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11:10:00 来源:戏说三国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性格对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能力又会左右命运。以豫亲王多铎(豪格的十五叔)的评价而言,豪格是个“性情柔弱”之人,无法做到“以一力胜众人”。因而,即便他身为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即便有着赫赫战功,却还是错失了两次继承皇位的良机,最终落得个死因含糊不清的结局,他的福晋还被十四叔多尔衮迎娶。

顺治帝能够继位,全然是各方势力相互冲突、彼此妥协所产生的结果,也可以讲,他是最大的坐享其成者。

清太宗皇太极是那种文韬武略兼备之人,此前的文章也曾提及他不存在显著的不足,完全称得上是个全才式的人物。倘若硬要说他存在什么短处的话,那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到了晚年居然极为儿女情长。

在崇德六年(1641年)的时候,他的宠妃海兰珠离世,皇太极悲痛得数次昏厥过去,他自己都讲过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自己都未曾这般哀伤。可以说,对海兰珠的过度思念,亦是致使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骤然猝死的一个因素。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并未继承其父的文武双全。与清初大多数开国诸王一样,他在军事方面足智多谋,然而在政治上却表现得很平庸,甚至可以说豪格在政治上属于低能的。

皇太极共有十一个儿子,他的次子和三子都在天命年间夭折了。豪格作为皇长子,要比第四子叶布舒大18岁,较第五子硕塞大19岁。由于他年龄最长,而且战功卓著,他的其他兄弟因为年幼,毫无战功,没什么名气。

所以,在皇太极在位的17年里,豪格是他的子嗣当中唯一非常出众的。早在崇德元年(1636年),当皇太极称帝大肆分封宗室的时候,豪格就被封为和硕肃亲王,还独自统领正蓝旗。

然而,从这一点也能从侧面发觉,皇太极对自己这个长子的重用,乃是在别无他选的情形下才为之的,毕竟其他的儿子都过于年幼。

豪格在政治方面的无能之处就在于,他连最基本的方向都分辨不清,未能紧紧追随父亲皇太极的步伐,也没有坚决捍卫父亲皇太极的立场,这致使皇太极觉得这个儿子实在是过于“庸愚”。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崇德元年(1636年),豪格受封肃亲王之时,同时受命管理户部。彼时皇太极极力构建皇权,致力于一家集权,意图压制八旗旗主,于是效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实际上就是打算凭借六部这类国家机构来夺取八旗的权力。

不过,直接凭借六部来夺权显得过于露骨,因此皇太极让八旗贵族掌控六部,例如豪格,他既是正蓝旗旗主,又掌管户部,通过这种方式来缓和八旗与六部之间的矛盾,进而逐步实现权力的过渡。

当然,八旗旗主也不是愚蠢之人,他们自然不想让原本属于八旗的权力转移到六部,于是借着掌控六部的时机,表面上遵从,实际上却背道而驰。皇太极的策略十分简单,那就是强化对部务的监督,通过启心郎来监督那些掌管六部的八旗贵族。按常理而言,豪格作为皇长子必然要坚决站在父亲皇太极这一边,然而豪格却没有这么做。

彼时,豪格的堂兄岳讬受封成亲王,还掌管着兵部。皇太极的某种做法让岳讬颇为恼怒,豪格也随之产生不满情绪。于是,这二人对启心郎“常常窥探我俩的话语,然后马上上奏”的行径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

豪格这般行径就像是跟着外人让自己的父亲陷入难堪的境地,这使得皇太极极为愤怒。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皇太极觉得豪格这个儿子是扶不起的阿斗了。最终的处罚结果是,岳讬被判定犯有离间皇太极与豪格父子关系等罪行,被降为多罗贝勒,解除了兵部的任职。豪格同样被降为多罗贝勒,被解除了户部的任职。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随后,皇太极的爱妃海兰珠在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生下皇八子。彼时皇太极对后宫进行五妃册封,海兰珠被册封为东宫大福晋宸妃。这表明当时的大清已呈现出显著的嫡庶差异。豪格虽为皇太极正室所出,但其生母未被列入五妃之列,其身份地位已然降低。

而中宫大福晋,即后来的孝端皇后,仅育有三个女儿,并未产下子嗣。所以,皇八子可被视作皇太极的嫡子。因对海兰珠的宠爱而爱及皇八子,皇太极将这个皇八子称为皇嗣,还颁布了大清第一道大赦令,完全是把他当作皇位继承人看待。在当时李氏朝鲜的史料记录里,甚至直接把皇八子称作皇太子。

尽管这位皇八子不久后夭折,但这也充分表明豪格已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之外,这是他首次错失继承皇位的机遇。

尽管正常承袭皇位的时机已然错失,然而随后皇太极骤然离世,由于其生前未曾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这就表明豪格又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豪格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得到两白旗拥护的多尔衮。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皇太极在世时亲自统领的两黄旗站在了豪格这边。统领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以及统领两红旗的代善,由于和多尔衮有过往的仇怨,都更偏向于支持豪格。再算上豪格自己统领的正蓝旗,这样一来,他总共获得了六旗的支持。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然而豪格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表面上看有六旗对他予以支持,可这些支持他的势力都各怀心思,仅仅是由于他是皇太极的长子才给予支持,而非因为他是豪格本人而支持他。

两黄旗的主要大臣,像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这八个人,先后都到肃亲王府去了。他们居然“提出想要立肃王做君主,让顺治帝福临当太子,私下里一起商议这件事”。

其意思就是先让豪格登上皇位,接着再让豪格的九弟福临做太子,日后继承皇位。很明显,他们并非真心拥护豪格,而是打算用豪格来牵制多尔衮,把豪格当作一个过渡性的人物。

其所以这样,乃是由于豪格自己亲率正蓝旗。要是他能顺利承继皇位,两黄旗作为天子上旗的地位尽管能够得以保全,却必然要处在正蓝旗之下,这显然有悖于它们的利益。而年幼的福临并无亲率之旗,在他承继皇位之后只能依靠两黄旗,如此更契合两黄旗的利益。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济尔哈朗和代善这二人同样是老谋深算之人,他们的底线是皇太极的子嗣能够继承皇位便行,并非一定要豪格继位。他们也绝不可能为了豪格而与多尔衮真正地展开激烈争斗。

就连豪格亲自统领的正蓝旗也并非坚若磐石,正蓝旗里有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阿巴泰战功卓著,然而一直受皇太极的打压,在皇太极在位期间,仅仅是贝勒的爵位,他对皇太极心怀不满,在紧要关头,未必会诚心实意地支持豪格。

就最大的敌手多尔衮而言,也不会允许豪格继承皇位,在双方僵持难分高下的时候,他宁可做出退让,提议让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自己则出任摄政王,以此来获取实际的利益。

在此种情形之下,豪格居然毫无作为。他既不能如同其父皇太极当年谋求汗位继承那般,去拉拢四小贝勒之类的少壮派,还和其他三大贝勒达成利益的相互交换;也无法四处活动,开展利益的交换活动,从而促使这些势力给予自己更多的支持,到最后还要表示谦让,如此一来,他就只能被淘汰出局了。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福临可谓是在多尔衮与豪格激烈相争时坐收渔利之人,但他也确实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首当其冲的是,从嫡庶的角度考量,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位列皇太极后宫五妃之中,如此一来,福临属于嫡子,相较于那些由庶妃所生育的兄弟而言,占据着优势。能够在出身方面与他一较高下的唯有十一弟博果尔。

然而,博果尔的母亲娜木钟是蒙古林丹汗的遗孀,当年皇太极迎娶她是为了笼络漠南蒙古,鉴于这样的出身背景,娜木钟与博果尔母子在当时仿佛是政治上的透明之人。

孝庄太后亦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绝不是政治上的花瓶。在皇太极突然驾崩,皇位继承人尚未确定,两黄旗群龙无首之时,生下皇子的孝庄太后作为主母,当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正是经由她的斡旋,两黄旗最终决议支持福临。两黄旗作为皇权的代表势力,在当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多尔衮以退为进也对福临表示支持,福临便顺利地继承了皇位。

多尔衮原本堪称最大的胜利者,顺治帝福临实则算不上最大的赢家,毕竟多尔衮后来独揽大权。在顺治五年(1648年)的时候,他还把劲敌豪格诬陷,削去其爵位并幽禁起来,没过多久豪格就离奇地死在了狱中,由此可见他权势之大,连皇帝的亲哥哥在他面前都难以保住性命。

多尔衮从摄政王晋升为皇叔父摄政王,又变成皇父摄政王,由此可以推测出他有篡位的心思,后来还企图废立顺治帝,身为皇父,以父亲的身份废掉儿子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只是随着他突然离世,顺治帝才有幸成为最后的赢家,否则清朝之后的发展走向就难以预料了。

皇太极归天,34岁的豪格尚在,为何6岁顺治登上皇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皇太极长子豪格为何推辞皇位继承呢
...护。可为什么,他却推辞皇位继承呢?这个谦让的皇子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影视中的豪格)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喇氏生下了豪格,因正宫皇后博尔济吉
2022-12-29 15:06:00
皇太极长子豪格,从争位失败到被幽禁至死,他为何被多尔衮碾压?
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因为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下遗嘱确定谁是皇位继承人,所以,在他死后,为了谁坐上皇位,清朝上层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争斗。争斗的
2022-12-26 20:53:00
清朝皇位之争:豪格的谦虚与多尔衮的胜利
...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爱新觉罗豪格这位皇子,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嫡长子,为皇太极打下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肃亲王,大将豪格。在皇太极的众多儿子中,长子豪格无疑是最为出彩的一个,他很年轻
2023-10-07 14:41:00
皇长子豪格为何与皇位无缘
...多尔衮册封贝勒,是因为母亲阿巴亥受宠,与战功无关。皇太极继位后,为了强化君权,他利用“小贝勒”对付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大贝勒”,豪格、多尔衮得到重用。豪格的军事能力没得说
2024-07-13 19:13:00
多尔衮和豪格相互争夺皇帝,最后为何是顺治登基
...豪格的叔叔,但从年龄上来看,豪格却比多尔衮大2岁,皇太极去世时,豪格34岁,多尔衮32岁。多尔衮足智多谋,善于猜度人心,本来豪格能轻松获得皇位,却被多尔衮搅黄,最后还被多尔衮
2023-06-15 20:58:00
豪格大败张献忠,却被叔叔多尔衮判终身监禁是为何?
...在眼里,恨恨地咬的牙齿嘎嘣响。豪格的高光时刻豪格是皇太极的皇长子,母亲是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或许,在皇太极看来,母亲不是正妃,儿子是不配继承皇位的。因此皇太极生前
2023-01-30 18:23:00
皇太极死后豪格随口说了一句话,就与皇位擦肩而过
讲起皇太极,大家总是第一时间联想到海兰珠。他们的爱情打破了人们对皇帝冷漠无情的固有印象。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并不是他俩,而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豪格从成长开始,就伴随着父亲皇太极,在
2023-01-20 21:38:00
揭秘豪格跌宕起伏的一生
...的十二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中,肃亲王一支源于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豪格的一生跌沓起伏,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却没能继承皇位,做为一个亲王却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牢狱之中。明万
2023-04-23 16:24:00
他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却因为装逼失去皇位,妻子也被霸占
清太宗崇德八年,一手创立了大清的皇太极溘然长逝,随之而来的就是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许多的大臣,还有皇子们坐在一起商议皇位的归属问题,在参加的所有皇子中,最有希望的还是要属于大阿哥豪
2022-12-14 16: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