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梁启超在饮冰室》新书分享会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举行,该书作者汪兆骞和读者分享了创作心得。
今年是梁启超先生诞辰151周年、逝世95周年。《梁启超在饮冰室》一书,呈现了梁启超自海外归国,住进天津自建寓所“饮冰室”,直至辞世近15年的生命状态。“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饮冰室是梁启超生命的最后驿站,其用世之志一刻未忘。作者从文献、手稿、信札等原始资料中钩稽,以年代编织的手法,细心描摹了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学术思想和生活日常,生动立体地呈现了学者、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的真实面貌和生命历程。
书封。出版社供图
在分享会上,汪兆骞提到自己童年时与饮冰室的近距离接触,以及祖父对他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对梁启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伴随着他的一生,成为他撰写《梁启超在饮冰室》一书的重要动力。汪兆骞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生动立体地呈现梁启超先生的真实面貌和生命历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活动现场。出版社供图
汪兆骞的童年在天津意奥租界一栋意大利风格带花园的别墅度过,步行到饮冰室书斋仅需4分钟。汪兆骞在书中写:“童年时,祖父逢年过节总要带我到饮冰室书斋,给梁启超遗孀王桂荃奶奶拜年。有一次,我们还遇到梁启超之女梁思懿在场。六旬的王奶奶会抓一把日式糖果,塞到我的衣袋,或剥一橘子让我吃。”“受祖父影响,笔者上中学始读梁任公的文章,虽无缘与前辈谋面,得其耳提面命,但从幼时便熟悉那偌大花园里充满神秘气息的饮冰室,竟也觉得与梁任公并不陌生。长期读其作品,精神濡染,文气滋养,让笔者一生受益。”
汪兆骞表示自己撰写《梁启超在饮冰室》一书时,觉得自己仿佛在与梁启超谈他在饮冰室的过往经历,听他娓娓讲述饮冰室里鲜为人知的史事。“我决定要形象地呈现梁任公的真实面貌和生命形态,力求达到梁任公画我像我的艺术高度,就采用以其主要活动为主,其信札为辅,按年代编织的手法,坚守其言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原则,精心刻画梁任公”。【责任编辑:郭韶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