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购物节“剁手”后懊悔不已?如何识破营销套路、理性消费? 11月3日,由十堰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十堰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制作的《心灵导航》为听众和网友送上了一份及时的消费心理指南。本期节目在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并机播出,并通过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进行同步网络视频直播。节目特邀十堰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柏和心理负责人曲鹞奇,深度解析购物节背后的心理陷阱与应对策略。

当下,购物节的预售、满减、秒杀等信息铺天盖地,不少人陷入“冲动下单、事后懊悔”的循环。曲老师指出,购物节营销精准运用心理学原理,设置了五大典型“心理陷阱”:“稀缺性与紧迫感陷阱”通过“限时秒杀”“库存告急”引发焦虑,抑制理性思考;“锚定效应与比例偏见”以高昂原价为参照,放大折扣比例,诱导凑单消费;直播中的“销量10万+”等数据利用“从众心理”影响决策;购物带来的短暂快感催生“情绪化消费”;红包、消费券则通过“心理账户”降低花钱痛感,成为冲动消费的推手。
针对这些陷阱,曲老师给出五大“理性防御术”:一是设置“冷却期”,将商品放入“购物车冷静区”等待24小时以上,激活理性思考;二是制定严格预算,单独存放资金并模拟现金支付,唤醒金钱敏感度;三是用“灵魂三问”过滤需求,评估商品必要性与真实价值;四是转移注意力,用阅读、运动等低成本活动替代购物解压;五是重塑消费观念,明确“价值”比“价格”更重要,让消费服务于生活质量。
节目互动环节,曲老师针对不同群体的困惑精准支招:对深夜看直播忍不住下单的问题,建议规避高风险情境、解构主播话术并强化长期财务目标;对学生党因同伴压力跟风消费的情况,提出重构认知、设立消费边界并发展个人特长;对家庭主妇的囤货冲动,主张计算空间与资金成本、实施“一进一出”原则;对用购物解压的职场人,建议建立“快乐清单”、转向体验式奖励并管理压力源。
曲老师最后强调,理性消费不是压抑欲望,而是清晰区分“想要”与“需要”,让消费行为服务于人生目标而非被欲望主导。
如需获取更多心理健康知识,欢迎每周一16:00至17:00锁定FM92.0十堰旅游生活广播、FM101.9十堰交通音乐广播,或通过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观看《心灵导航》视频直播。(全媒体记者 林新惠)
编辑:思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4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