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20: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早期而言,读书人在读书之余是从事生产(如种地)的,但到了明清时期,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不屑劳动,因此“不事生产”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难以指望他们像普通农夫一样稼穑劳作,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书生别有谋生法门。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首先是在乡村作塾师。塾师的工作很简单,也很稳定,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可以一教就是七八、十来年。在教书的过程中,书生本人还可以继续自己的学业,不必像从事其它活动一样忙得无暇读书。

村塾的缺点是生活比较单调,像童谣里说的:“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其次是塾师这个职业工资不高,以晚清为例,每个学生一年不过小制钱五百文,十个学生才五吊——基本上一吊钱换不到一两银子,而按《红楼梦》的说法,庄户人家一年也差不多要二十两银子。像蒲松龄那样作塾师每年收入二十两的,大约也属于塾师中的中高收入。

因此,从塾师这个工作会派生出来的一系列的副业:比如婚丧司仪,比如参与诉讼,比如劝解纠纷,比如替人写信记账等。副业也可有一定的收入。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塾师是比较正统的职业,也很体面。除此以外,还有比较不体面的,比如去给人当幕僚,或是去大户人家当食客——比如《红楼梦》里那些陪着公子哥儿吟诗作对,起哄唱颂的清客们,虽然主人一高兴,或许打赏丰厚,但在社会上是比较不受人待见的。曹雪芹本人就似乎作过食客,朋友劝他说:“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古代书生究竟是靠什么生活的

至于考上之后政府会不会安排工作,这取决于朝代和考上的级别。如果考中了状元榜眼探花,那大约是仕途光明。如果是像洪秀全般连举人也考不上,基本上就是登庸无望了。一般来说,明清封建社会的授官对象以进士为主,也即是说,至少要在会试中扬名过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23: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代富商花大价钱聘请名师,不光为了教育,而是背后的“门路”
...是少数,宋代塾师的主力军还是那些没能成功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当时这些书生接受了多年儒家文化的教育,他们的内心对于从事其他行业都有不小的抵触,认为那是折损了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2024-09-13 13:59:00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就算像贾雨村这样优秀的读书人也受到了侵蚀。后来,贾雨村接手冯渊的命案,在这黑暗的社会中他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这是他人性蜕变的重要阶段。葫芦案就是
2023-08-17 14:10:00
红楼梦:穷书生拿到50两银子连夜出走,却错失富家翁更重要的馈
...行前对熟悉的一个小沙弥留言,让他传话给甄老爷,就说读书人不信“天时”,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贾雨村这边急忙上路,却不知他错过了最重要的一个礼物。原来甄老爷不光为他准备了路
2024-10-06 16:30:00
红楼梦:穷书生得贵人相助金榜题名,两次为官,却都背叛了恩人
...腐蚀。罢官复职后,贾雨村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恃才傲物的读书人,反而成了贾家的附庸和爪牙,从此自愿和不自愿地干了很多“坏事”。等到江南甄家抄家后,贾雨村突然被降职,成了贾家末世的一
2024-10-06 16:40:00
...,更不可以干出有违道德的勾当来。然而,却偏偏有一些读书人,开口之乎者也,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一肚子男娼女盗。清乾隆年间,湖南桂阳县的私塾先生何元三便是这么一个外忠厚,内小
2023-01-17 16:04:00
...得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乐儿。他何尝知道那世宦读书人家儿的道理!’”可是如果换一条路,书生们就有很大的可能了。因为在中国,凭借科考中举娶到佳妻是非常有可操作性的。 宋朝
2025-02-14 09:24:00
“清官难断家务事”新解:一个功名与收入相去甚远的时代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追求一生功名显贵自然成为每个读书人的梦想,这无论放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相信同样适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院试(由府、州、县长官监
2024-08-07 17:57:00
红楼梦:脂砚斋自己都没看透贾雨村,他说的“假语存”根本不可靠
...雨村代表兴。二人为兴亡定下基调,原文描写非常明确。读书人普遍认为甄士隐和贾雨村是“真事隐,假语存”,这个说法不错,但实际不严谨。而此说法源于脂砚斋评语,更是不可奉为圭臬。我是
2024-09-13 20:51:00
为什么说《红楼梦》最惊险的一幕,就是门子与贾雨村相认?
...,他的落魄、穷酸尽入此人眼。当初他虽穷困潦倒,尚有读书人的意气。肯定要和小沙弥们吹牛讲抱负。门子相当于一把尺,在衡量贾雨村的“前世今生”。比如这桩薛家公子杀人案。贾雨村肯定是
2024-09-16 15: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