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河网讯 蒙着双眼,陶瓷大师的双手却能精准探入飞转的泥坯,让泥坯仿佛被注入生命一般,自如地攀升、延展、收口……不大工夫,一个线条流畅、韵味十足的钧瓷茶杯坯料出现在眼前,赢得观众的一片叫好声。
9月20日下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绝活展示区,许昌陶瓷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郭君健搅动一方古朴的石质轮盘,给大家带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钧瓷蒙眼拉坯的绝活“show”。

拉坯本就是一门需要眼、手、心高度协调的技艺,即使在双眼可见的情况下,匠人也必须全神贯注把握每一分力道、每一个角度,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而郭君健却要蒙上双眼,在完全失去视觉参照的情况下,仅凭双手感知制出精美的钧瓷坯料,其难度可想而知。

艺高人胆大,郭君健甚至要和机械一较高下:舞台一侧,电动拉坯机上的葫芦瓶规整对称,体现着机械的精确之美;而郭君健继续蒙眼操作,手中诞生的葫芦坯料却充满艺术的神韵——正如中国画中的“工笔”与“写意”,前者严谨求形,后者随心赋神。
观众席掌声不断,线上直播间被“这双手绝了”“看得不敢呼吸”的弹幕瞬间刷屏。

“为追求泥与器的极致融合,中原的匠人在古代就开始尝试蒙眼拉坯。” 郭君健说,钧瓷蒙眼拉坯不依赖视觉,全靠十年磨一剑的“手感”与“心感”,这并非刻意炫技,背后是中国传统技艺对“气、形、神、韵”合一的极致追求。
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自古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闻名于世。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是匠人与泥土的深度对话,是岁月沉淀的感悟通过指尖的修行。

谈及科技与传统的交融,郭君健表示:“现代技术提高了效率,但传统技艺的温度难以复制。”在自动化技术精准控制的今天,手工的不可预测性与独一无二的情感价值反而愈发珍贵。
“匠心不是守旧,而是要让科技为传统赋能,用审美为技艺铸魂。”他寄语年轻人:审美和感悟是作品真正的灵魂,唯有不断打磨技艺、涵养心性,才能赋予钧瓷真正的时代生命力。(高利国 梁雅琪)
编辑:陈静审核 :王世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