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拉林河上摆渡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9 05: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拉林河上摆渡人

拉林河上摆渡人

□文/摄 于博

在拉林河上,最低有一百多位像老王这样的摆渡人。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在拉林河上穿梭,见证拉林河的四季,也见证了拉林河两岸日新月异的生活。

拉林河,黑龙江与吉林两省的界河。拉林河下游从黑龙江省五常市与吉林省榆树市之间悠然而过,五常市安家镇与榆树市泗河镇隔河相望,安家镇民主村新发屯与泗河镇桦树村居于河的左岸和右岸,鸡犬相闻。两岸的人世代相处,同饮一河水,共踏一片地,水乳交融,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套用老杜一句诗,那便是:隔河呼酒尽余杯。

初冬时节,天气微凉,新发屯一望无边的稻田静静地沐浴着冬阳,收割后的水稻成捆地站立在田中,自然风干。出屯子就是一条土堤,堤上秋草黄,堤外一排杨树褪去绿装,精神抖擞地伫立着。一条土路将大堤压出一个三四米宽的凹形,一座废弃的低矮的土房在大堤内侧孑然而立,只比大堤高出半头。目光越过堤坝,便见一条小河横亘在面前,河面不宽,水势平缓,不急不躁。这就是拉林河。穿过大堤,走过土屋,下过几米长的慢坡,便到了河边。河边停着一条大船,船头竖着一面红旗。这就是渡船,有十米长,宽约四米。不远处有一条小船,铁皮的,静静地停在那里,随着水流微微晃动。驾船的人穿一身棉衣服,脸色黝黑,但目光亲和。我们攀谈起来。他就是这个渡口的摆渡人,名叫王德印,土生土长的新发人,今年67岁。

这是拉林河众多渡口中的一个,五常这边叫新发渡口,榆树那边叫桦树渡口。

没有交谈两句,一阵响声传来,接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开了过来,直接开上了渡船。征得老王的同意,我也上了船。随着王德印一声“站稳喽”,马达轰鸣,渡船缓缓开动,向对岸驶去。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渡船就靠岸了,农用拖拉机上码着整齐的袋子,袋子上坐着几位农民。这是新发屯天裕道水稻种植合作社的稻农在往对岸送大米。船停稳后,农用拖拉机直接开走了,只留下一缕烟尘,一道车辙,一缕稻香,和一声谢谢。

我从渡船走下来,踏上同样的黑土地,抬头看,一块蓝底白字的铁牌子立在渡口处,上写“桦树渡口”四个大字,才知道自己在倏忽之间已从黑龙江省来到了吉林省。离河岸不远处,几个水泥柱子裸露着钢筋呈现在我的面前。王德印告诉我,这是河道管理处修建渡口凉亭的地基,凉亭是为过河的村民休息、等船用的,也就是渡口候船室。你没看新发渡口的房子已经废了吗,春天来了都得扒掉,盖新的。老王脸上露出高兴的笑容。

新发屯是民主村的一个自然屯,有一百多户村民。对岸的桦树也是个大村子,这个渡口由来已久,可以说有屯子就有了渡口。王德印三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这个渡口的摆渡人。王德印说:“没渡口哪行?两边的‘姑奶子’就有二三百。”姑奶子,指嫁出去的姑娘。这些人回娘家,携夫抱子,好不热闹。更热闹的是插秧和收割两个季节。对岸的榆树会过来数不清的插秧人和割稻子的人。这个时候,王德印把对面的地域范围扩大,不叫桦树或者泗河了。因为这两个农忙季节是渡口摆渡最为繁忙的时刻,对岸过来的打工农民涵盖整个榆树市范围,仅新发这一个渡口每天就要摆渡近千人。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王德印就在渡口摆船,先是木船,后是铁皮的,小船一次只能坐四五个人。渡口两岸之间拴一条傻绳(很粗的麻绳),绳子上套着铜环,小船的船缰系在铜环上,船动环移,人们坐在船上,唠着家常,在欢声笑语中稳稳地过河。老王说,他可不敢大意,两眼不闲着,一只眼睛盯着船,另一只眼睛要盯着坐船的人。“我没啥文化,但就记住两个词:安全、服务。”三十多年了,从未发生安全上的事故。无论什么时候,有叫必到。即使是深夜,即使是一个人,他也毫不犹豫。“没有着急的事,谁大半夜坐船?”老王说。

那时候不收船票,船票用“船粮”顶替。从春天河水解冻到冬天封冻就算一年,王德印挨家挨户“齐船粮”。无论你坐多少次船,都交船粮,每户五斤。王德印也不记账,也不称斤数,但谁家也不计较,只多不少。后来渡口有了管理单位,王德印办了执照,考了驾驶证,从吉林造船厂订制了渡船,依旧为两岸群众提供摆渡服务。大船代替了小船,行走在拉林河上,老王精神了许多。

提起以前的事,老王淡然一笑,他说,拉林河水把两岸的土地弄得肥肥的,从生产队一黄,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原来摆个牛马,后来是四轮子,现在几十万的轿子都不出奇了。问起他摆渡几十年,最难忘的事是什么,老王沉吟一下,这些年就遇到一个小两口打仗的,吓得他心都提溜到嗓子眼儿了。那时候日子紧巴,越穷越有事。现在这日子没啥愁的,净是开心。说完,老王也乐了。现在交通好了,买东西也方便,坐船的人比以前少了,但渡口还得存在。两岸种地的、走亲戚的还是不少。老王说,拉林河上最起码有一百多家渡口,也不能有屯子就修桥啊,摆渡还是方便啊。

听老王这么说,我明白了,在拉林河上,最低有一百多位像老王这样的摆渡人。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在拉林河上穿梭,见证拉林河的四季,也见证了拉林河两岸日新月异的生活。

一条河,就是行走在大地上的一首诗,一个渡口,就是这首诗的一节,一条船就是诗句中的一个标点。无数写诗或读诗的人,都在用他们对生活满腔的热爱为诗做着注解。像老王这样的摆渡人,就是在风雨中和阳光下,大声吟诵着这首既深情又富有哲理的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9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拉林铁路接收新轨提前备战第三个春运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1月1日,西藏拉林铁路接收新轨作业现场。拉巴次仁 摄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朗县综合维修车间利用入夜时间完成轨道车卸轨
2024-01-03 10:56:00
秋日里,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拉林铁路上的复兴号列车呼啸而过。“拉林铁路开通之前,我们只能买直达林芝的航班,节假日经常一票难求。如今我们先飞到拉萨,再乘坐复兴号动车前往林芝,可选的交
2024-10-21 00:38:00
雪域高原风笛扬:拉林铁路开通运营三周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三年前,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开上世界屋脊,历史性实现了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三年来,拉林铁路以其便捷、安全、舒适的优势,
2024-06-28 14:20:00
“路地联手”筑牢拉林铁路“安全网”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徐驭尧“临近春节,我们要加强对拉林铁路外部环境的巡视整治,努力为广大旅客打造一个平安、温馨春运。”2月6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副段长洛桑
2024-02-09 16:54:00
吉林扶余拉林河堤决口数十米,官方:几天前已组织村民全部转移
8月9日,吉林松原扶余市拉林河堤防弓棚子杨家崴子段发生决口。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知,要求附近多个乡镇村民及企业人员迅速转移避险。9日中午,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极
2023-08-09 18:00:00
...残余环流影响,黑龙江省遭遇强降雨,哈尔滨市双城区沿拉林河多个乡镇出现汛情,双城区民兵应急分队力量闻令而动,紧急投入抗洪抢险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加固河堤的堤坝上
2023-08-06 17:33:00
西藏拉林铁路开启节后设备春检工作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2月9日晚,工作人员在西藏拉林铁路线上进行设备检查作业。马生明摄中新网拉萨2月11日电 (马生明)“春运到了后半程,一年一度的设备春季大检查也开始了,今晚
2023-02-11 21:23:00
...畔凉意阵阵,远处的山顶依然白雪皑皑。5月19日傍晚,在拉林铁路米林至林芝区间,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林芝综合维修车间干部职工整装待发。当夜,他们兵分六路,利用
2023-05-29 07:55:00
拉林铁路上的满族“小哥”
...责任重大。今年27岁的傅小哥有着“多重身份”,她既是拉林铁路上年纪最小的列车长,也是拉林铁路乘务组中的唯一名满族。“头衔”虽多,但最受人们关注的,却是她的名字。“很多人都以为
2023-09-13 13: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