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学法时习之丨拒绝网络暴力 这些案例应引以为戒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01 14:5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梁秋坪 周素锦

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多元便捷表达渠道,同时也滋生了网络暴力现象。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拒绝网络暴力,人人有责。人民网整理了几起涉网络暴力相关案例,倡导大家共同行动,携手构筑清朗网络空间。

案例一:网上任性发帖,当心被追责

案情回顾

被告人吴某某在网络平台上以个人账号“飞哥在东莞”编发故事,为开展地产销售吸引粉丝、增加流量。2021年11月19日,吴某某在网上浏览到被害人沈某某发布的“与外公的日常”贴文,遂下载并利用贴文图片在上述网络账号上发布贴文,捏造“73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29岁广西大美女,赠送礼金、公寓、豪车”。上述贴文信息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讨论,引起网民对沈某某肆意谩骂、诋毁,相关网络平台上对上述贴文信息的讨论量为75608条、转发量为31485次、阅读量为4.7亿余次,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此外,被告人吴某某还针对闵某捏造并在网上发布诽谤信息。广东省东莞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以诽谤罪对吴某某提起公诉。

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吴某某在信息网络上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综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认罪认罚情况,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吴某某有期徒刑一年。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以案说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侮辱、诽谤的行为对象发生重大变化。网络上的侮辱、诽谤行为传播迅速,容易引发大规模负面评论,严重侵害他人的人格权益。提醒网民:文明理性发言,培养良好网络素养,避免恶意攻击,增强防范意识。遭遇网络暴力或侵权时,请冷静记录证据,及时诉诸法律。

案例二:网上“骂战”一时爽,双双违法被拘留

案情回顾

2023年2月,汤某某和何某因琐事多次发生冲突,未能协商解决。后双方矛盾日益激化,于同年6月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视频泄愤,相互谩骂。随着“骂战”升级,二人开始捏造对方非法持枪、抢劫、强奸等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跟进评论、嘲讽、谩骂,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依法传唤汤某某、何某,告知双方在网络上发布言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侵犯他人名誉或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据此,依法对汤某某、何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并责令删除相关违法视频。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以案说法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摩擦,但处理矛盾的方式多种多样。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泄情绪,进行侮辱谩骂、造谣污蔑、人身攻击等不当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甚至构成网络暴力行为。广大网民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切莫触碰法律红线。

案例三:社交平台“盗图”冒充他人人设,违法!

案情回顾

原告刘某与被告赵某为大学同学,并互为微信好友。被告赵某持续两年多时间复制原告发布在朋友圈、微博的照片及文字,发布在自己注册的、仿冒原告的微博账户中,营造仿冒微博账户为原告使用的假象。被告利用仿冒微博账户给其他用户私信发送无法辨认、面部模糊的女性暴露照片,让其他用户误以为色情图片的主角为原告,或认为原告使用该微博帐号从事违法交易。原告发现后,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自己名誉权遭到侵害,要求被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长期盗用原告朋友圈照片及文字在其注册的微博账户中发布,容易使得读者认为该账户为原告持有,并利用该微博账户给其他用户私信发送无法辨认面部的女性暴露照片,该行为必然致使他人对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侵害原告的名誉权。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致歉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和律师费。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以案说法

当下,网络社交平台众多,许多人喜欢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稍不注意就会泄露个人的许多信息,进而被不良分子所利用。诸如盗用他人信息、假扮他人身份、通过影射手法损害他人名誉等案件屡见不鲜。提醒网友: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与乐趣时,务必提高警惕,谨慎发布个人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等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甄别能力差,极易成为骗子的作案目标。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显示,未成年人李某遭受网络诈骗,用其母王某手机在被告电商平
2023-10-18 08:13:00
遭遇网络暴力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来看典型案例
...高度普及,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网络暴力这个“毒瘤”。一些人在网络上肆意实施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贬损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有的造成了他
2023-08-13 18:02:00
她被掐脖 她被持刀威胁 她被当“出气筒”……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嫁给一个有家庭暴力倾向的男人有多可怕?!她被掐脖 她被持刀威胁 她被当“出气筒”……本报讯 结婚仅半月,他因家庭琐事,手掐妻子脖子致其晕厥;妻子起早摸黑做生意
2023-10-12 01:12:00
无锡一男子发布抖音视频侮辱他人,被判6个月
6月14日,江苏高院发布一起依法惩治网络暴力典型案例:李某因侮辱他人,被法院发出人格权侵害禁令后,仍无视禁令,我行我素,继续发布网络视频侮辱他人,侵害他人名誉。法院认为,李某主观
2023-06-15 20:17:00
...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将自8月1日起施行。新规有哪些亮点?如何精准整治“按键伤人”?海淀法院法官结合实际案例,做出详细解读。案例
2024-07-05 14:45:00
...向被告送达副本后,被告仍然向原告以及儿子实施了家庭暴力。2015年3月,原告和儿子王某一起在大竹县竹海路西段鸿源星花园静怡南苑6号2-27-2按揭购买房屋一套。2017年8月
2023-06-15 20:1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梁秋坪冰雪运动,其乐无穷,也暗藏挑战与风险。人民网整理了几起涉冰雪运动纠纷案例,以提醒大家畅享冰雪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防意外之虞。案例一:滑雪场未尽到安全
2025-02-08 11:36:00
...的情况不时发生。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法官通过发布人格权禁令的方式,对网络直播中的言论侵权按下“停止键
2023-11-23 02:06:00
宋茜频遭网络暴力,本人维权索赔25万,获赔3万余元
...此甜美可爱的宋茜,多年来却也频繁遭受到了强大的网络暴力。2023年1月4日,宋茜也再度传来了好消息,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布了《宋茜与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2023-01-19 11: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秦皇岛又有两家公立医院被罚款
据信用河北官网公开信息,河北省康复医院、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两家公立医院因“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造成医保基金损失”被罚款
2025-11-26 12:32:00
“从上学到现在,手里攒了5张银行卡,有的只剩几元钱,有的还有一二百元,但注销起来太麻烦了,得带着身份证跑不同银行的柜台
2025-11-26 12:52:00
济宁,这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也是一方富有文化创作力的热土。丰厚的文化土壤在文化“两创”中精彩嬗变,打磨出一批文艺精品
2025-11-26 13:05:00
“有谁能拒绝一只可可爱爱的小猫咪呢?”随着宠物市场的日益发展,宠物猫日益成为很多人购买宠物的选择,但当买回家的萌宠被检查患有基因疾病
2025-11-26 13:56:00
生死4分钟!老人复查时心跳骤停,医护接力挽救生命
大河网讯 近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67岁患者孙先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急诊科、综合ICU医护人员迅速展开生命接力
2025-11-26 13:38:00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团队从血常规入手,精准确诊罕见SDS
鲁网11月26日讯天气越来越冷,感冒频繁“冒头”,很多家长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对10岁的小琳(化名)一家来说,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
2025-11-26 11:19:00
暖心服务无“障碍”,农行真情零距离
近日,农业银行淄博城南支行营业大厅内上演的一幕温馨场景,生动诠释了“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让在场人员深切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暖心力量
2025-11-26 11:18:00
莱芜农商银行张家洼支行:突发急救显真情 人文关怀暖人心
鲁网11月26日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是你们出手相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王大爷感慨地说。近日,家住小洛庄村的王大爷到莱芜农商银行张家洼支行办理存款业务
2025-11-26 11:17:00
“夫子庙旧书巷”开街,金陵旧书市集来了书香飘进夫子庙,文化盛宴“味”正浓南报网讯(记者王峰)随着夜幕降临,夫子庙一带灯火辉煌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支持下,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率先落地实施优质企业涉外员工薪酬类双向用汇便利化政策
2025-11-26 10:27:00
讲好“长江故事”,推动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中外嘉宾在宁共话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 实习生赵韵涵11月21日
2025-11-26 10:2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宋启欣陶炎记者徐宁)近日,扬子石化电仪中心AI专项小组聚焦机柜红外测温运维工作中的效率瓶颈,依托长城石化大模型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
2025-11-26 10:28:00
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引入金融“活水”南报网讯(通讯员王强记者张希)近日,“产融新动能益企创未来”金融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江宁开发区举行
2025-11-26 10:28:00
中外大咖齐聚扬子江畔支招让长江文化故事“流”向世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实习生赵韵涵长江奔涌,滋养千年文脉;大河汤汤
2025-11-26 10:28:00
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雨花直通车活动举办“智本”变“资产”,软件企业融资“有道”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喻华轩)为南京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打造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贡献“雨花力量”
2025-11-26 1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