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7 20: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洪武二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间最后的大将蓝玉率十五万大军直奔北元(元朝的残余势力)的所在之处。当时北元听说明朝打过来,藏到了捕鱼儿海,蓝玉紧接着追过来;但在这里他们失去了消息,他是没有补给、没有后勤保障,一切的一切只能靠自己赶快解决战争。当时好多的将领主张放弃,可蓝玉等这个机会等了几十年,前人没完成的,或许他就要完成了;在他的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他,北元就在前方,他坚定了内心,继续前进,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北元,彻底击败了纠缠二十余年的对手,完成了前辈没完成的伟大事业。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蓝玉)

在回来的路上,蓝玉干了一件很让人看不起的事,他侮辱了元主的老婆,这位女主也是性子刚烈,直接自杀。蓝玉的行为让朱元璋很不开心,因为朱元璋早就定下了对北元的“怀柔政策”,只有“怀柔政策”才能令北境安宁,可是蓝玉违反了这一政策。

要是别人,朱元璋早就一刀砍了,可是蓝玉这一次从根本上击败北元,“功比卫青、霍去病”,朱元璋决定忍了算了。他责备了蓝玉一下,并没有为难他。可是蓝玉呢,蓝玉以为朱元璋默认了他的行为呢,以后做事更没谱了。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朱元璋)

蓝玉北征返回时,经过今天河北省的喜峰关,作为得胜而回的大将,蓝玉觉得自已应该受到隆重的接待和欢迎,可是当时天已很晚,关口守门人睡着了,惊醒后才去开门。蓝玉受不了了,他居然把对方当成敌人,命令部下攻打城门。朱元璋得知此事,怒从心中起,但转念一想,还是忍了。不过朱元璋还是对蓝玉进行了警告,他本来准备封蓝玉为“梁国公”的,一想不能太让他得意了,于是把‘梁’字改为‘凉’,封蓝玉做了“凉国公”。谁知蓝玉根本不把这当回事,仍然我行我素,毫不在乎。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蓝玉)

后来,蓝玉发展到公然在大众场合发表针对朱元璋的不当言论。由于蓝玉对朱元璋封的官——太子太傅很不满,他便在别人面前说:“我不堪太师耶?”,意思是说,以我蓝玉的功劳,难道就不能做个太师吗?这明显是指责朱元璋赏罚不明。这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开始动杀心了,可是考虑到蓝玉的功劳及他是太子朱标的人,朱元璋仍然忍了。

最后,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当蓝玉被人告发企图造反,朱元璋“忍无可忍”了,将蓝玉满门抄斩,并且因此有1.5万人牵连被杀,就这样,这位骄横的大将结束了他这一生。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蓝玉)

人人都说朱元璋随意杀人,可是在蓝玉这件事上,他忍了许久,可见,他的忍耐力还是很强的,对于蓝玉还是比较宽容的。仔细想来,这可能与太子朱标的死有关,因为朱元璋最喜欢的太子朱标在1393年死了,朱元璋立即对谁都没有了耐心。蓝玉不过是撞到了这个枪口上而已。

蓝玉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我们不否定他的功劳,不否定他对明朝所做的巨大贡献,因为蓝玉,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大明二十多年的元朝残余势力问题。但是蓝玉也是愚蠢的,他很自大,他不明白功高盖主,他也不明白越风光就越要低调。在他的前面可是有活生生的例子,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冯胜,多少前辈倒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下。蓝玉透支了朱元璋同志的耐心,最终被剥皮。

具体而言,蓝玉的蠢主要体现在如下2点中,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人生的启示。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蓝玉)

第一,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切记低调,这真的很重要。在古代,任何人对权利的欲望是很大的,当有人威胁到皇帝的位置的时候,不管任何人包括儿子,都是一个字——‘死’。在现代道理是一样的,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不过在这里谦虚使人活命,骄傲使人死亡。任何人都喜欢有本事并且谦虚低调的人,蓝玉很有本事,可终究惨痛的结果告诉我们骄傲的代价。

第二,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不低调的人都是不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所致。蓝玉已经位极人臣,可还是想权利更大,安排自己亲信,扩大自己实力。这在哪一个朝代都是不被允许的,包括在现代的社会体系里面,越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都喜欢权利,可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是不是属于自己的,属于我们的该拿,不属于我们的一定要忍住。

看看朱元璋如何的“忍”和蓝玉的“蠢”

汤和(左)与朱元璋

这一点,蓝玉应向汤和学习,汤和是唯一陪朱元璋到死的,他只知道一点,永远的臣服朱元璋,永远不会居功自傲也永远不会越权。鲜活的例子,鲜明的对比,可还是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步蓝玉的后尘,也许这就是人性和权利的魅力,做人简单点不好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蓝玉,看看一年前明朝发生了什么,你就明白了
...勇,力平西南,横扫北元,战功赫赫,铸就了不朽传奇。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亲手斩断了这位人物的命运线,罪名与胡惟庸同辙——“叛逆”。他罗列的罪状繁多,如同秋日落叶,绵延不绝,无
2024-08-27 11:20:00
蓝玉因谋反罪被抓,解密诡异的蓝玉案
...武年间曾有四大案,其中蓝玉案作为四大案之尾,成为了朱元璋执政末期尽显残暴手段的终章。而这起大案牵涉人数之广,斩杀1.5万余人,几乎将开国功臣一扫而光,堪称历史之最。蓝玉作为明
2023-07-25 14:53:00
历史上蓝玉的能力怎么样
...北元,给予其沉重打击,为明朝解决了一个重大威胁。那朱元璋为何以谋反罪将蓝玉杀死,还把他剥皮实草呢一,投靠常遇春蓝玉早年跟随姐夫常遇春,在朱元璋手下效力。常遇春对妻弟蓝玉十分重
2023-06-07 20:27:00
明初洪武四大案之蓝玉案,导致上万人被杀
...玉案,其实就是典型的蓝玉作死案,不作就不会死。本来朱元璋对他很敬重的,而且还封为太子太傅,可惜蓝玉就以为自己很牛叉,都不把皇帝朱元璋放在眼里,这可是大不敬啊,就算再大的权利,
2023-07-25 14:55:00
明朝大将蓝玉有什么功绩?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被诛杀?
众所周知,朱元璋坐稳天下后,对功臣进行了大肆杀戮。除了汤和等少数人,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被杀戮一空,作为大将的蓝玉自然也没有幸免。蓝玉,明朝开国将领,蓝玉追随明太祖朱元璋,
2023-06-28 05:35:00
他宁愿留下嗜杀骂名,也要坚持杀掉开国功臣
朱元璋之所以要杀蓝玉,不仅仅是因为他为人傲慢、目中无人。更重要的是,当时太子朱标去世了,朱元璋打算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但朱允炆压不住蓝玉,所以蓝玉必死无疑。蓝玉最开始从军的时
2023-06-08 10:06:00
蓝玉的人皮为何能保存到200多年的明末呢
...、胡惟庸案、郭槐案、蓝玉案并称为“洪武四大案”,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初期为了铲除异己、肃清吏治、打击贪污腐败的所作的一系列动作,因洪武四大案直接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十万。蓝玉明朝
2023-05-15 06:23:00
若明朝“战神”蓝玉能辅佐建文帝,结局会怎样
...他主打的战斗,就没有失败过。这样的猛将,自然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蓝玉不久之后即被重用。当然,蓝玉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他的知遇之恩,初出茅庐的蓝玉,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洪武四年,从
2024-04-19 15:20:00
从胡惟庸案到蓝玉案,朱元璋巩固皇权的血腥手段与明朝政治的阴暗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经问过刘伯温,胡惟庸能不能担任丞相,得到的回复是“最糟糕的人选”。不过,胡惟庸善于奉承讨好,很得朱元璋的欢心,还是爬到了左丞相的高位。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2024-01-06 18:11:00
朱元璋与明朝的肃贪风暴
...的,明朝的开国名将蓝玉就被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了。(朱元璋)什么是“剥皮实草”?就是将贪官处死后,剥其皮,做成皮囊,在里面填满草,然后挂到所在的官署外面示众,以儆效尤,震慑他人
2024-02-06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