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 从带来心灵慰藉的趣味玩具,到提供情感陪伴的AI伴侣,再到构建精神疗愈场景的沉浸式消费体验,涵盖多元消费模式的情绪消费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消费业态。5月15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警惕“为情绪消费”异化为“为冲动消费”,避免其沦为被情绪裹挟的消费陷阱。
近年来,情绪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显著变化。数据显示,近3年,小红书上搜索香薰、助眠、潮玩、棉花娃娃、绿植、香道等和情绪相关的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超过400倍。淘宝数据显示,2024年,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定制类热销商品中,手绘头像、无边抱枕、打工人立牌等产品成交增幅超过50%。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当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已从单纯的物质属性延伸至精神满足与情感体验层面,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面对生活和职场压力,年轻消费者对精神治愈的追求越发强烈。情绪消费精准契合消费者精神需求,在产品设计上强调情感连接,在服务模式上注重沉浸体验,因而备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
然而,情绪消费行业暗藏的问题不容忽视。江苏省消保委提出,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在追求情绪满足的过程中,因缺乏理性判断易受商家诱导,形成用消费填补情感空白的误区,陷入冲动消费陷阱。另一方面,行业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泄露个人隐私、从业人员资质缺失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合法利益受损。个别商家为牟取暴利提供低俗、违法违规的情绪服务,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经营者在提供情绪类商品和服务时,需兼顾用户情绪价值与市场需求,优化消费供给,强化品控与服务升级。产品设计要融入更多正向价值,注重用户隐私保护。网络平台应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入驻经营者资质,构建全流程监管体系。同时,依托智能技术,实时监测发布内容,提升违规信息识别预警能力,对不良导向内容快速处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行业的规范和引导,结合情绪消费特点与市场需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边界;加大对相关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打违法违规经营。消费者应秉持理性消费理念,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消费,增强信息甄别、隐私保护意识。(薛晶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