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扎根一线守护平安
——记华宁县公安局宁州派出所民警王应华
工作中的王应华(右一)。 从警37年,王应华把最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公安事业。今年即将退休的他,仍然坚守在接处警一线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
□ 通讯员 杨松 文/图
在华宁县公安局宁州派出所,有这样一位民警,年近花甲,却精神抖擞、脚步铿锵,一往无前地奋战在公安一线,用老民警的执着与坚守,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安宁,他就是宁州派出所接处警中队民警王应华。
出警快一秒,群众更安全
宁州派出所的辖区在县城,是华宁县警情最多的一个派出所,2023年共接警情3814起。为能够实现“出警快”的目标,在日常巡逻中,王应华留意每个时间段警情的特点和道路交通状况,且熟记于心。每次出警都合理规划接处警路线,他希望花在路上的时间更短一点。
去年2月的一天中午,一名19岁的男子因工资问题与饭店老板发生争执后,心情郁闷,爬上出租房楼顶准备跳楼。王应华接警后,根据脑海里这个时间段的道路情况分析,毫不犹疑地选择走小路,仅用3分钟的时间就赶到现场。看到男子坐在楼顶天台上,嘴里不停地数落着老板,说到激动时还自扇耳光,随时有可能坠楼,情况十分危急。王应华随即联系消防救援大队参与救援,同时耐心安慰男子。消防队员则利用王应华做疏导工作之机,小心翼翼地向男子靠近,瞄准机会,乘其不备将男子拉下天台。事后,男子父母拉着王应华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感谢民警同志了,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可能就见不到儿子了。”
“出警慢了不能及时控制现场事态,小事就会拖成大事,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王应华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小事”,一直以来,他始终按照流程规范处置每一起警情。在宁州派出所工作的3年,他共处置各类警情205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余人。现场调解纠纷990余起,救助迷路老人、儿童120余人。帮助群众找回遗失物品90余件。
矛盾纠纷尽量就地解决
出警时争分夺秒,到达现场后,王应华却格外耐心。面对每一起纠纷警情,王应华都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表达,帮助当事人理清事实,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专业的法律解答、以人为本的方式处理纠纷。
2023年的一天,辖区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堵门事件。王应华到达现场后,本着不激化矛盾的原则,详细向堵门业主了解困难及诉求,王应华耐心地向业主宣讲相关法律知识,让业主意识到堵门行为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主动将车辆移开,恢复了小区正常通行。王应华又积极协调物业、社区、街道等单位与业主进行沟通协商,最终调解达成一致。
王应华坚持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而不是移交回派出所。他说:“这样可以把警力用在刀刃上,让派出所其他的同事办更多的案子。”三年来,他现场调解矛盾纠纷600余起,切实把矛盾消除在了萌芽状态。
胆识和勇气不输年轻人
辖区夜间打架斗殴、喝酒闹事的警情很多,在处置这些危险警情时,王应华始终临危不惧,冲锋在前。
2023年5月的一天凌晨,宁州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辖区一KTV有人因口角问题发生纠纷。接到报警后,王应华迅速带领队员赶到现场,发现一醉酒男子手持水果刀追着另一名男子,周围的人都吓得不敢靠近。王应华大声喝令男子将刀放下,但男子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民警的话,不断挥刀做出砍人的举动。为防止无关人员受伤,造成事态进一步扩大,王应华果断朝天鸣了一枪示警,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周围群众。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勇猛的胆识,王应华慢慢朝持刀男子靠近,瞅准时机,联合队员们迅速将男子手中的水果刀夺下并将其制服。事后,同事们都佩服地夸赞他:“王哥虽然年近六旬,干劲却不输年轻人,胆识和魄力让人佩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0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