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思路一变 劣势变优势
天马街道打造隐于山林的“百草园”
本报讯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雷少伟) 浙贝母、杭白菊、白术、桔梗……70余种中草药长在一片山林中,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隐秘的“百草园”。9月10日上午,笔者来到常山县天马街道和平村,村民吴献德正在中草药基地里除草。“这是前胡,快成熟了,把杂草除掉,可防止病虫害侵袭,否则会影响收成。”吴献德说,这片中草药基地属村集体,他负责种植管理。
和平村拥有18000余亩山林,而耕地只有1800余亩。山多地少限制了村庄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如何破题成为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最为关心的事。
2022年,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吴立冬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次前往金华市磐安县、武义县和丽水市遂昌县等地考察林下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启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面积种植黄精,而且效益很不错,这玩意儿在我们村里的山上都有很多野生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学着种呢?”吴立冬回忆说,考察后大家形成了共识:差不多的自然条件,人家行,我们也行。回到村里后,就开始谋划在林下种植中草药的项目。
今年2月,村集体在陈塘水库南侧以每亩100元的价格流转了10户农户的50亩林地,开始种植中草药,并投资300万元打造了一个中小学生中草药研学基地。平整林下土地,依照地势划分出20多个单元地块,分别试种不同的中草药。原本有中草药种植经验的农户吴献德成了基地的管理人员。“现在还是试种阶段,等配套设施提升到位了,孩子们就能来这里体验中草药的种植、采收和加工。”吴献德相告,种植基地旁正在打造占地面积100平方米的研学教室。
在吴立冬看来,中草药基地的建立只是一种示范,他更长远的目标是能改变村民的观念,把村庄山多地少的劣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除了卖药材,吸引中小学生研学还有收益,这么大片的山林得到开发,那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吴立冬说,今年5月,有个村民上山一个上午就采了25公斤野生黄精,以每公斤40元的价格卖给了药材收购商。“下一步,我们打算动员村民采挖这些野生的中药材,统一移植到基地里进行规模种植,效益将翻好几倍。”
据了解,和平村正在对接专业的中草药种植运营商,计划开发陈塘水库、天安水库、龙潭水库周边的山林资源,再联合周边村庄,共同打造万亩“百草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