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机器人上手术台 医生室外“发号施令”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30 07: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全球首例 机器人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完成

机器人上手术台 医生室外“发号施令”

机器人上手术台 医生室外“发号施令”

机器人上手术台 医生室外“发号施令”

机器人上手术台 医生室外“发号施令”

文/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高树灼 刘云芳

图/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提供

“可不能小瞧现在的孩子,我还要跟着他们多练练‘游戏手柄’操作技巧。”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三楼介入诊疗中心导管室外,王焱教授手握黑色手柄,一边拨弄上面的摇杆和按键,一边感叹。就在昨天上午,他带领厦心团队完成一台复杂的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与以往身着铅衣上手术台不同,这回,机器人在手术台旁,王焱在手术室外,眼盯显示器屏幕,手握控制台摇杆,在看似玩电子游戏般的操作中,精准完成每一个手术步骤。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例机器人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

医生操控机器人干活

有望实现远程手术

昨天上午10时许,厦心八号导管室内,一台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在手术台前忙碌着,除了B超医生在一旁提供实时超声影像引导,其他医务人员均在手术室外。王焱教授坐在控制台前,聚精会神盯着显示器,手里操作着摇杆。前推、旋转……随着他的动作,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按照指令,操控导管在患者体内进行着各项精密操作,仅一个多小时,就在跳动的心脏上,成功为68岁的心衰患者微创修复了受损的二尖瓣。

据介绍,这套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高度灵活的操控性,医生操控它能对器械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和移动,处理手术中更微小及复杂的解剖情况,从而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度及安全性,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保证患者安全。

机器人手术一改传统手术模式,医生的战场不在手术台上,而在控制台前。在外人看来,医生似乎在专心玩电子游戏,其实,每一步动作都关乎机器人的手术操作。控制台操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控制台,另一种是可以握在手中的“游戏手柄”。在做这台手术前,王焱已多次在动物身上反复练习,熟悉了前者的操作手感。“接下来我要多跟年轻的孩子们练练‘游戏手柄’,这个更酷。”

当然,练习“游戏手柄”,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更酷”。小巧可携带的手柄让远程机器人手术的便捷性大幅提升。未来,借助5G通信技术,医生人在外地,通过手柄就能远程操控机器人在手术室完成心脏手术,这对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助力国产自主研发

缩短医生学习曲线

这套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拥有标准化操作流程,有望缩短医生对复杂高难度手术的学习曲线。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正快速攀升,估算我国现有患者2500万人。瓣膜病已成为全球心血管医学界共同面临的突出挑战。在所有瓣膜疾病中,二尖瓣病变发病率最高、介入治疗难度最大。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二尖瓣修复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到微创介入的演进,但介入修复手术步骤多且复杂,医生学习曲线较长,目前能独立开展的医院还非常有限,尚存在非常大的缺口。

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厦心紧跟技术发展前沿,自2014年率先在福建省开展经导管微创瓣膜手术以来,截至目前已完成800余例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手术,在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厦心医疗团队常态化开展经导管二尖瓣微创手术,这次在全球率先用机器人做该手术,花费仅一个多小时,第一次操作已达到传统模式下医生熟练手术的水平。可以预见,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能缩短医生培训学习时间,从而更好地推广二尖瓣微创手术,造福更多患者。

厦心还不断创新,在紧跟国际前沿技术的同时,更将目光瞄准国产器械的自主研发,目前已联合国内医疗器械公司完成多项创新器械的研发,并完成多个全国、全球首例人体植入。据介绍,手术机器人在腹腔、骨科等临床领域已广泛应用,国际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也开始布局心脏手术机器人产品。此次厦心和国内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术济客医疗深度合作,历时一年多将机器人技术与经导管微创手术完美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先机,对推进瓣膜领域的国产自主研发意义重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什么作用?答:机器人手术系统包括医生操作台、患者手术台、辅助视频车三部分。其中医生操控台一般由主刀医生双手控制手柄,双目探入沉浸式屏幕操作。患者手术台是机器人系统机械臂反馈
2023-02-23 09:49:00
港中大教授欧国威:如何让临床需求转工程需求,是手术机器人研发的最大难题
...者|郑松毅说起手术,是否大家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医生在手术台前紧张而专注,手持手术刀和止血钳,与时间赛跑、与生命对抗的画面?当今医学科技的快速进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之
2023-06-15 17:00:00
新质观察|当机器人拿起手术刀:人机共生的医疗新纪元
...像医生那样,理解我的身体吗?”这些问题,藏在冰冷的手术台后,却无法轻易用代码或算法解答。从伦理争议到逐步接受,这条信任之路需要时间铺就。机器人在这一场域中扮演何种角色,仍需人
2024-12-17 08:34:00
机器人做手术?无锡安排上了,首台手术机器人落户市人民医院
...制起操作杆,双脚控制脚踏板,通过传感器将指令传输给手术台前的机器人。手术台边的机器人接收到指令后,伸入患者腹腔的机械臂立即各司其职,精确完成医生的指令。对“达芬奇”来说,切割
2023-01-24 17:00:00
...婧涵随着主刀医生聚精会神的操作,一台手术机器人正在手术台边灵巧地挥舞着它的机械臂,帮助医生完成了一例全膝关节置换术。4月16日,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自主开展了赣西地区首台智能骨
2024-04-23 07:37:00
直觉外科达芬奇5获批,计算能力提升10000倍,跨时代的手术机器人来了?
...断被挖掘。除此之外,还有减肥手术的增长正在贡献新的手术台数。首席执行官加里·古特特 (Gary Guthart) 表示,其下一代机器人将“对手术进行有意义的改进,从而实现更好
2024-03-18 09:58:00
大模型加持手术机器人:可助力分级诊疗 需解决数据流通难
...元宇宙的概念,使用算法仿真整个手术流程,小到患者在手术台上怎么躺,医生都能清晰明了地看见模拟过程。在开始正式手术之前,AI还会评测术前准备是否无误,比如手术器械是否准备妥当、
2023-07-13 14:31:00
德州成功实施首台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
...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史本康教授没有像往常一样站在手术台上,而是坐在附近的控制台前,目视裸眼3D显示屏,盯紧手术部位,双手控制操作杆,发出移动、抓持等指令,机械臂接受指令后精
2024-12-11 14:41:00
中新健康丨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即将站上外科手术台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赵方园)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近日成功完成医院首台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装机,相关科室医生完成系列培训后即将投入临床应用。医生正在进行手术机器人操作培训 北京
2025-04-12 14:5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
养胃只喝白粥?医生提醒:这几个“伪养胃”做法正在伤胃
不少人把养胃等同于饮食清淡到只喝白粥、温水不离手或饭前先来片“胃药”。这些看似温和的习惯,常在悄悄伤胃,使人营养失衡、胃酸紊乱
2025-11-27 07:13:00
医生拆解“降酸公式”:吃对火锅 不易痛风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火锅成为很多人餐桌的“顶流”。然而,不少人担心:“吃一顿火锅,会不会让尿酸飙到失控
2025-11-26 08:27:00
冬季运动隐形风险需警惕 各年龄段安全指南请收好
随着冰雪运动热度攀升,滑雪、滑冰等项目成为市民冬日休闲首选。然而低温环境与场地特性叠加,使得冬季运动暗藏诸多“隐形风险”
2025-11-26 11:35:00
三诺糖尿病逆转公益沙龙在长沙举办,联糖日倡导全球关注糖友健康
11月22日,三诺糖尿病逆转中心在湖南湘江新区成功举办了一场以糖尿病逆转为主题的公益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参与
2025-11-26 11:51:00
燕之屋:如何选择真正有滋养价值的燕窝
燕窝作为传统滋补品,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也让消费者困惑不已。面对“燕窝什么牌子的好”这一问题
2025-11-26 11:53:00
天津康汇医院:临床技能提升通过交流实现
在天津康汇医院近日举办的首期“影像读片系统”使用经验现场交流会上,临床医师们通过实践与讨论,显著提升了影像诊断能力。本次活动由科教科组织
2025-11-26 11:54:00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以岭专利中药如何连获50国“通行证”
11月22日,从在越南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海外论坛获悉,中国创新中药领军企业以岭药业生产的17个创新药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并上市
2025-11-26 11:55:00
冬藏养阳,滨城区三河湖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您送上冬季养生指南
鲁网11月26日讯“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黄帝内经》早已揭示冬季养生的本质在于“藏”。随着立冬节气到来
2025-11-26 16:09:00
播州区石板镇:“莓”好时光到!采摘正当时
多彩贵州网讯 初冬的暖阳洒在田野间,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天旺村田垄间的草莓大棚鳞次栉比,像一个个铺展在乡野的白色画布,清甜果香顺着微风弥漫开来
2025-11-26 21:03:00
天冷血压易“抬头” 三招稳住血压
秋冬降温后,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发现血压悄悄升高——这不是错觉!低温会让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就像水管遇冷变窄,水流压力自然上升
2025-11-26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