗下,不仅为黔南输送了资金项目,还推动了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的发展,一大批蔬菜“四新”技术成果得到推广应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州蔬菜专家试验站成为黔南蔬菜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基地。

2022年以来,贵州省园艺研究所为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下达了两期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科研课题任务,其中,2022年下达10项课题任务,全部高质量结题,成功解决了一批制约黔南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2024年下达的19项课题任务目前已分解落实给专家。

两年来,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458个,鉴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且适宜黔南区域种植的新优品种131个,为全州蔬菜品种推广、种植企业及农户用种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开展了菜用马铃薯组培扩繁、蔬菜“321”高效栽培模式、次早果菜(瓜豆类)栽培、辣椒春提早栽培、秋延晚辣椒育苗、茄子嫁接育苗、大棚黄瓜设施栽培周年生产等7项技术研究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生物菌肥平衡施肥、新型植保器械防治、农田生物防鼠、石头造降解膜除草、露地高效栽培、高效模式接茬、绿色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9项技术研究与应用。其中,茄子嫁接育苗、春提早辣椒栽培、秋延晚辣椒育苗等技术,深受企业、合作社等生产主体好评,有力带动了群众增产增收。

“在蔬菜‘321’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巧打蔬菜‘错季上市’牌,早春蔬菜提前种植,秋冬蔬菜延后采收,结合不同生态区搭配不同品种,科学安排种植茬口、播种期、定植期及配套技术。”州农科院院长、州蔬菜专家试验站站长李琼芬介绍,这种精准施策,有效做到了扬长避短,提升了蔬菜的增值空间。

激发农科人才活力

两年来,黔南州农科院以黔南州蔬菜专家试验站为主体,充分发挥聚才、聚智、聚力作用,以“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作为引才和育才导向,拓展人才示范基地建设范围,大力引进粮油、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水产等政府主导的农业“1+6”产业人才,提高科研和技术服务全产业链能力。

先后引进农科专业人才硕士研究生11名,做到一个科研所配置2名以上青年硕士研究生和1名学科领头专家,建强农科队伍,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平台搭建、科研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试验示范、核心技术攻关等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黔南州农科院表示,将按照“黔南州人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相关要求,聚焦农业科技人才短缺领域,坚持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提升人才存量;围绕主责主业,完善引才机制,通过遴选或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以才带才提高人才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建立完善“传帮带”激励机制,加大鼓励和支持青年干部“挑大梁、当骨干”,用农科人才的“活水”浇灌农业科技这池“春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一批首席科学家和尖端科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多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建议增加观赏园艺产业相关基础研究类项目、应用研究类项目
2023-01-16 12:28:00
...国家高新区抢抓机遇,搭平台、汇资源、促创新,在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培育科技龙头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发力,试点园区建设成效明显。吹响科技企业“集结号”在长治国家高新区
2024-01-18 02:46:00
...视野,提升专业能力,使其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的年轻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以此构建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体系。 人才依靠内在驱动力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成长。为此,长沙学院进一
2024-05-17 10:06:00
...、襄阳、气象、中医药、三峡等5只联合基金,受到全省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全省64家科研单位申报项目466项,最终立项资助173项,资助总经费1860万元,为推动市州区域创
2023-07-17 06:17:00
沈阳棋盘山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光明小镇
...:人民日报客户端7月3日,沈阳棋盘山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光明小镇揭牌,进一步为沈阳棋盘山地区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提供强劲动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在企业、科研生产型
2023-07-03 19:45:00
兰州工业研究院在强省会行动中主动作为 积极加强与省科学院科研合作
...研究院整体科研水平,为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人才支持。由市科技局支持、《兰州晚报》开设的“创新领航”专栏今天推出第63期——《兰州工业研究院在强省会行动中主动作为
2024-03-13 03:25:00
创新引擎,绿色动能澎湃
...人核心提示●烟台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促使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按照一个产业集群建一个科创平台的思路,加快布局建设多层次、高能级科创平台,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40
2023-08-28 06:58:00
复旦在宁波让科研、生产"两张皮"完美粘合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2月3日如海潮般涌来了沪浙等地的科研、金融、企业界的领军人才,为"两张皮"的完美粘合,共庆"光华十载科创路",同启"踔历奋发新征程"。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发
2023-02-05 10:15:00
...入发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战略支撑。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科技竞争,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科
2023-12-01 07:1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