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李栋
化肥利用率是评价科学施肥效果的重要指标。“十四五”以来,各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化行动,促进科学施肥增效,化肥利用率稳步提升。经科学测算,2024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2.6%,比2022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功能型肥料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协同作物与土壤间的养分均衡供给,微生物肥料是节肥、控量、增效的关键;功能型微生物肥料是实现化肥利用率提高和减量增效的基础,酵母源肥料增效剂是实现化肥“零增长”有效途径之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一级巡视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会长、有机肥分会理事长符纯华表示,农资企业要全面、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企业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宪法看来,大面积单产提升、增加密度是主要手段,肥水协同是核心支撑。
“未来肥水行业的发展需要聚焦科技创新,大力研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以肥水资源协同增效、精准智慧、高效利用为核心、以‘促生产、提效率、保安全’为目标,加快培育和发展肥水领域新质生产力。”张宪法表示。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微生物肥料增效剂是实现我国肥料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展农用微生物菌剂,施用有机(类)肥料,可以起到抑制土壤酸化、改良和培肥土壤、增加土壤碳汇、修复污染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等效果,可进一步实现土壤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