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国藩想称帝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21:00:00 来源:戏说三国

1864年7月19日,忠王李秀成本可以顺利逃出天京,但他将自己的好马让给了幼天王洪天贵福,结果在方山被清军俘虏,关押在两江总督府。也许是为了泄愤,曾国荃让士兵拿着锥子猛刺李秀成,以致鲜血直流,但李秀成没有妥协,而是说各为其主,何故如此。

听说李秀成血性十足,没有屈服,曾国藩于是从安庆乘坐火轮船来到南京,亲自会会这位与自己打了十几年仗的王爷。结果大家都知道,李秀成应曾国藩邀请,每天数千字,写下了数万言的《自述书》,阐述自己参加革命之经过,以及太平天国成败的经验得失。

曾国藩想称帝吗?

李秀成写下数万言《自述书》,被曾国藩删去了很多;交到朝廷哪里的,是曾国藩删减版,自己则留下原稿。建国后,曾国藩后裔拿出原稿出版,世人才能一睹忠王《自述书》之本来面目。

对于起义军首领,清朝处置方式很简单,就是凌迟处死,非常残忍。所以,李秀成是必死无疑。那么,为何他还写下数万言的自述来“爆料”太平天国呢?为何就不能像林凤祥、李开芳、陈玉成、石达开一样,直接慷慨赴死呢?

对此,许多人都说李秀成想投降,借此保住自己性命,“招降十要”就是他投降之证据,无可辩驳。然而,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李秀成的自述,也许是为曾国藩量身定做的“劝进书”。

曾国藩想称帝吗?

李秀成要“劝进”什么呢?当然是劝说曾国藩在东南举旗自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将清朝赶回关外老家了。那么,曾国藩想称帝吗?据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缜回忆:“李秀成劝文正公称帝,但文正公不敢。”看到了吧,是“不敢”而不是“不想”,曾国藩在犹豫。

那么,曾国藩在犹豫什么呢?抛开儒家伦理纲常这块遮羞布,曾国藩自然是想称帝,只是自己的实力不足罢了。真要称帝,李鸿章、左宗棠、刘长佑等手握重兵的将领肯定不听号令;九帅曾国荃“吉字营”野战能力弱不说,还经常扰民,压根就不得人心。

再则,曾国藩已经老了,儿子中又没有具备王者风范之人。所以,曾国藩不会轻易尝试称帝,否则将会后患无穷,这点与清初睿亲王多尔衮一样,后继无人,岂敢称帝,为他人做嫁衣呢?

曾国藩想称帝吗?

究竟要不要称帝,曾国藩犹豫不决,李秀成自然可以看出来。要知道,李秀成从小兵一路拼杀,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其军政水平、洞察人物之能力绝对是一流,曾国藩的每一个动作与眼神,都逃不过他法眼。

询问太平天国人物时,曾国藩开出一张清单,排在前面的是:秦日纲、曾天养、林绍璋、罗大纲等。那么,这份名单有问题吗?大有问题,天京陷落后,清朝最关心的幼天王下落不明,曾国藩为何不先问?

秦、曾、林、罗等为何值得曾国藩去问呢?很简单,这些都是早年与曾国藩血战的将领,罗大纲在湖口之战中还两次逼迫曾国藩投水自尽。可以说,曾国藩已经进入了暮年,他在怀旧,没了昔日之斗志,力不从心了。

曾国藩想称帝吗?

有心无力,曾国藩不敢轻易迈出称帝这一步,这就需要李秀成给他助力,给他举旗反清之底气与信心。从《自述书》之内容看,李秀成确实在“劝进”,暗示曾国藩称王,挑战清朝。当然,被删除的部分中,李秀成有没有明确建议曾国藩称帝,则只有曾文正本人知道了。

李秀成自述中,“劝进”曾国藩称帝之处很多,笔者就简要列举三点,希望读者给予点评。

首先,李秀成自述中,八旗、绿营之战斗力评价很低

“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八旗兵往往一触即溃,唯一能打就是张国梁的“捷勇”,只是没有湘军人数多而已。

八旗、绿营不行,湘军却很能打,这就暗示曾国藩:湘军非常厉害,若是出兵北伐中原,清朝肯定不是对手。换句话说,李秀成在给曾国藩打气,给他举旗自立之信心与希望。

曾国藩想称帝吗?

再则,强调自己与洪秀全的矛盾,暗示曾国藩“功高震主,兔死狗烹”

李秀成自述书中,涉及到洪秀全部分的,基本都没啥好话。例如,“天王猜忌,分我兵权”、“天王信天、信鬼,不信人”、“扣压家属,怕我叛降”、“天兵多如水,何惧曾妖者乎”,等等。

自述书中,李秀成将自己打造成太平天国的擎天柱,每一次危机来临,都是自己出面解决。但是,自己不但没有得到奖励,反而被天王猜忌,以致“我在天朝实无法处”,对天王是充满怨言,非常无奈。

李秀成如此说,曾国藩自然知道啥意思。主上昏庸,猜忌太重,自己立下赫赫战功又手握兵权,难免会“功高震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既然如此,何不奋起反抗,保全性命呢?

曾国藩想称帝吗?

最后,李秀成提出“招降十要”,暗示曾国藩,自己有几十万大军可助攻

正如前文所说,曾国藩想要称帝,“吉字营”是靠不住的,李鸿章、左宗棠、刘长佑等又不追随,创业之资本实在少得可怜。为此,李秀成说出了“招降十要”,打算出去召集数十万太平军,然后遣散,还天下太平。

当然,还天下太平只是字面上意思,若是曾国藩有意称帝,这数十万太平军则立刻听从指挥,与湘军一起北伐中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曾国藩称帝,太平军就是盟友,而不是对手。

数十万太平军可不是小数目,李世贤、黄文金、陈德才、梁成富、陈炳文、陆顺德、汪海洋、谭体元、胡永祥、李容发等都是骁勇无敌之悍将。如此,曾国藩可利用之资本就多了,底气十足。

曾国藩想称帝吗?

综上所述,忠王李秀成在两江总督府写下数万言自述书,并非要投降,而是一份给曾国藩量身定做的“劝进书”。其中之含义,曾文正自然看出来,无奈实力不足,且年事已高,只能作罢。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曾文正并没凌迟李秀成,而是斩首,一说绞死。试想,若是曾国藩再年轻十几岁,李秀成也许就成功了。

参考书目:《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为何不将他凌迟
曾国藩不是害怕清朝,而是英雄惺惺相惜,他让忠王李秀成死得体面,有尊严地结束一生,故而没有凌迟。一、李秀成被俘虏经过,及其受审天京之战最后两个月,李秀成麾下只有3千余人,硬刚湘军6
2024-07-11 21:09:00
太平军西征武昌,曾国藩为什么要撤兵?
...路“西征武昌”计划。西征武昌,攻击湘军大后方,迫使曾国藩、胡林翼率湘军主力回援,从而解除安庆之围,这在兵法上叫“围魏救赵”。但是,李秀成一心专注经营江浙,对西征不积极,导致此
2023-08-22 16:04:00
李秀成的供词与曾国藩上报的报捷折内容不符,存在欺君之罪
说起来,曾国藩对李秀成是很欣赏的,他与李秀成旗鼓相当,与他整整周旋了六年之久,几乎天天在文件中看到他的名字,听部属们谈论他。天京(南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他貌不惊人,个头中等偏
2023-11-14 22:18:00
...,兵马4万余,但战斗力堪忧,不是太平军对手。此时,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节制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却拒绝发兵救援杭州,坐视王有龄败亡不顾,太平军第二次夺取杭州,城内官员被一锅
2023-08-22 16:31:00
李秀成被俘后,他为什么会写下五万自述
...五万多字的自述,阐述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史,还不忘歌颂曾国藩兄弟。那么,为何两者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其中之原因,究竟何在?其一、两者被俘虏的时代背景不同,这很关键。作为天国后期的两
2023-01-05 16:33:00
李秀成、赵烈文隐瞒了部分真相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究竟是太平军喜欢杀害无辜呢?还是曾国藩的湘军喜欢杀戮?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守军只有三千人,为何十几万人被杀?可以告知大家答案。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在
2023-08-23 06:52:00
李秀成的供状原稿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他的死背后又有何内幕呢
...柱之一,被俘后却并没有宁死不屈,而是“阿谀谄媚”为曾国藩写下供状书。原本他企图以此换来一线生机,最终还是被曾国藩下令处死。后人评价其为“忠王不忠”,对他的死因以及他写下的供状
2024-05-25 14:56:00
李秀成的幸运:从千刀万剐到斩首处决
...期一度总揽军政大权的李秀成,为何能逃过极刑呢?关于曾国藩“善待”李秀成,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促成的。长久以来,许多学者也做过相关探讨,先后指出了一些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两条便是李
2023-10-25 08:47:00
曾国藩为什么急着杀掉忠王李秀成
1864年7月28日,曾国藩到达金陵。几个小时后,曾国藩连夜审讯了李秀成。李秀成是几天前被俘的,金陵突围时,李秀成掩护小天王一行杀出城,因脚部受伤摔下了马,躲藏在城外方山一带,结
2023-08-12 1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