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隋朝诗人虞世基,到底是奸臣还是才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05:42:00 来源:戏说三国

要说古代中国的诗人方阵,唐宋当然是满天星斗、星光灿烂,但说到有些短命的隋朝,却有点难觅诗人芳踪,以至于连杨素这样的开国大臣,和同样是重臣之一的虞世基,都算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两人还互有唱和。

关于虞世基,知道他是奸臣的可能很多,而知道他是诗人的也许比较少,他的诗文不算太多,据史料显示虞世基“纂有隋朝《区宇图志》1200卷,是较早的全国性区域志。著有《茂世集》5卷”,是隋代名重一时的史学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大都是奉和诗,艺术成就不是很高,但他的咏物小诗倒是空灵澄澈、清新脱俗、情真意切,比如《晚飞乌》:“向日晚飞低,飞飞未得栖。当为归林远,恒长侵夜啼”颇为传神自然、回味无穷。

作为南陈叛降隋朝的“二臣”,

隋朝诗人虞世基,到底是奸臣还是才子?

虞世基的奸臣形象可以说千百年来一直公认的对象,正如某些史评人所言:“所以他的画像一般会画成瓦刀脸或者鞋拔子脸,以便后人一目了然加以归类”,和很多大奸臣一样(比如秦桧、蔡京都是大才子,素质很高),虞世基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才子,《隋书》说他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少傅徐陵一见,惊为天人,认为他是潘岳、陆机再世,还忙不迭地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他,结成了儿女亲家。而当时博学多才的秘史监柳顾言更是对其推崇备至,认为他是“天下第一人”。所以,后世人慨叹虞世基如果不是在荒淫无度、刚愎自用的隋炀帝手下做事,也许便是另一番风景。

虞世基虽然出身官宦世家,但在陈隋过渡的乱世中却已家道中落,所以他不得不为了养家糊口而为人抄文做枪手,看别人的脸色做事,想起来还十分愤愤不平。可能是穷怕了,后来他巴结上隋炀帝发迹之后便拼命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一味谄媚(曾为炀帝游幸江南专门建议制作长一丈二尺的铁脚木鹅),全家人鬻官卖狱,赚得盆满钵满,弥补当时的缺失,大肆挥霍一番,落得个最后被杀的下场。

其实,虞世基最初并不是一个坏人,曾经他因为诗文了得,写出的五言诗真挚感人,而被世人叫好,当时的诗人没有不会吟诵的,还因此成了内史舍人,朝廷的笔杆子,可以说是因诗发达,隋炀帝这个杀了父亲还“蒸淫后宫”的忤逆子,居然为虞世基因丧母悲哀过度骨瘦如柴而大为感动,最终让其起草诏书专管机密,与其他重臣共掌朝政,从此权倾朝野。

在隋炀帝还没有荒废朝政的时候,虞世基也还算是一个能直言进谏的人,比如要皇帝重赏将士、暂停讨伐辽东的战事等,都是正确主张。即使是隋炀帝后来逐渐头脑发热甚至于发昏,他还能请隋炀帝发兵屯洛口仓以备不虞,这个相当有远见卓识,如果隋炀帝能听他的话,李密后来就不能奇袭洛口仓,造成隋朝后方告急,隋朝也许就不会那么短命。只是当一代名大臣高颎和张衡因直谏而相继被杀之后,他便彻底“沦陷”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

要说虞世基的“拍功”,可以追溯到他事奉陈后主,这在他的专事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名作”《讲武赋》中便有充分体现。面对当时即将灭亡的南陈,他还能大唱赞歌,说什么其军事“足食足兵”,其国运“可大可久”,简直就是吹牛不上税,是一篇粉饰太平的“神文”。及至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听不进任何谏言之后,虞世基便一味奉承,唯唯诺诺,欺上瞒下,专干报喜不报忧的勾当,最终因讨好皇帝,当东都告急使者让皇帝速回之时,他还能以《讲武赋》的粉饰太平之能事,让皇帝滞留江都,最后死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呜呼哀哉。

不过,作为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即使是为了生存而不惜味着良心文过饰非,搞死自己也搞死皇帝,却也不是一个没有七情六欲的酷吏,甚至于还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和睦的典范(这一点和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桧、蔡京都一样),即使对自己的声名十分不利,他还是不想破坏家庭和谐,大肆纵容家人腐败,甚至于还积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自从他的结发妻子死后,“性骄淫”的续弦孙氏及其前夫之子夏侯俨便依仗虞世基受皇帝宠信而大肆敛财,公开卖官索贿,他也是“恣其奢靡”,自己还由此“无复素士之风”,开始“雕饰器服”,过上豪奢的生活。

尽管如此,他和其弟虞世南(隋唐时期书法大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他也是诗人,以后再表)的“兄弟情深”,却是他身上的唯一闪光点。

虞世基、虞世南两兄弟,在隋代曾被人美誉为西晋的“二陆”(

即陆机、陆云两兄弟,他们是打败刘备大军的东吴名将陆逊之孙),两兄弟自小就颇有才名,尽管性格不同,一个搞溜须拍马取得高官厚禄,一个却在乱世中洁身自好,视富贵如浮云。尽管人生信条和政治理念,但是他们却没有龌龊,十分和睦地住在一起,一个即使“不爱富”,另一种也能不嫌贫,而且这种兄弟情义也是贯彻始终的,甚至于虞世基在宇文化及“江都兵变”要被杀的凶险时刻,弟弟虞世南也能挺身而出要代兄受死(没死成,宇文化及不允许,还是要杀死虞世基),想起来都倍感温馨,为此种不顾一切的“血浓于水”,且不论此中是非曲直,单单就如此的浓浓亲情,也是可以大书特书一笔的,尽管时人对虞世基不曾扶助“清贫不立”的弟弟而颇有微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虞世基(?—618),隋代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的哥哥。字茂世,一作懋世,会稽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父虞荔,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幼沉静,喜愠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能
2023-03-07 22:26:00
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
作为大奸臣虞世基的同胞兄弟,同父所生,居然性格和修为判若两人,却还能和平共处,生死相依,这简直就是人伦奇迹。而作为初唐著名诗人(其共历南陈、隋和初唐三朝),其诗风和做人风格一样,
2023-01-02 15:19:00
从权臣到忠臣:裴矩的传奇人生与唐太宗的治国智慧
...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门下省纳言苏威、内史侍郎虞世基、黄门侍郎裴矩以及御史大夫裴蕴。这五位宰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柔顺。《隋书·宇文述传》中形容这五人是“以水济水,如
2024-02-15 18:04:00
唐太宗知音虞世南的忠直与诗赋才华
...意思是这孩子是大伯家“施舍”的。虞世南的亲哥哥是虞世基,就是那个为了讨好杨广把大隋朝搞得“稀烂”的大奸臣。不过,虞世南却是个大良臣,学道、孝道和臣道无一不是楷模。兄弟俩从小拜
2024-01-14 12:04:00
...”说到这里,元善达连连感叹抽泣,炀帝也神色悲哀。虞世基上前说道:“越王年少,这些人诳骗他。如果像他所说的那样,元善达是何缘故能来到这里?”炀帝勃然大,喊道:“元善达,你这小人
2023-02-25 16:19:00
...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学家顾野王的门下读书,受学十多年,他勤奋努力精思不懈,有时十几天不洗脸不梳头。他擅长写文章,曾师法著名文学家
2023-03-17 15:12:00
封德彝:左右逢源官至宰相,死后十六年被唐太宗唾弃收回谥号
...断人心,洞察事理,开始受到上下的关注。隋末投机与虞世基狼狈为奸到隋炀帝即位后,杨素已经去世,封德彝又寻找到新的靠山——当时掌权的宰相虞世基。虞世基此人才能不高,但极善于利用人
2024-01-21 21:24:00
隋唐时期的“双面间谍”是谁,获得李世民信任,死后发现是敌人
...,在获得了一定的位置后,封德彝开始觊觎杨广的大臣虞世基,然后偷偷给虞世基提意见。然而,这些策略并不是什么好策略,比如什么压制敌人,抓住杨广的意志,看哪个人有才华,就压制这些人
2024-06-15 11:17:00
隋炀帝迁都决策背后的争议与无奈
...保守江东有了疑虑。在这个重要的决策时刻,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与右候卫大将军李才对于迁都事宜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虞世基作为内史侍郎,他主张迁都丹阳,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他的观点
2023-12-07 13: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