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4 12: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的改革者,都有一个宿命,那就是不得好死,越是知名的改革家,越是不得好死。

远的如商鞅,四分五裂,近的如张居正,死后全家遭殃,差点被鞭尸,即便得了善终的王安石,也因改革失败,抑郁而终。

这三人变法,都有开天辟地之势,也有一股精神,那就是无所畏惧,从不妥协。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

(变法犹如独背众人)

这点,从史书的评价就能看出。

商鞅说: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王安石说: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张居正说: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不足以定倾而安国!

这三句话,都展示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这就是华夏变革者的精神,他们都感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都深知自己言行,有着济世救国的使命感,正是基于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多数改革家都有个特质叫做不近人情。

这样的精神,让我在深深倾佩之余,也对他们深表同情。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

(铁面无情)

同情与他们的一生,都如在无尽的黑暗中,坚持着自己的光明。

因为变法改革,就是在黑暗中打开窗户的过程,当光亮照进来的时候,习惯于黑暗的利益获得者,会选择疯狂的反击。这反击,无论是君王,还是重臣都会无差别感受到,更可怕的是,除了攻击之外,还有更多基于不理解而冷漠的大多数存在。

孤立无援,就是改革家的常态,因此君王的支持至关重要。

比如商鞅之死,就是明证。

他的改革,虽然大获成功,可自己却遭遇车裂,根源就在秦孝公不长命。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半途而废,也因为宋神宗中道崩盘,张居正改革何以成果全无,万历皇帝的心态变迁也是关键。

这就是封建帝制时代的最大弊端,所谓国家,从不是国在前,而是家在前,家长的态度,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和变法者的人生。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

(帝王支持至关重要)

这个时候,如何同天下为家的皇族君王相处,至关重要。

商鞅下场悲催,就是和继承人秦惠王关系太僵,因由则源自商君变法之初,为了推行新法,为了树立法制的效应,杀鸡儆猴一样,将太子师傅公子虔判了割鼻之刑,从此和秦惠王结怨。

再加上变法时候的大公无私,严苛执法,也让本就对新法很是不满的老秦人,旧贵族愤恨无比。

这样的人,即便基位的秦惠王知道商君之法的好,也不会再任用商君,而是会提拔一批新人来干、

原因吗也很简单。

首先:商鞅功绩太大,秦孝公标签太显著,不敢用。

其次:提拔的新人,和商鞅配合不到一起去,不好用。

最后:旧有势力,怨念太大,需要宣泄口,不能用。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

(言语犹在人不同)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拿商鞅的人头,缓解旧贵族的怨念,给新人腾位置。

这样的事,不仅在商鞅身上出现,后世王安石,张居正每一个都是如此,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坚持己见,不徇私情,除了张居正为人稍许原话之外,都是顽固之人。

这个时候,我不由想起了曾经商鞅朋友赵良,劝诫商鞅的话。

他所商鞅,性格志刚志强,个性缺陷明显,必定会给自身带来危险,如果要化解,也有榜样可以学,那就是秦穆公时候的五羊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这人啊,大事做了不少,也是改革家,却功成身退,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多大事之余,还懂一个道理。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

(低调有为百里奚)

低调,夹起尾巴做人。

这样的人,君王信任,他能顺利改革,同僚不会愤怒,他能顺利行事,即便非要得罪人,也能用低调言行缓和与对方的关系。

也许,这就是所有改革家,该学的精神吧。

所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就是说的这个理,不过这群光耀千古的人物,要是真的都学了这招,估计也没有如此伟岸的人格魅力了。

孰轻孰重,后人真不好置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张居正、王安石这些改革家如何摆脱宿命?都要向一个人学习
...一个发泄口,所以商鞅只能成为那个被牺牲的人。再看看张居正,他的改革如同给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打上了坚固的地基和支撑。他有着“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不
2024-11-05 10:57:00
细数历史上为变法牺牲的英雄
...说在所有的人里面,他的下场算是最好的一个吧!明朝的张居正也比较有名。其实在所有变法的人里面,他算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不用谁做后台,他自己就是当时朝最有权力的人。连皇帝都要看他的
2023-07-15 10:45:00
张居正变法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为什么会下场惨烈?
张居正的集权变法是明政府对晚明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张居正能在短短10年间取得如此成就,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晚明社会的主要矛盾。晚明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官员腐朽、土地兼并严重
2024-02-06 19:56:00
如果评选历史上的十大丞相,有谁能够入选呢
...,拯救了许多无辜的百姓。明朝中后期,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力挽狂澜,将国家从宪宗、世宗以来的颓势挽救过来。他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取得了对外战争的多次胜利,此外,他对内开展
2022-12-26 16:57:00
桑弘羊的财政改革,为汉武帝的征战筹集经费
...是缺乏武将和有力的国君终究成不了大一统王朝。明朝的张居正一心变法图强,奈何满朝没有武将,也缺少一个有魄力的君王,张居正只为明朝续命了四十年。
2023-10-09 15:26:00
王安石、张居正变法失败了,为什么商鞅变法就能够成功
...三项标准,最终成功了;王安石变法一项标准也不满足,张居正变法在张居正去世后,很多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来自于以下几个因素:一、秦孝公
2024-05-03 19:41:00
王安石:北宋杰出改革家与淡泊名利的文人
...蒂固的旧贵族让皇帝都畏手畏脚,之前的范仲淹,后面的张居正,全都因此而失败。
2023-12-11 14:32:00
...石和孔子并列为中国有史以来最接近神的人(还有一个是张居正)。他们抬起王安石的真实原因,相信大家都能想到。在那个社会亟需变革的年代,王安石当年的激进比管仲、商鞅、伍子胥们更符合
2024-03-11 19:18:00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吕不韦、李斯、萧何、曹操、诸葛亮、房玄龄、魏征、张居正。一、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辅佐周武王成功讨伐商纣王,周武王在灭掉商朝的后不久就去世了,周公旦作为周武王的弟弟,
2024-04-09 15: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