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平安银行分红比例由12%升至30%,这背后底气何在?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4-13 12:09:00 来源:每日养生

主动放缓扩张脚步、守住风险底线,进而寻求风险与收益的新平衡点是平安银行契合经济新周期的前瞻布局和发展思路,也是平安银行回报投资者最大的诚意和底气。

上周,平安银行发布了首份上市银行年报。2023年,虽然受到让利实体经济、净息差有所下降等因素影响,平安银行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仍实现了464.5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稳健发展的策略。

“增利不增收”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自去年下半年起,根据整体经济环境,平安银行主动管控了高收益、高风险业务,前瞻性地调整优化资产结构。正所谓“低估蓄力待飞翔”,这是一次短期阵痛、长远利好的调整,为其穿越周期积蓄更多的力量。

虽然这份成绩单在市场预期的“情理之中”,但仍有“意料之外”。2023年度平安银行计划分红比例从2022年的12%大幅提升至30%,这一方面体现了平安银行注重股东回报,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平安银行资本内生平衡充足,也体现了平安银行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01新商业范式未雨绸缪的变革力:主动优化业务和组织架构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这份坚实的信心和底气来自未雨绸缪地战略性业务调整。一直以来,延续“敢为天下先”深圳精神的平安银行,都稳扎稳打地走在自我革新的路上——在市场繁荣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市场调整时,能够迅速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稳健运营。

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平安银行延续主动而为,战略提高零售“安全性资产”的占比,实现更加持续的发展。从战略口号的变化中可见一斑——从“零售突破”到“零售做强”,这意味平安银行的零售资产端不再拼规模,而是重点对资产和客群结构优化,降低整体风险水平。

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平安银行意识到仅仅依靠扩大业务规模来弥补价格下降的空间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前瞻性地针对高风险零售信贷进行压降。这是造成“增利不增收”主要的压力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平安银行在风险管理和业务优化上的决心,即以短期阵痛来换长期可持续发展。

不过,在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表示,这并不会动摇平安银行坚持零售业务的战略核心地位。“我们主动转型,零售业务短期内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对公做精’支持补位,为零售转型争取时间;同时,我们会更加坚决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成本管控。”

冀光恒认为,零售和对公要相互补位。从全球经验看,国外银行的零售业务在经济周期中都遇到过阶段性的下滑,而对公业务在经济周期中能对冲单一零售业务的波动。

在2023年年报中,这种补位效应最直观的体现为调控零售贷款和对公贷款增速的对比。2023年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9777.1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4%;2023年末,企业贷款余额14297.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

然而,这样的结构优化对平安银行长期客户运营而言,却是件好事。冀光恒表示,零售业务高速发展一段时间后,也需要从对公业务中找到新的零售客户增量,通过公私融合挖掘企业中的个人客户金融需求,弥补依靠零售“单打独斗”的获客瓶颈。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发展和经营战略,平安银行更是未雨绸缪先行组织架构改革,精简总行、做强分行。过去半年,通过精简总行架构、整合事业部、强化分行权限等方式提升综合经营效率。对于改革成效,冀光恒透露,此次调整在总行层面已经基本落地,分行还在进行中。是否达到成效,需要看两三年后的业绩和市场反应。“目前初步的效果是,总行的效率明显提升了,支撑分行的能力、总行跨部门的合作氛围也在改善。”

02新商业范式底线思维的防护力:进一步构牢风险底线

“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对于一家金融企业而言,最大的底气一定是来自风险防护能力。同时,对于一家奉行长期主义的企业而言,构筑底线思维的防护能力,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毕竟,任何一次市场风险都是检验金融企业风险防护能力的试金石。

在2023年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仍旧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截至2023年底,该行不良贷款余额约为360亿元,不良率1.06%,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不良率的微小上升,主要由于零售资产质量阶段性承压,特别是信用卡、新一贷等信用类贷款,在经济周期中风险暴露加快。这也是该行主动收紧不良认定标准后的主动暴露,进一步构牢风险底线。

冀光恒预计,虽然零售信贷风险短期内仍承压,但不良新增金额预计较2023年有所下降。目前平安银行正通过,包括优化资产组合,做大低风险产品、做优高风险产品;落实风控长效机制,加强单笔和组合业务问责;强化风险全流程管控,全面提升贷前、贷中、贷后一体化能力;升级风险管理体系,构建零售风险多维模型结构等举措,加大零售资产质量管控,争取零售不良生成逐步缓解。

虽然不良小幅上升,但是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较上年末实现双降;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74和0.59;拨备覆盖率达277.63%,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同时,平安银行2023年在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该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房地产相关业务余额合计2841.96亿元,同比减少394.39亿元。同时,房地产业务风险敞口继续缩小,对公房地产贷款较上年末减少281.62亿元,95.8%的房开贷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及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2023年末,对公房地产不良率仅0.86%,较上年末下降了0.57个百分点。

对于涉房业务的后续开展,平安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将继续落实中央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刚需和改善型商品住房开发建设以及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在冀光恒看来,现在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进入了关键阶段。“从全行业角度,我们既要处理好存量风险,同时也要防范新的风险生成,为风险化解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尤其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项目风险管理,要求严格落实资金的封闭运行,做好项目风险和集团本体风险的隔离。我们会认真落实好这一要求,既对银行自身资产负责,更对千千万万的购房者负责。”

03新商业范式蓄力未来:新一轮成长周期可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主动放缓扩张脚步、守住风险底线,进而寻求风险与收益的新平衡点是平安银行契合经济新周期的前瞻布局和发展思路,也是平安银行回报投资者最大的诚意和底气。

虽然在这样的调整下,平安银行短期内息差会有所承压,但更为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也将有利于平安银行在经济复苏信号确定时,相较于同业更早地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因此,不少券商认为平安银行基本面寻底,看好该行未来发展,认为该行将重归风险与收益的再平衡。中泰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公司在经济低谷期修炼内功,调优客群,调降风险偏好,预计2024年能看到公司做实资产质量、红利释放。

国泰君安研报认为,受外部需求修复缓慢、金融让利实体,和内部结构调整、业务转型的双重影响,平安银行业绩增速阶段性承压。但当前重在夯实内功、提质增效、动态调整,与外部大环境相适宜,并兼顾多方利益相关者,谋求长期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内地首家上市的股份行,多年来平安银行一直坚持“金融为民”、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站在5.59万亿元资产总额的台阶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平安银行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正在为起跳积蓄更多能量。

展望未来,冀光恒指出,2024年银行业经营环境仍面临挑战,平安银行将会继续全力以赴,保持稳健经营,确保战略改革举措落地,提升经营业绩,积极优化资本效率和回报率,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3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家银行发钱最多?招商银行最大方,天津银行最意外
...之外分红,成为目前已发布上市银行年报的一大看点。继平安银行率先发布年报第二天,股价开盘领涨后,招商银行也出现了类似现象。业内人士分析,提高分红比例,是股价领涨的主要原因。招商
2024-03-27 18:46:00
信达证券:当前可关注基本面持续性强及风险有望逐步出清的银行
...12.31收盘价为基准测算,11家上市银行股息率超6%。其中,平安(7.66%)、招商(7.09%)、渝农(7.07%)
2024-04-11 13:38:00
【导语】平安银行2024年中期业绩会,行长冀光恒和多位高管亮相,谈及营收下滑、一年来战略改革成效、分红比例、高风险信贷业务调整、房地产贷款、息差变化等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8月16
2024-08-18 10:44:00
本周多家银行发钱,用真金白银回馈股东!中期分红,意义非常
...若鹜的大额存单利率。截至5月15日,股息率前三的个股为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渝农商行,股息率分别为6.64%、6.11%和6
2024-06-04 17:49:00
...产的内因,两者持续共振,还在对5.77万亿元资产规模的平安银行持续造成作用。这样的作用体现在平安银行大幅放缓的扩表速度,和尚待回暖的盈利表现上。与年报一起发出的,还有平安银行
2025-03-15 07:58:00
监管重罚,传裁员降薪,上市33年后的平安银行到底怎么了?
上半年还未过,平安银行就占据了多个聚焦点,前有全员降薪及裁员传闻引发热议,后有因违法违规事实被监管重罚。作为深交所第一家上市银行,业绩经营上,2023年年报显示,平安银行营业收入
2024-05-20 14:24:00
中原、甘肃、郑州等银行连续多年不分红,常熟银行分红率连年下滑
...除兴业银行及光大银行外,其余银行皆实现分红的增长。平安银行创下该行历史上最高分红纪录,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瑞丰银行分红比例均有提升。但不同于上述银行的大手笔,郑州银行、哈尔滨
2024-04-11 18:12:00
超10家银行宣布:发钱
...红金额就将超过2000亿元。此外,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沪农商行、华夏银行也将进行中期分红,金额分别约为99亿元、57亿元、48亿元、23亿元、16亿元。其中,沪农商
2024-09-02 15:45:00
近400家公司拟中期分红超1600亿,谁在豪气出手?
...股公司的中期分红已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包括方正证券、平安银行等多家公司则系首次推出中期分红。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第一财经表示,在监管政策的有效引导下,以及在上市公
2024-08-26 20:3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