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8月21日讯“谢谢刘医生这段时间对俺们的照顾,虽然这是医生的职责,但像你这样,什么事都为病人想的面面俱到的不多。我们这些家属和你医治好的患者对你都是100%的好评,能遇到你这样的医生是我们的福音。”患者家属这样说道。
“你们县级医院能达到这种技术水平,非常好了,为你们家乡的医生点赞!”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医生这样评价道他。
从交流的字里行间,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他是一名称职的好医生。他在我们医院被患者亲切地称为“亲民”医生,被同事叫做“暖医”。
他就是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伟。
刘伟从医二十年,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医生,成长为群众信任的好医生,他背后又有怎样的感人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伟医生的温情故事。
弃师从医圆初梦
2004年,刘伟实现第一个人生目标,成功考进医学院。随后,他熬墨蓄势、勤奋好学,成功考取山东省三支一扶公益岗,分配到化马湾镇卫生院工作两年,顺利完成支医任务。
5年基层医院的工作经历,让看眼看着很多病人由于技术、能力等因素所限,无法得到满意的救治效果,让他感触良多。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所学知识,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实现自己的誓言,所以,在工作之余,他开启了新一轮的努力。
2014年,刘伟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2016年,刘伟正式成为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职工,实现了他的从医梦。他一边认真工作,一边准备毕业论文。
毕业前夕,刘伟的妻子对他说;“我知道你想做一名好医生,可是,从咱们结婚到现在,7年的时间里,你想一想,孩子都5岁了,你带过几天,爸妈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你陪过几次。为了这个家,咱是不是考虑换一个职业呢?”
他看着为家辛苦操劳的妻子,日渐年迈的父母,孩子殷切期盼的目光,愧疚感油然而生。
他的妻子曾多次说道:“要不,你去试试考个医学院的教师岗。这样,也离开你喜欢的专业,也能有时间照顾家人。”
报考教师,家人都很支持。为了家人,2017年,他报考了教师编,成绩位居榜首。
得到这个消息后,全家人都欢欣鼓舞,只有他自己闷闷不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时,他的父亲因脑梗紧急入院。治疗期间,院领导和同事们纷纷到病床前嘘寒问暖。
刘院长对他说:“教师和医生虽然都是光荣的职业,但是我们大家还是希望你能留在家乡,用你的所学,给家乡百姓做些贡献。咱们医院了解你的能力、知道你的初心,会给你施展抱负的平台。”领导的关爱,同事的关心,就像家庭的温暖,深深地触动了他。
经过几天慎重考虑,刘伟做了一个决定,放弃高校老师的岗位,做一名医生。
践行医者初心 担当医者使命
作为外科医生,手术是日常。
2年时间,刘伟穿梭在病房和手术室之间,每天面对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疾病。
然而,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反复地敲打着他的内心。
2018年夏天,门诊来了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面容清秀,打扮时尚,脖子上的丝巾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中显得格格不入。
当她开口说话,嘶哑的声音更是令他吃了一惊。
(传统手术切口 VS 腋窝入路全腔镜手术切口)
言谈间了解,早年,这位患者做了甲状腺手术,颈部便留下了一道“自杀式”的疤痕,清亮的声音也变得沙哑难听。
这两个问题严重困扰了她的工作和生活。
渐渐地,她不愿意和人讲话,衣服全是高领的,即便是夏天,也要戴上丝巾遮掩。
她的一句话,让刘伟无言以对:“刘医生,这个病只能是这种结果吗?”
25岁的小吴,被诊断为乳腺癌,当她听说要把乳房全部切掉,她犹豫了,颤抖地问:“刘医生,能不能保留住乳房,我还没结婚……”
无助的眼神,近乎乞求的语气深深地刺痛了刘伟。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不停地反问自己,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外科医生,“初心”到底是什么?
有没有一种方法,解决病痛的同时,让她们创伤最小呢?
有没有一种方法,摆脱疾病的同时,让她们保持应有的美丽,自信的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伟辗转国内最顶尖的学术会议学习、通过各种方式查询国内、外最新的医学文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刘伟看到最前沿的乳房重建手术及腔镜甲状腺手术,而且从交流中他得知该技术已在临床成熟开展。他那时就下定决心,要熟练掌握这项技能。
2019年,他便奔赴上海、浙江进修学习。
在这里,治疗肿瘤的理念和技术,让他深深折服;在这里,病人术后的效果,让他深深吸引,原来,根治疾病和保持美丽,是可以共存的!
他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上班来得最早的那个人,是他,下班走得最晚的那个人,也是他。病房、手术室、操作训练室这3个地方,通常每天要占用他16个小时。
1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毕业时,他是众多进修医生中,唯一一名可以完成,腔镜下折叠1厘米大小纸飞机任务的医生,也是全国唯一一位被评为优秀的县级医院医生。
不畏挑战 砥砺奋发
刘伟经过一年的进修学习,理论知识更加丰富,操作技能更加娴熟,视野也更加开阔,理念也更加超前。
他将自己的所学用于临床,于2020年10月,独立完成泰安市首例“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
2020年12月,独立完成山东省首例“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乳腺癌根治手术”。
2021年03,创新完成山东省内首例“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乳腺癌根治+一期假体乳房再造手术”。
2021年08月,独立完成全县首例“静脉输液港手术”。
2022年07月,独立完成县域内首例“继发性甲状旁腺摘除+自体移植手术。
......
一项项新业务的开展,一个个新技术的突破,不仅让我院乳腺甲状腺专业有了质的提升,刘伟医生高超的技艺、优质的服务,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病友的信赖和认可。
济宁的孔女士听闻刘伟医生技术高超,来我们医院做手术,恢复得特别好,微信上留言说:下次复查还是去您那,相信您!
枣庄的张女士听说刘伟医生技术好,不怕路途遥远,跑来我们医院做手术,微信留言说:一次次的麻烦您,把你当成娘家人了!
30岁的朱女士在北京打工,不幸得了乳腺癌,辗转各大医院就诊,得到的结果是医生建议乳房全切。
这让还没结婚的她无法接受,听说刘伟医生可以做无痕乳癌根治手术,还能同时完成乳房重建,这个消息让她无比兴奋,她找到了刘伟医生。
术后,她回到了北京工作。在中医友好医院复查结果非常好,当专家听说这个手术是一家县级医院医生做的,非常震惊,让朱女士给刘伟带话:为刘伟医生点赞!
刘伟医生说,自己并没有太看重这些口碑,他现在的身份,已经从一名普通医生,转变成了一名学科带头人。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他深知一个人能力再强,为群众服务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他必须带领科室、团队里的每一名医生和护士共同进步。
为此,刘伟制定了详细的科室管理制度、学科发展规划。他推行周四业务讲座,持续讲授最新学术文献和诊疗指南;他推行周六手术技能操作培训,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多个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切口更小,创伤更小,美容更好,快速提升了团队整体实力。
正因为一步一个脚印的砥砺前行,也换得了一年一个变化丰硕收获,每年高质量完成医疗、保健、教学以及科研等各项工作任务,亮眼的成绩,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刮目相看。
他先后被邀请在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上,进行授课和经验分享,同时,我院也成功举办了2次国家级乳腺、甲状腺微创高峰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300多名乳腺甲状腺医生,前来交流学习。
无充气腋窝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这两项技术,先后完成科研成果鉴定及成果评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从医20载 甘做健康守护者
20年的从医生涯,让刘伟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预防重于治疗,应该把健康知识、预防意识传递给更多的群众,让他们少得病,不得病,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伟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建立了多个微信服务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耐心地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定期发布健康科普知识,帮他们提供专业的治疗建议;他利用休息时间,积极投身到志愿者工作当中来,参加“健康义诊百村行”、“健康大讲堂”等科普义诊活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多年来,他坚持把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服务群众上万人次,有效架起了医患“连心桥”,成为了泰安市首批医学科普专家,获得了全国“2019年度优秀志愿者”等荣誉。以他名字命名的“刘伟医学科普工作室”,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科普工作日”优秀工作室,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刘伟医生说:一名医生价值,不仅仅要体现治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治未病”的能力。
身边的榜样——乳甲外科医生刘伟
他,从医二十载,坚守初心、从未改变,“医”心为群众!
他,手握柳叶刀,一路向阳、追逐梦想、心中有温情!
这,就是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医生—刘伟。
自从他穿上这带有使命感的白衣,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图名利,不计报酬,为护佑百姓健康,默默奉献。(通讯员 杨康宁)
责任编辑:张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1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