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本报讯 (特约记者 孙国根)一项纳入11825名学龄前儿童、长达14年的大规模联合研究证实:空气质量改善可显著降低儿童哮喘患病风险,母乳断乳期是潜在的敏感暴露窗口期。
这项研究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卓慧教授、孟夏副教授,携手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主任医师谭永强和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黄晨教授联合开展。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官方学术期刊《过敏》上。
赵卓慧说,上海市长期属于我国学龄前儿童哮喘患病风险较高的城市,过去的10年,该市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尚不清楚这是否对儿童哮喘有益。
科研团队在2011年和2019年分别对上海市11825名学龄前儿童呼吸道过敏状况进行了大规模联合调查。结果发现,与2011年相比,2019年上海市空气质量改善后,学龄前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从10.5%降低至6.6%;2019年,孕期母体子宫内PM2.5(细颗粒物)、PM2.5—10(粗颗粒物)和PM10(可吸入颗粒物)的暴露量分别下降了6.3%、35.4%和44.7%;婴儿期(0~1岁)的细颗粒物暴露是独立于孕期母体暴露的重要暴露窗口期。结果发现,婴儿期的细颗粒物暴露分别下降了24.3%、20.2%和31.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