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云岭论坛
研学游当杜绝假冠名现象
何嵘
“研学游”作为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游”仅是附加项,“研”是基础,“学”才是目的
正值暑假,云南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里,前来参加研学旅游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双减”政策落地后,“研学游”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备受学校和家长的青睐,毕竟,这相当于构建了一个“行走的课堂”,将知识、旅行与实践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然而,“研学游”市场爆火的同时,研学产品也呈现出名不副实、水平不一、收费不规范等问题。笔者了解到,目前许多机构、景区推出的“研学+”产品,仅仅是给普通旅游扣上了一顶“研学”的帽子,实际活动与“研学”大相径庭。收费数千元的“清北研学游”实则是到清华、北大的校门口拍张“打卡照”,或带学生进入附近的科技园区,将园区谎称为“清华新校区”;博物馆研学游,学生在馆外拍完大合影就进入馆内“放羊”,带队老师忙于给家长拍照认证,参观过程无人讲解……对此,不少家长表示:“与其报名研学,不如自己带孩子玩一圈。”
需要明确的是,“研学游”作为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是一种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并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游”仅仅是附加项,“研”则是基础,“学”才是目的。对于普通旅游来说,核心词便是“游”。也因此,现有的旅游产品并不符合“研学游”的本质,也无法满足这一业态的核心需求。某些机构投机取巧,推出的“挂羊头卖狗肉”式的研学产品,只会败坏原有口碑,并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不可否认,“研学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业态,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但“研学”的本质是一种教育,这种本质也决定了“研学+”注定是一个高标准、高要求的行业。面对市场机遇,我们要做的是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推出精细化、高品质且符合标准的研学产品,而不是通过“穿衣戴帽”去“包装”现有的旅游产品,这与“研学”的本质相隔千里。
相关的机构和景区,应将“研学游”当作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系来促进研学产业的系统发展。而对于打出“研学游”旗号的各类旅游产品,市场应有一套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评判标准,对研学项目的教师教学水平、研学课程、安全保障条件等开展评估,提高研学行业的准入门槛,杜绝研学游的“假冠名”现象;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对研学成果开展检测,以保证“研学游”的品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研学热”反映出大家对于旅游产业发展新形态、新产品的旺盛需求,如何有效满足这些需求决定了这些旅游创新产品能走多远。所以,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规范化、品牌化运作,打造高水平、有含金量的研学产品,才能为研学行业长远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