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马谡用背水一战这套路却败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4 15: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井径那一战,很多都被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这几个字骗了,或者说被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这种词汇给感动了。实际上韩信各种精准计算,最终取得这场胜。

为什么马谡用背水一战这套路却败了

很多人可能知道兵家,但是并不知道兵家分为四派。分别是兵之权谋家、兵之阴阳家、兵之形势家、兵之技巧家。韩信是兵之权势家,很多人绝对想不到的就是跟韩信不对付的项羽是兵之形势家,这种区分在汉朝就已经有了。

回到背水一战,韩信真正计算出来的的胜负手就不是置于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韩信计算出来的胜负手是以自己为诱饵把对方勾引出来,然后那两千骑兵搞偷袭和置于死地之后骑兵攻克赵军营寨给被困得汉军将士带来的士气振奋的希望。

整个井陉之战,第一,韩信派出了两千精兵埋伏在了赵军营地旁边。第二、在打这场战斗之前,韩信派出了大量密探去获取情报,掌握了赵军的将领性格,人马规模、士兵状态。第三,韩信带着汉军一直退到河边,这个时候精骑出马,搞定了赵军营垒,韩信才告诉自己的将士,对方已经被攻克了营垒,兄弟们加把劲,一鼓作气搞死对面。然后赵军才溃败如山倒。

通过三个点的简单复盘,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韩信并不是单纯的背水一战。单纯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将领,55年前的赵括已经向世人证明,在没有后手的情况下,置于死地而后生只会让敌人有一千种办法以逸待劳。

四百多年后的马谡就没有看清楚这一点,相信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毒鸡汤,也单纯的玩了一出置于死地,典型的死读兵书,然后王平不同意,单纯分了点兵给王平,自己就带着部队上山了。成功把自己跟纸上逃兵这四个字挂在了一起,白白做了王平和张郃的垫脚石,在这一战后,王平就是因为跟马谡唱反调,自己带兵表现突出,被诸葛亮封了讨寇将军,亭侯。

所以韩信和马谡的两个故事告诉我们,照搬兵书是没用的,单纯的迷信置于死地而后生,士气根本不可控。

为什么马谡用背水一战这套路却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谡的背水战,为何打成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
...的最佳注解。然而,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命马谡率队驻兵街亭,阻挡魏国大将张郃的援军,马谡也效法项羽和韩信,将大部队都集合在山上,企图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不但没有重现
2024-04-25 15:36:00
韩信攻赵采取的背水一战能成功,而几百年后马谡守街亭时,采取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却失败了,主要是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先来看看韩信的背水一战。韩信的背水一战,看似是置之死地而后
2023-11-03 20:13:00
此人与马谡同守街亭,马谡被斩他却升了官
...变得不在受到重视。直到很久之后,诸葛亮领军北伐,命马谡领兵防御街亭,阻挡魏兵,王平才又作为马谡的副将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但可惜的是,马谡又是王平碰到的第二个徐晃。面对王平的
2023-06-30 05:23:00
同样缺乏领军经验,为何韩信是“战神”,而赵括马谡是“战渣
...有实际打仗的经验,第一次指挥40万赵军上战场。最后,马谡其实并不缺乏经验。马谡之前一直跟随诸葛亮的军营当参谋。因此,笔者认为不要刻意强调他们是否缺乏领导经验,而是要从实战案例
2023-03-08 19:55:00
三国时期王平在蜀汉是什么地位
...徐晃要杀王平,王平放了一把火,投降了刘备。王平协助马谡守街亭,马谡屯兵山上,想按照兵法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王平也看出问题,也进行苦谏,马谡不听,结果,马谡被张郃切断取水之道,
2023-06-08 15:27:00
韩信背水一战与项羽破釜沉舟的战略谁更胜一筹
...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不是简单的送死,这和几百年后的马谡可不一样,人家是分多个步骤进行的。相比于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一战更偏向于技战,是战争谋略。其次,我们来看下项羽的破
2024-01-10 05:37:00
韩信的背水战术到底有多厉害
...还原,就是限于以上几处对天时地利等战场形势的约束。马谡错误的估计了战场形势,带着将士们跑到山上,将兄弟们的性命置之死地,想模仿一出韩信的经典战术,结果却万劫不复,就是这个道理
2023-02-16 16:54:00
诸葛亮的“镀金”之战
228年,诸葛亮痛哭流涕,处死马谡:“这么简单的任务,都完成不了,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守卫街亭,纯属给马谡“镀金”,但他没能抓住。222年,刘备奄奄一息,诸葛亮从成都急忙赶往白帝
2023-08-21 06:38:00
长平之战与街亭失守:历史上最著名的两次纸上谈兵误国
...,那都是要出大事的!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与三国时代的马谡二人,这两人对于兵法的见解、战略战术研究上的专业性是无可挑剔的。赵括与赵王论兵赵括论兵法,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赵国包括赵
2023-09-18 06: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