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拉林铁路建设者的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21 00:38:00 来源:阿宅社会

秋日里,雅鲁藏布江河谷中,拉林铁路上的复兴号列车呼啸而过。“拉林铁路开通之前,我们只能买直达林芝的航班,节假日经常一票难求。如今我们先飞到拉萨,再乘坐复兴号动车前往林芝,可选的交通方式多了,旅游路线也丰富了。”来自贵州的摄影爱好者王女士着迷于林芝的四季美景,退休后常和老伴儿来西藏旅行摄影,拉林铁路成为他们如今的出行首选。9月29日至10月8日,拉林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3.8万人次大幅提升。全长435公里的拉林铁路,起自拉萨,终至林芝,是西藏自治区首条电气化铁路,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翻开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的崭新篇章。拉林铁路使用的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是铁路部门为适应高原运营条件,专门为拉林铁路自主创新研制的一款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是复兴号首次采用内燃、电力两种动力,可在运行中不停车完成内燃和电力两种运行模式自由切换。该车动力强大,可以在高海拔环境连续穿山越岭,全列采用弥散和分布式连续供氧,有效缓解了旅客的高反症状。近年来,铁路部门积极打造“天路格桑花”高原铁路服务品牌,着力提升拉林铁路的软硬件服务水平。原本不习惯选择火车出行的农牧民,如今也喜爱上这种交通方式。现代化、高科技的舒适旅程,离不开铁路建设者的智慧心血和艰苦奋斗。拉林铁路是川藏、滇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穿越高烈度地震带和地质断裂带,风积沙、泥石流、坍塌滑坡、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施工难度世所罕见。90%以上的线路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相对高差达2500米;共有47条隧道、121座桥梁,整体桥隧比高达75%,最长的达嘎拉隧道全长17310米,许多隧道的埋深超过1000米。曾祥文作为中铁五局参与项目施工的一线建设者,回忆当年的建设过程时坦言:“勘察、设计、施工的难度都极大,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就没断过。”2017年5月,藏噶隧道突然出现大涌水,最多时1小时的涌水量超过4000立方米,施工进程被迫中断。中铁五局一方面组织专家紧急会商研判,另一方面抽调有经验的精干力量组成攻坚队。有着20多年现场经验和10次隧道施工经历的曾祥文,被紧急任命为架子一队队长。“每个隧道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既要科学推进,又要敬畏自然,做到胆大心细。”经过仔细勘察,曾祥文带领团队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尝试多种施工工艺,最终用帷幕注浆方案边注浆边掘进,才很好地解决了涌水问题。类似这样的大涌水,在藏嘎隧道修建中先后出现5次。“遇到大涌水这样的突发状况,大家24小时守在工地,实在困了就到车里眯一会儿。”曾祥文说。大涌水只是拉林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之一,其他还有冰积层、岩爆、地质活动断裂带等,加之气候独特,雪域高原给铁路建设者出了不少难题。“在西藏修铁路,付出很多,也学到很多。藏嘎隧道是我遇到的最难打的隧道,我们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尝试不同技术路径,积累下大量数据,这些都将是以后铁路施工的宝贵财富。”曾祥文说。拉林铁路沿线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古树名木等,环境敏感点较多,给临建选址带来极大困难。施工团队通过优化临时工程布局,严格落实“保护优先、少占土地、表土剥离”原则,临时工程占地比环评阶段评估数量减少约35%,这些都对拉林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这不仅是一条致富路,更是一条环保路。“从设计到施工,我们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从规划设计源头、施工过程控制、生态恢复等各环节全过程入手,做好全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铁十九局拉林铁路项目总工程师罗振平介绍,拉林铁路施工时采用弃渣科学处置、生态综合修复等技术,减少施工对沿线环境影响;利用高寒种植和滴灌技术,打造了绵延数百里的绿色走廊。拉林铁路开通运行那天,复兴号缓缓驶入林芝车站,当地农牧民群众挥舞国旗,热情迎接这个期盼已久的时刻。曾祥文和工友们站在人群中间,激动万分:“能够亲身参与建设这条堪称奇迹的高原铁路,我和同事们都很骄傲!”今天,西藏形成了以青藏铁路为主通道,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为东西两通道的“一主两翼”铁路交通格局,极大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拉林铁路的建设者们
本文转自:人民网拉林铁路的建设者们。李昊洋摄
2023-02-25 09:08:00
...铁路隧道奇迹;嘎拉山隧道松散风积沙土层厚度达40米,铁路建设者研究出区域防风固沙高端技术……面对严峻的施工条件,铁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天堑变通途。拉林铁路建设打通了
2025-04-06 14:08:00
...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总书记指出,全体建设者和各方面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
2024-10-07 12:20:00
昌都市洛隆县举行全国“最美铁路人”斯朗旺扎先进事迹报告会
...措拉姆有感而发。广大学生也纷纷表示,要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榜样的力量为指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树立目标、追光前行;以榜样的伟力为标杆,不负青春
2024-04-17 15:15:00
一堂天路上的思政课
...往的历史和当下风景就这么交汇在眼前。“那些年,我们建设者就是在各种这样的考验里建起了我们现在乘坐的这条高原‘天路’。”四朗卓嘎感慨,孩子们也不住点头。说榜样授课中,一个个榜样
2024-09-23 10:45:00
...时刻。青藏铁路建设举世瞩目,采访路上,我用镜头定格铁路建设者美丽的身影,聆听沿线农牧民的喜悦和激动,并把他们的讲述一一记录在采访本上。我是记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我和建设者、沿
2023-10-09 03:31:00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
...”,自雄安站敞开大门。2019年,总书记视频连线雄安站建设者时,当时的雄安站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如今,雄安站已投入使用3年多,每天有近20对城际列车往返北京和雄安,千年古
2024-10-02 15:31:00
拉林铁路上的满族“小哥”
...责任重大。今年27岁的傅小哥有着“多重身份”,她既是拉林铁路上年纪最小的列车长,也是拉林铁路乘务组中的唯一名满族。“头衔”虽多,但最受人们关注的,却是她的名字。“很多人都以为
2023-09-13 13:01:00
拉林铁路接收新轨提前备战第三个春运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1月1日,西藏拉林铁路接收新轨作业现场。拉巴次仁 摄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基础设施段朗县综合维修车间利用入夜时间完成轨道车卸轨
2024-01-03 10: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机器人迎宾、AI 对话钱学森……这些开学第一课太精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张华洋九月的第一缕晨光,温柔地洒向大街小巷。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环翠区一所所校园被欢声笑语填满
2025-09-02 16:52:00
为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政策知晓度,新华保险保定中支同保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开展政策普及活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走进保定中支
2025-09-02 16:59:00
淄博工贸学校苏俊晰同学善行获失主致信感谢
鲁网9月2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宋倩倩)近日,淄博工贸学校收到一封来自市民程先群先生的感谢信,信中对学校苏俊晰同学拾金不昧的行为深表赞赏和感谢
2025-09-02 16:37:00
浙江衢州公布一批抗战珍档
9月2日,衢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衢州档案史志工作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公布抗战珍档、首发红色基础资源数据库以及即将开放档案文化展厅三项重要内容
2025-09-02 16:20:00
组图|洪灾后的“感恩第一课” 榕江3万学子如期返校
9月1日,黔东南州榕江县此前遭受洪灾的42所学校全部如期开学,3万余名学生顺利重返校园。各学校以“感恩”为主题,通过举办主题班会
2025-09-02 15:45:00
五大展区带你从蔚蓝到未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9月7日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你想象过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吗?9月7日至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2025-09-02 16:18:00
科普专家:毛大为科普单位:北京市延庆区医院随着科技的进步,放射影像技术如X光、CT扫描、MRI等已经成为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09-02 12:26:00
暖心助老,南苑街道欣锦苑社区撑起一片“清凉天地”
老年活动中心人员集中时空气流通不畅不仅影响舒适度,也对老年人的健康不太友好。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南苑街道欣锦苑社区为老年活动中心安装了新的排风扇
2025-09-02 12:50:00
“老同学”再聚首 3.8万余名银发学员今天开学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通 通讯员 郑梦秋9月1日,秋意渐浓,微风送爽,山东老年大学迎来2025年秋季开学日。阔别多日的“老同学”们笑着寒暄
2025-09-02 13:57:00
6岁女童小区内摸狗被咬伤,法院判狗主人担全责
大皖新闻讯 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李某在小区里遛狗时,6岁女童乐乐上前抚摸,被狗咬伤了手臂
2025-09-02 13:24:00
冯肖肖,你跪地救人的样子真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褚思雨 通讯员 宋建梅近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儿手术室护士冯肖肖收到一封王姓老人委托家属送来的感谢信
2025-09-02 13:25:00
木材堆里“雕琢”精彩人生
清晨的黔西市雨朵镇雨明社区木材厂,工人们敲击木板的声音此起彼伏。“很不错嘛,最近速度又快了。”厂长张安俊歪着脖子夸赞,身旁患有精神障碍的工人詹光义看着眼前的工作成果
2025-09-02 13:09:00
新学期享清凉 池州多地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
大皖新闻讯9月开学季,池州多个县区,空调已成中小学教室的“标配”。新学期伊始,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中发现,在池州贵池、青阳
2025-09-02 13:23:00
E起正能量(51) | 一汽车失控坠入潍坊仁和水库 车上母子命悬一线 东营刘保成勇救落水母子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张伟祥 东营报道8月26日下午4时许,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仁和水库畔,原本平静的气氛被一声巨响打破——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突然失控偏离道路
2025-09-02 09:17:00
烟台毓璜顶医院完成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 毫米级精准复位开启微创治疗新时代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李成修 姜宗延 烟台报道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手术室里,一台特殊的手术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孙煜杰主任手术团队借助国产最先进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2025-09-02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