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血压,一般是在成人以后逐渐出现,也就是18岁以后开始发生,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就越高。但尚处高中阶段的女生小丽(化名)就因频繁头晕、头痛查出了高血压。
这种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群疾病为何会找上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团队为她识破“端倪”——是主动脉缩窄导致的高血压。在为她进行支架植入介入治疗后,小丽的高血压迎刃而解。专家介绍,主动脉缩窄微创介入手术的成功开展能让部分先天性、复杂大血管疾病的治疗变得“简单化”,对于像小丽一样的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花季得了“老年病”
致病元凶藏在主动脉
学业紧张、压力大,总是头晕、头痛,是正常现象吗?带着这个疑问,小丽的家长带着她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接诊医生发现小丽的血压很高,年纪轻轻的小丽怎么会患上了常见于老年人的高血压?小丽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一年多的时间里,小丽和家长四处求医,既未能寻得病因,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即将升入高三,进入高考备考的紧张时期,头晕、头痛的毛病对小丽造成的困扰愈发严重。
几经打听,小丽在父母的陪同下慕名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景峰教授门诊就医。经过检查,接诊团队发现小丽右上肢血压:165/77mmHg,右下肢血压:100/62mmHg,下肢血压明显降低,腹部CT血管造影术(CTA)显示,小丽的腹壁动脉侧枝形成循环,这代表着问题很可能出在主动脉上。放射科和心脏彩超室的专家根据小丽进一步主动脉MRA、心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判断,小丽存在主动脉缩窄(导管后型)。
CTA影像检查显示小丽腹壁动脉侧支循环形成
经过诊断,患者主动脉缩窄(导管后型)
微创介入“立奇功”
助她下肢动脉恢复跳动
王景峰教授介绍,小丽所患的主动脉缩窄是一种胸降主动脉的局限性狭窄,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7%-14%,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是其常见类型。
目前主动脉缩窄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近年逐渐开展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目的是彻底解除主动脉缩窄、重建畅通主动脉血流通道。外科手术包括了缩窄部位切除吻合、主动脉缩窄成形术以及旁路移植术。但是外科手术创伤较大,长期随访显示,接近11%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再度狭窄而需要再次干预。同时,术后也存在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等并发症风险。
微创介入手术有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两种方式。球囊扩张复发率高达27%,还存在血管壁损伤、后期动脉瘤形成风险。支架强度高, 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可以有效抵抗缩窄段的弹性回缩,防止和治疗动脉瘤、夹层等并发症,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是主动脉基本或完全发育成熟患者的首选策略。经过团队评估,已经年满16岁的小丽身高、体重与同龄人相仿,具备进行支架植入介入治疗的条件。
在王景峰教授主持的多学科会诊(MDT)上,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各位专家一致建议首选微创介入——支架植入术策略。经过与家属的充分沟通并获得家属同意后,介入治疗进入紧锣密鼓的准备。医院设备科同事马不停蹄地为介入所需要的特殊类型支架奔走,终于顺利完成术前准备。
多学科会诊(MDT)现场
王景峰教授、聂如琼教授、林永青副教授等手术团队主要成员反复讨论、确定手术具体细节,顺利地为小丽进行了手术。术中造影证实小丽降主动脉起始段局部狭窄,仅剩余约7mm的直径,狭窄上下压力差值达到了53mmHg。术中准确定位植入一枚14*28mm的NuMed CP覆膜支架。术后复查狭窄上下压力差值下降到3mmHg,小丽原本没有搏动的下肢动脉重新跳动了起来。
团队为小丽植入一枚覆膜支架
3天后小丽完全恢复出院和家人团聚,此时测量的上肢和下肢的血压都在123/81mmHg左右,已经不需要服用降血压药物控制血压。专家指出,主动脉缩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之一,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缩窄如果长期存在,持续且不断升高的血压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出血等严重心脑血管意外。主动脉缩窄微创介入手术的成功开展,使得部分先天性、复杂大血管疾病的治疗变得“简单化”,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段为像小丽一样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