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陈为保正在为居民测量血压。
最近这一周来,南京的气温大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最难熬的时候到了。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期因为血压波动来找医生调整药物的居民也多了。南京市江宁区周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陈为保提醒,南京正逐渐进入冬季,冷空气侵袭越来越频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血压波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特别要当心,注意防寒保暖。
气温下降,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
“今天早上起来头就有点晕,量了下血压,竟然比上周高了不少!”近日,家住周岗的居民吴师傅找到陈为保看病。据吴师傅介绍,他患高血压好几年了,也一直在吃药控制,不过血压还是时常有波动,他也没在意。这两天降温了,当天早上起床后他就量了量血压,这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他的血压竟然比上周高出了不少。“降压药最近也一直在正常吃,血压却上升了不少,早上起床后又感到有点头晕,赶紧来检查检查!”吴师傅称。
陈为保给吴师傅测量了血压,发现他的血压确实比正常值高了不少,必须要予以控制。陈为保给吴师傅调整了用药,并叮嘱他回去以后好好休息,注意防寒保暖,要是再有不适赶紧来医院找医生进行处理。
陈为保介绍,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及剧烈波动,使原本可控的血压变得难以控制,尤其由温暖的室内到室外活动时,温度的变化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或舒张,会导致高血压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
做好这几点,高血压患者安全过冬
作为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冬季气温下降的时候安全度过呢?陈为保介绍,大家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注意保暖:秋冬季气温下降,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中要增加衣物,保持室内温暖。
合理饮食:秋冬季人们的食欲增加,但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的食物。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坚持适当的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热量,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引起身体不适。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秋冬季要定期检测血压和血糖,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保持心情稳定:情绪波动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要保持心情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和焦虑。
规律作息:秋冬季人们容易感到疲劳,但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特别是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居民,外出时要做好保暖,定期复查,如出现明显不适,要第一时间拨打120。
学会监测血压及管理药物
“除了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外,高血压患者在这段时间内还要注意血压的监测和药物的管理,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陈为保称。
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天中测量三次血压,即早晨、中午和晚上各一次。这样就可以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了解病情。在血压稳定后,可以延长测量的间隔时间。测量血压需要注意:在活动以后应至少休息5分钟以上,环境要安静舒适,座椅适当,手臂与心脏位置等高。
在药物管理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按医嘱,不要擅自减药、停药和换药,尤其是一些危重的、血压不稳定的患者。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