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制图郭可馨
常言道“猪的全身都是宝”,无论是香酥可口的糖醋排骨、滋味浓郁的黄焖猪蹄,还是让人回味无穷的梅菜扣肉,每一样都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然而,今年的315晚会却曝光了令人震惊的事件——“梅菜扣肉预制菜原料竟是劣质槽头肉”,一些不良商家利用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以次充好,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要知道,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劣质槽头肉批发价一斤仅3元左右,价格相差悬殊。这一消息立刻引发了大家对槽头肉食用安全性的讨论。
1
富含淋巴组织的槽头肉
槽头肉,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其实就是猪的头部与躯干连接部位的颈脖肉。由于屠宰时从猪脖子处开始放血,这部分肉常带有淤血,因此又被称为“血脖肉”,含有较多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淋巴结通常呈豌豆大小,其主要功能是造血和免疫。可以将淋巴结理解成动物体内的“过滤装置”,它可以将病原微生物全部“扣留”下来,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中,从而守护动物健康。
正常的淋巴结呈黄白色或黄褐色,虽然长得不太好看,但在食入后对人体没有太大影响。然而,出现充血、水肿、化脓、坏死等病变的淋巴结(俗称“肉枣”)中就会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食用后对健康危害非常大。
2
槽头肉并不等于淋巴结
需要注意的是,槽头肉并不等于淋巴结。淋巴结分布于全身各个地方,并不仅仅是脖子上独有,只是在猪脖子上比较集中而已。
当然,猪脖子上还存在甲状腺,这个部位可以合成甲状腺激素,假设人体摄入过量甲状腺素,也容易增加中毒风险。
因此,国家规定,屠宰后的猪必须进行“整修”,将那些病变淋巴结、肾上腺和残留甲状腺等切除掉。总的来说,只要经过规范的屠宰流程,槽头肉是可以安全食用的。现在大家之所以不吃,除了担心影响身体之外,主要是带淋巴的槽头肉腥臭味重,口感也不好。
同时,我们也无需因担心猪脖子肉的问题而拒绝品尝美味的梅菜扣肉,毕竟我们现在食用的梅菜扣肉多数是由口感更佳的五花肉制成。
3
猪“小腰子”不能食用
在猪的各个部位中,除了槽头肉,猪肝和猪小腰子也是需要我们谨慎对待的部位。
猪肝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同时,它作为解毒器官,往往会残留一些带有毒性物质的血液和胆汁,甚至可能藏有寄生虫。如果烹饪时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感染。所以,家里喜欢吃猪肝的同学记得提醒父母:买回来的猪肝要反复冲洗,彻底清除肝血窦和肝管里的血液、胆汁;烹制时间也要尽量长一些,避免寄生虫感染。
如果说槽头肉因为不好吃而被人们“嫌弃”,猪肝经过反复清洗烹制后又是一道美味,那么猪“小腰子”则是绝对不能食用的部位。
猪“小腰子”可不是大家爱吃的猪腰,而是猪的肾上腺,它位于猪肾脏上方,里面含有多种激素,就像是猪体内的小小“能量库”,可以帮助猪在遇到危险或者紧张时,给身体提供更多能量,让猪能够跑得更快或者更有力量。但如果人们误食猪“小腰子”,就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头晕头痛、四肢发麻等症状。
事实上,不仅是猪“小腰子”和猪肝,大部分动物内脏都含有很高的嘌呤、胆固醇。长期过量摄入这些成分,可能会诱发痛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因此,从营养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确保饮食的均衡与健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综合人民网科普新华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