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读:我们的肾脏就好比一个“净水器”,它的作用就是过滤和清洁我们的血液,排出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同时还能保留水分以及其他有用物质,除了过滤功能以外,肾脏还有内分泌功能,比如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肾脏还具有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等功能。
肾脏可为器官中的“模范生”,任劳任怨,而且异常“坚强”,即便功能损失超过50%以上,患者依然可能不痛不痒,这也是肾病知晓率低的原因之一,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慢性肾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病人数超过1亿,但知晓率只有12.5%。
肾脏既“坚强”又脆弱,你知道肾病“偏爱”哪些人吗?
1、爱抽烟的人
都知道抽烟伤肺,很少有人知道抽烟也会伤肾,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肾脏的危害着实不小,比如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加速慢性肾病的恶化。
除此之外,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肾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导致肾功能下降,数据显示,吸烟人群尿毒症的发病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一倍,而且随着吸烟数量的增加,其风险性越高。
2、肥胖的人
肥胖能够直接损伤肾脏,另一方面肥胖引起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同样可并发慢性肾病。
肥胖所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相对隐匿,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临床上以蛋白尿为突出表现,肥胖程度越高,蛋白尿的发生率也高,数据显示体脂指数≥35的患者中,大量蛋白尿的发生率可达到30.8%。
3、喝水太少、经常憋尿的人
饮水太少,排尿量就会减少,尿液容易浓缩,无机盐容易过饱和形成结晶,一旦结晶在肾小管上皮粘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结石。
憋尿会导致尿液随着输尿管逆行而上,从而导致尿路感染以及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容易诱发慢性肾病。
4、慢性病患者
“四高”是诱发慢性肾病的重要诱因。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异常,都会损伤肾脏,这4个指标控制不佳,很容易诱发肾功能损害,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以高血压为例,高血压与慢性肾病互为因果,血压控制不稳会损伤肾脏,而肾脏损伤亦可导致高血压。
5、胡乱吃药的人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不遵医嘱,没有了解药物禁忌的情况下胡乱用药,很容易造成肝肾损伤,根据数据显示,在因急性肾损伤住院的患者中,有近40%由药物引起。
无论是中药、西药抑或是保健品,如果使用不当都可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因此遵医嘱用药,不乱用保健品非常重要。
真正靠谱的养肾方法,医生告诉你
一、规律体检
通过简单的尿检、血检,就能够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由于慢性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尿毒症的第一大病因,而这种疾病很难在早期发现,因此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意义重大,尤其是文中提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二、积极控制原发病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发病的人群,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健康生活,将各类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尤其是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患者透析的第一病因。
三、远离不良生活习惯
首先是戒烟戒酒,其次是增加饮水量(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憋尿,然后就是控制体重(体脂指数控制在18.5~24),谨慎用药、规范用药,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上远离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控制热量摄入,均衡饮食。
四、警惕相关症状
如果出现身体浮肿、泡沫尿、身体乏力、贫血、血尿、尿量增多或减少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