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刘兆辉:研究农民最需要的技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09 09: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春宇

种小麦要追加施肥一次到两次,水稻要三次,玉米也要追一次。如何让农民只要施一次肥,就可以达到增产省工的效果?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兆辉及团队致力于研究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兆辉一直从事植物营养与土壤改良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在作物养分供需匹配理论、新型肥料研发、土壤改良与培肥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一定要为生产服务。刘兆辉在寻找研究课题时,定期与各地乡镇的农技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深入田间地头,与种粮大户和试验田的农户交流。“只有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才能了解到他们最迫切、最需要、最真实的技术需求。”

把化肥和微生物复合在一起,发挥两者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是科学家和农民一直以来的梦想。但是化肥盐指数高,与微生物混合后,如何保持微生物存活是世界性难题。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刘兆辉组建团队,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制出材料、制备工艺等众多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60多件,成功研发出划时代的高养分高活性化肥生物复合肥。相关成果已在国内外400多家肥料企业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4.6亿元。

“这个项目是从1998年开始的,但筛选微生物菌株方面,我们至今已经持续努力了30多年。”刘兆辉说,因为农作物生长周期等限制,许多农业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时间跨度都在十年以上。

刘兆辉格外重视人才的培养,他组建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施肥与环境风险管控创新团队专门从事新型肥料创制、作物高效施肥与环境风险管控三个方向的研究,目前拥有20名科研骨干,平均年龄不到40岁。

如今,60多岁的刘兆辉又将攻关重心放在了如何通过施用肥料等途径将盐碱地、酸性土壤等低产土壤转变为高产田上。坚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刘兆辉等农业科技领域研究人员心中一生的坚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年度“湖南省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和“湖南省十佳农民”人选公示》,来自桃江县灰山港镇麻元坳村的贺顺光荣上榜,入围“湖南省十佳农民”,是这次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90
2023-09-11 07:39:00
稻麦轮作固碳减排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湖北省农科院稻麦轮作固碳减排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杨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乐明凯日前,记者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在稻麦轮作模式碳氮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
2024-05-28 06:52:00
5金1银4铜!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山东农大再创新突破!
...国人的油瓶子里装满健康中国油”,团队脚沾泥土、心装农民,致力于解决品种不强、管不好、卖不动的花生产业问题。历时8年时间走遍祖国8省50余市,实地调研2000余次,收集1500
2023-12-11 14:39:00
河北迁安:秸秆高值化利用,“生态包袱”成“绿色财富”
...抗逆防病、改良土壤等功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目前,企业已与迁安市3个乡镇5000余农户签订秸秆收购意向合同,生产发酵肥料
2025-01-23 17:59:00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隆源农业:锚定现代化大农业 为农业强省添活力
...龙头企业、吉林省农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吉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实训基地,“隆源®”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这个现代化农业企业,究竟有何优势? 多年来,隆源农业始终
2024-04-23 13:45:00
新农人奏响田野创业曲!河北唐山推动青年在农村施展才华
...于田野上,为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科技青年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让老乡日子越过越甜;回乡创业者把新点子变成现实,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唐山,青春力量在田野绽放光彩。乡村全面振
2025-06-16 11:34:00
...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秸秆禁烧工作难等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主要推手的畜牧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造成的水源和土地污染,一些养殖户投入巨额资金甚至贷款修建圈舍发展养殖业,由于排放不达
2023-04-23 17:31:00
科技赋能大国粮仓:ARC技术破解“毒素困局”,新洋丰助力成果转化
...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科技力量惠及更多农民,从而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在与黄曲霉毒素的二十年博弈中,李培武院士团队以“绿色安全,生态低碳”的中国智慧,为
2025-04-01 16:45:00
探索适合农作物“胃口”的营养套餐
...农牧局耕保站站长高亚娟说。近年来,宁城县设施农业让农民走上增收致富路,而单一的种植模式和传统的施肥方式使棚室土壤酸碱度失衡,出现棚室连作障碍。2023年,宁城县选取4个种植油
2024-03-22 04: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学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守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完全有能力降低这种风险,确保母婴平安。本文详细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方法
2025-11-10 07:03:00
感冒发烧时中医为什么强调要“忌口”?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
2025-11-10 07:03:00
胸口痛就是心绞痛?这5种“伪心绞痛”症状千万别忽视!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
2025-11-10 07:03:00
偏头痛发作时,按压这些穴位能缓解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
2025-11-10 07:03:00
高血压患者吃西药控压,为何还要调理脾胃?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
2025-11-10 07:03:00
央媒看太原|央视报道太原市民立冬喝“头脑”
11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 今日立冬来一碗“头脑”暖身》为题,报道了进入冬季,天气渐冷,太原市民喝“头脑”御寒
2025-11-10 07:2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症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
2025-11-08 05:24:00
从了解症状到有效预防掌握肺炎防治知识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
2025-11-08 05:24:00
胃溃疡,你真的了解吗?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
2025-11-08 05:24:00
重症肺炎的“隐形杀手”如何打破免疫防线
重症肺炎是重症医学科(ICU)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当普通肺炎突破人体免疫防线,发展为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时,这场与病原体的“战争”便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
2025-11-08 05:24:00
拔罐养生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拔罐是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方式,具有操作简便、温和调理的特点,但是很多人忽视护理细节,没达到养生效果,引发皮肤损伤、邪气入侵等问题
2025-11-08 05:24:00
深呼吸真的能减压吗?科学原理揭秘
面对堆积的事务、突发的挑战,不少人会下意识地叹口气或做几次深呼吸,随后便感觉紧绷的神经稍有舒缓。但也有人疑惑:这不过是简单的呼吸动作
2025-11-08 05:24:00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与诊疗进展:聚焦扁桃体与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及心血管健康。其中,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最主要病因
2025-11-08 05:24:00
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病毒检测项目怎么选
秋冬一到,咳嗽、咽痛、发烧的人突然变多,诊室里常能听到这样的疑问:“我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要不要做病毒检测?”“核酸和抗原选哪个
2025-11-08 05:24:00
中医教你几招打通气血
生活中,不少人常被头晕、手脚发麻、胸闷等不适困扰,却不知这多与心脑血管气血运行不畅相关。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2025-11-08 0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