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聪明药” 信不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01 07: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聪明药” 信不得

●保健食品不得宣称能治疗、预防疾病●我国从未批准过“补脑”“增强记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聪明药” 信不得

本报记者 陈泥

又逢一年高考季,每年这个时候最忙碌的可能不仅是学生们,还有各种打着“保健品”促销广告的商家。特别是各种号称具有激活脑动力、“抵御脑氧化”等功能,可以补脑、安神、提高记忆力的保健品成为备考“神器”,吸引不少考生家长争相购买,一些想改善记忆力减退症状的老年人也热衷于此。

为帮助考生和家长准确识别健脑类产品属性,本期“鹭哥鹭姐来说市”,市场监管部门特别做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合理选购所谓保健品,避免听信销售人员对产品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

是不是保健食品?

看看有没有“蓝帽子”

“很多人对保健食品预期过高,比如‘补脑’方面。但消费者预期的目标和商品的实际作用可能相去甚远。”市场监管人员指出。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并且是经过国家批准,发给批准文号和审定标签内容的,其包装或标签上有一个天蓝色的帽子形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下方有“批准文号”。但市面上也有一些所谓的“保健品”却是没有取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却声称对人体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是否具有保健功效的关键在于产品是否取得了“蓝帽子”标示。

保健食品能“补脑”?

我国从未批准过

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是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因此,针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从未批准过“补脑”“增强记忆”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准的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适用于补脑、增强记忆和缓解脑力疲劳等。商家所谓的“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均属于夸大和虚假宣传。

小贴士

科学选购和食用

保健食品小技巧

根据自身需要科学选购和食用保健食品:一要认真查看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特有的“小蓝帽”专属标志和“批准文号”;二要认真查看标签及说明书中适宜、不适宜人群和注意事项等信息,选择适合的产品;三要注意保健食品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素需求,要遵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不能代替一日三餐。

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日常饮食,要坚持正常饮食。消费者如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举报电话:12315。

提醒

警惕“保健品”

营销三大套路

套路❶:“新闻报道”树权威

常见营销手段:虚假宣传发布“保健品”治疗功效信息,未显著标明“广告”,虚构交易诱导消费

针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等慢性疾病,不法商家通常以虚假的新闻报道形式变相发布未经审查的“保健品”广告;通过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或通过描述某种疾病容易导致的身体危害,使公众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误认为不使用这些“保健品”会患某种疾病或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套路❷:“亲情营销”套近乎

常见营销手段:小恩小惠套近乎,喊妈喊爸骗信任

在推销保健品的过程中,不法商家通常会跟老年人攀谈,一方面是为了套取老年人的信息以便根据其经济状况决定保健品金额,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老年人的警惕性,利用建立的亲近关系博取老年人的同情心从而推销“保健品”。甚至有些销售人员为了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叫爸爸叫妈妈,嘘寒问暖,时间久了,老年人对这些销售人员的“孝心”深信不疑。

套路❸:“祖传秘方”赢信任

常见营销手段:虚构“神医神药”有疗效

老年人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但排队挂号、无人陪伴又使得老年人认为去医院是一件“麻烦事”。不法商家却因此寻获“套路”。找人冒充名医,通过免费咨询、义务诊治的方式,虚构老年人患有某种疾病,继而推销具有“神效”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的定价往往奇高,再通过半卖半送或者抽奖打折的方式,让老年人“自愿”买下这些保健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食品报在某直播平台上,一位主播在销售当归黄芪铁片保健食品时宣称其可以“补气血”、改善掉头发症状;在另一直播平台上,一位主播在销售一款“黄浦茯苓胶囊”的保健食品时,称其对肚子
2022-12-21 10:05
淀粉丸变身“复活丹”?警惕被养生噱头骗入“坑老”陷阱
...保健品在官方的定义是什么。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16740-2014)的定义,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
2024-03-14 08:44:00
老年人不妨多吃5种食物,强过天天吃保健品
...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夸大疗效等各种手段,虚构保健食品的功效,并引诱老年人高价购买。2011年,陈某某注册多家保健食品销售公司,并让员工冒充知名医学专家、医务人员等进行虚
2023-10-20 15:30:00
...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
2023-07-21 15:08:00
科学认知特殊食品|辽宁营口:“零距离”科普宣传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室内,营口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了一场“科学认知保健食品,明白理性放心消费”科普宣传活动。对于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三种特殊食品的监管,营口市市场监管
2024-03-08 18:14:00
...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做到“四防”。前不久,镇江市消协接到消费者孙女士投诉反映称,家中八旬老母亲购买了1.5万元的保健产品,此后,她通过网
2024-07-16 09:55:00
这6种病目前无法治愈,别花冤枉钱了
...任何一种保健品,能被官方认证有降血压的功效。根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说明,保健品是一种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具备任何治疗手段的食品。所以保健品充其量就是一种特殊“食品”,
2023-10-19 18:03:00
直播间里的“保健品”,花式收割老年人
...个非医学专业人士用药粉和面粉手工搓制而成,不仅没有保健食品必备的“小蓝帽”标志,还是三无产品,被检测出含有食品保健品中严禁添加的西药成分,最终菏泽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其为“有毒有
2023-12-22 13:36:00
主播变“医生” 直播间养生局何以“套路”老年人?
...”的神药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
2024-12-03 09: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