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菜根之味寄乡思 ——齐白石老人的“白菜情结” 漫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8 15:39:00 来源:艺禾

在近现代画家中的齐白石老人与“白菜”有着不解之缘。翻开他的私家菜谱,写的最多的就是“白菜”二字。老人喜欢画白菜,也以自己画面洋溢着“蔬笋气”为荣。老人缘何钟爱白菜?因其生于“糠菜半年粮”的家庭,所以对于维持自己和家人生计的白菜怀有着独特的情感,并将它称为“菜中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也称“菜根香处最相思”。老人曾说过这么一段话:“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白菜古时称“菘”,古人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之说。苏轼有诗云:“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把白菜与羊羔、熊掌相媲美,其味道之鲜美可见一斑。《本草纲目》说白菜:“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据说曾经有这样一段趣事在民间流传:某年北京冬日,有人推车卖大白菜,菜车经过齐家,齐白石向卖菜人提出想用自己画的白菜换一车白菜。不料卖菜人很生气,认为老人是在无理取闹,要拿假白菜换真白菜,现在回想这一情景不禁令人莞尔。

菜根之味寄乡思 ——齐白石老人的“白菜情结” 漫谈

齐白石《白菜萝卜》纸本水墨(吉林省博物院藏)

在白石老人现存世的各类题材中,有相当数量比重的写意蔬果作品,白菜、萝卜、丝瓜、竹笋、辣椒、南瓜、柿子、石榴、枇杷等等在其笔端下自有一番生机,有的画面还配有各异昆虫,十分传神。吉林省博物院藏有齐白石的《白菜萝卜》、《事事清白》、《三寿图》、《葫芦》、《荔枝》、《枇杷》等等多幅老人的精彩佳作。此幅《白菜萝卜》,款属:一代为仕宦人,或曰菜根有味否?答曰:不知非也。白石老人。钤印:“齐白石”、“星塘白屋不出公卿”。画中的白菜萝卜新鲜饱满结实,墨色笔笔留痕,行文词句直抒胸臆,印文质朴大气。齐白石幼年生活贫苦,常常拾柿充饥。另一幅《事事清白》,款署:事事清白。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作。钤印:“老白”、“白石相赠”、“故乡无此好天恩”。因青白菜谐“清白”之音,故而“清白传家”也多为齐白石画白菜作品的常用标题,表明了老人清清白白、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和为人信条,并以此作为持家做人处事的准则。在中国古代绘画里偶有白菜之作,但大多笔力纤细,而白石老人所绘白菜有着特别的精气神。酣畅的笔法勾出了菜帮儿洁白的质感,菜叶湿润蓬松,如此普通的白菜在白石老人的笔下尽显肥壮之美。“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所以白菜和柿子也常常出现在老人的画作中。

菜根之味寄乡思 ——齐白石老人的“白菜情结” 漫谈

齐白石《事事清白》纸本水墨(吉林省博物院藏)

1926年春夏之际,齐白石家中父母先后病逝,由于家乡一带正逢战事之乱导致道路受阻,故而未能归乡而深感痛心抱憾。1927年,林风眠邀请齐白石到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教授中国画。1928年,徐悲鸿受邀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一职,邀请在北京已经有一定地位的齐白石担任教授,齐白石担心农民出身的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而顾虑重重,最终齐白石为徐悲鸿的真诚所打动而同意任教。京城的“天恩”莫过于有陈师曾、瑞光、林风眠、徐悲鸿、梅兰芳等等诸多知己好友对其艺术的肯定与支持,“故乡无此好天恩”印文涵义亦因由此而来。齐白石深居简出,不好交际,始终保持着朴素的心性,潜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他在一篇序文中说“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又有诗句曰“寒夜孤灯砚一方”。坚守“星塘老屋不出公卿”的信条及天道酬勤的信念,如老农一般把画笔当作农器,辛勤耕耘唯求一饱。老人既没有所谓精英文化心态,也没有被所谓的正统所负累,但也不拒绝排斥新文化及新事物,于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平民心态来描绘生活现状。在新文化运动中,封建的精英文化遭到批判,画院体制受到冲击,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民众成为社会的主体,平民的审美趣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因而这种客观环境亦适合了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齐白石在其画作《白菜冬笋》中写道“曾文正公云: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款属:白石并记。钤印:“老白”、“木人”。白菜在吉祥寓意中有纳百财的说法,萝卜方言叫“菜头”,谐音“彩头”,寓意祝愿好彩头。古代特大萝卜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会被命令送御膳房。萝卜白菜在一起的寓意为“一步一财”,象征着财越摞越多。

菜根之味寄乡思 ——齐白石老人的“白菜情结” 漫谈

齐白石《白菜冬笋》纸本水墨(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是湖南湘潭人,出生于平民世家,后定居北京,但始终怀有勤劳的农民心性,朴素的平民情怀。齐白石他经常说“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曾在为友人所作的《白菜图》题写:“他日显扬,毋忘斯味”。因怀念家乡的亲友,怀念家乡的山川风物,一草一木,因而其笔下的创作素材始终不离早年的家乡风土人情,那是老人骨子里对故园布衣生活的深深眷恋。齐白石在他的画中提到:“余日来所画皆少时亲手所为所见之物”。齐白石重视学习历代名家大师,如明代的徐渭、清代的八大山人、近代的吴昌硕……,由原来刻意追求和摹仿前辈大师到日后信手拈来,老人的蔬果作品充溢着满满浓郁的天机与真趣,在晚年尽管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对于过去“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仍然念念不忘,所画之物即世俗风雅又饱含着人间温情。菜蔬类作品是最能触及老人思乡情结的题材,老人已将这些日常所见之物,寄予了深层精神内涵,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突破了传统文人画语言而使其作品拥有了不同凡响的生命力。

菜根之味寄乡思 ——齐白石老人的“白菜情结” 漫谈

齐白石《疏笋清香》纸本水墨(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在百年画坛风云中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巨匠,离不开其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其一为先天平民的出身,其二为客观的环境际遇。对齐白石有知遇之恩的陈师曾在《题齐濒生画册》诗中曾题:“……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齐白石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近百年时间,为传统文人画注入了鲜活与生机,开创了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新高峰。其半生蹉跎,一世勤劳,即饱尝生活的五味杂陈也品享了人间烟火,虽非文人雅士出身,但凭借个人的禀赋阅历及不懈追求,经历艰辛而漫长的“蜕变”最终融入其所在时代并为世人所瞩目,其匠心独具又融入自我的乡思情结成就了的齐白石,正是这样一个不欺世媚俗、乐天知命的人民艺术家,为世人留下了一件件天趣和谐、万象生机的传世佳作!(文图/赵新吉林省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秋去冬来话白菜(文化中国行)
...影。白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大画家齐白石对白菜情有独钟,称白菜为“蔬之王”,创作了许多“鲜活”的白菜作品。它有朴素无华、淡而有味、清清白白的寓意,蕴含着中华民
2024-12-07 05:35:00
...馆联合举办的东南周末讲坛明日将开展题为《乡土乡愁与乡思——闽台儿歌童谣漫谈》的讲座。闽台童谣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了闽台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发展。明日,知名学者林尉文将介绍闽台早期儿歌
2023-09-30 06:00:00
“百菜不如白菜”是真的吗?它还是你家餐桌上的主角吗?
...凡之处。大白菜有“菜中之王”的美名据说此美名来源于齐白石老先生。齐老在自己的一幅大白菜写意图中题词说:“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于是,大白
2024-05-06 13:04:00
...亲切和重视,大年三十、初一包饺子少不了它。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爱吃白菜、画白菜,还题词赞曰:“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白菜伴你我长大,它的故
2022-12-15 02:51:00
大白菜情结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大白菜情结●谢学琴大白菜的吃法有许多种,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用大白菜制作的酸菜猪肉馅水饺。第一次吃酸菜水饺,是十多年前在同学家吃的,至今想起来依然唇齿生香,回味
2024-01-19 04:18:00
爱吃这10种食物的人,少生病,易长寿
...、爱大白菜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有一幅大白菜图,独论白菜为“菜中之王”,并赞“百菜不如白菜”。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大白菜含有矿物质
2024-11-24 09:36:00
高级的“快活”,就是以下这四个字
...活。而,高级的“快活”,就是以下这四个字。01“真”齐白石有一幅画,叫《他日相呼》。画面上是两只小鸡,在争抢一条蚯蚓,形象很逼真,水墨来浸染,让人瞬间就领悟到其中的神韵。“小
2023-03-14 21:43:00
生而为人,大家都是第一次,学会留白,方寸之间,才显天地两宽
...的烟波浩渺,渔翁的孤冷,给人以飘渺的无限遐想。包括齐白石画的虾,都在展现着留白的空灵美。就像人的生活空间一样,清除了杂物和垃圾,把居室中的尘埃扫净,心中也跟着干净起来,充满了
2023-06-08 10:43:00
...这里。把九头芥的枝叶切下后,就会留下一个又大又粗的菜根,这个菜根一般掺和着菜末踩菜时一起腌制,晒梅干菜时单独晒干。这种菜根一般留着天最热时烧菜干汤,乡间世代相传喝了这个汤可以
2023-12-31 05: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