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年来,“好评返现”现象改头换面,屡禁不止。“好评返现”就是在网购商品寄达时附有小卡片,宣称只要按照“约定”完成好评后,商家将发送金额不等的红包。这种行为看似是商家让利,实则是变相收买消费者好评。对消费者来说,商家返现成本必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在蝇头小利诱导下滥发好评,却可能在出现商品问题时影响售后权益,同时还侵害潜在消费者的知情权及公平交易权,既扰乱了平台评价机制,也构成了不正当竞争,破坏了电商平台生态,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好评返现屡禁不止,也有多方面因素。从商家视角看,一是同行竞争激烈,适当“贿赂”消费者刷流量进而引流,是相对简单有效的路径;二是返现的钱出自消费者,不仅可能没什么损失,还可能赢得更多收益;从平台视角看,带来的日活量、成交量等数据,以及由此带来的广告、抽成、商家入驻等收益,成为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一种驱动。而对消费者来说,返现的钱“苍蝇再小也是肉”,认为“自己得红包实惠,商家得好评,你情我愿、无伤大雅”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解铃还须系铃人。整治“好评返现”,必须见招拆招,需要监管部门、电商平台、消费者多方发力、综合施策,从根本上破除这种消费潜规则。
监管部门发力,加大监管力度。目前,“好评返现”改头换面,形式更加隐蔽,执法取证比较困难,增大了“监管落地”难度。这就要求监管部门提升技术监管,可对互联网上好评较高的店铺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测试检查,将商品的质量与评价进行对比。对于发现存在虚假评价问题的店铺进行通报,并对销售者进行批评教育、监督整改。监管部门也必须加大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好评返现”现象进行严格的打击和惩处。同时,网络平台也应该加大对商家的监管力度,对存在“好评返现”行为的商家进行严厉处罚。此外,还可以设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对“好评返现”行为向监管部门及时举报。
电商平台发力,落实主体责任。“好评返现”屡禁不止,离不开某些电商平台的“推波助澜”,如果一味纵容此种现象,将会严重破坏电子商务业态的信用评价体系,导致消费者权益严重受损,进而“反噬”电商行业本身,因此电商平台要落实好主体监督责任,从源头上进行遏制。电商平台应推动电商搜索推荐及信用评价等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评价推荐机制,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商家凭借优质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也能得到公平展示,维持长久经营,不走刷单的旁门左道。平台应该通过完善规则、加强管理等确保评价内容客观真实,发现商家存在“好评返现”诱导行为,可依据规则予以删除,并对涉事商家根据情节严重情况采取公告、限制交易或者暂停交易的处罚措施,公开曝光典型案例,让诱导造假行为无处遁形。
消费者发力,增强维权意识。一方面,消费者应增强诚信观念、法治意识,充分认识到“好评返现”的违法属性,要做“诚实负责”的消费者,不因蝇头小利助长不正之风,不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面对违法诱惑时,秉持内心判断作出客观评价,对“好评返现”行为说“不”。另一方面,消费者遇到这类行为也要尽快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共同维护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媒体和消费者组织也可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好评返现”行为,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遏制“好评返现”乱象,需进一步健全法律,完善规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和商家形成联动,多方发力,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够打造一个公平、健康、有序的网购市场环境,促进电商经济良性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秀丽(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丁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