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缙云丨张从辉:又是一年稻米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3 07:13:00 来源:上游新闻

缙云丨张从辉:又是一年稻米香

又是一年稻米香

文/张从辉

“立秋下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三场雨,秕谷变成米!”立秋下的一场及时雨,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开镰啰!”

“打谷子啰!”

小时候记得,我们坝子里哪家如果最先打谷子,总是要扯着嗓子吆喝两声,惹得整个田坝子突然象过节一样闹热起来。除了田里临时请来的几个老把式(打谷子的熟手)在田里忙外,田坎上总是站满了村子里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俗话说得好,“栽秧的酒,打谷的饭。”意思是开始打谷子了,大家又有饱饭吃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打谷前正是每家每户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哪家的谷子先打,等主人家谷子晒干后,新米一出来,大家都要借上一斤两斤尝尝鲜。

那时大家把每年吃的第一顿新米饭叫做“尝新”,而且对“尝新”还特别有讲究,就是要用煮好的新米饭来祭拜天地,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谷子快成熟了,父母担心我们在未“尝新”之前偷吃新谷米,总会给我们讲每年都要讲的一个传说故事。

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不知是谁惹怒了天神,天神发怒,洪水滔天,万物绝种。为了拯救万民,神农要他的白狗到天上去偷谷种。白狗漂洋过海,找到天神的晒谷坪,它灵机地在谷堆里打了个滚,全身沾满了谷种,不料被天神发现了,派天兵天将去追杀它,将白狗逼入天河,白狗拼命躲开追杀返回人间。但身上的谷粒都在天河里被水冲掉了,只有翘起在水面上的尾巴里夹着的一些谷种带回人间。神农将这些谷种撒向田间,才有了五谷稻米。神农为了感谢白狗的奇功与恩德,收获的第一碗米饭,要给狗尝。这个习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小时候,家里每年的“尝新”成了我们的一种期盼。因为不但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家里还要像过节一样杀鸡宰鸭,弄一桌最丰盛的菜肴。

记得“尝新”开始前,我们总是迫不及待,这个时候母亲手里总会提前拿着一双筷子把守住桌子,做做样子吓唬我们:“怕不怕天上打雷啊,提前偷吃新米饭是要遭雷打的。”因为母亲生怕父亲还未敬完天地神农之前,我们没忍住偷吃了新米饭。我们生怕母亲的筷子敲脑壳,只能望着桌子上的饭菜直流口水,直盼着父亲尽快完成那烦人的、每年都有的“规定动作”。

开始“尝新”了,却还有最后一个程序,这个时候父母还会用筷子庄重的从碗里敲出一点新米放在桌上,一本正经地说:“天老爷,尝新了。”我们也只好学着大人的样子说:“天老爷,尝新了。”

至于庄稼人为何要举行“尝新”这样的仪式,我想那一定是对谷物的一种敬重吧。因为那个年代,这是庄稼人一年到头唯一的期盼。一家人辛苦劳累了半年,在“尝新”这样难得的节日里聚在一起,吃着自家种的香喷喷的新米饭,自然会产生一种丰收的喜悦。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对“尝新”也渐渐淡忘了,不再有以前那样的仪式感,因为超市的稻米的品种也多起来,也不知什么时候不小心就吃上了新的稻米。不过我还是特别怀念那段特有仪式感的“尝新”的日子。

“买新米咯,又香又甜的新米……”

立秋没几天,农村竟然就有新米上市了,但愿我买到的是今年最早的新米吧。

作者简介:张从辉(曾用名:张崇辉),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大足区作家协会会员、理事,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作品散见于作品散见于《重庆日报》《四川日报》《渝西都市报》《大足日报》《大足文艺》等。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缙云丨张从辉:又是一年稻米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3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谷种第一市,为什么是张家口?
...亿斤,节水80亿立方米……从产量到产值,张家口的杂交谷子在中国制种版图上一枝独秀。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境内群山连绵,河谷与盆地错落其间,这样一个山区城市,是如何炼成“全国杂交谷
2023-09-15 07:17:00
张家口成为全国杂交谷子种业第一市
...报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张家口成为全国杂交谷子种业第一市全国谷种市场占有率达57%,累计推广种植4000万亩本报讯(记者 王大庆 郭霞 郑媛媛)9月13日,内蒙古自治
2023-09-15 07:17:00
张家口杂交谷种市场占有率连年全国第一
...水抗旱品种——“张杂谷13号”丰收的喜悦中,共计4000亩谷子已全部售出,经测算平均亩产达505公斤。笔者从张家口市农科院获悉,经过24年发展,“张杂谷”系列品种已成为我国北
2023-10-13 04:09:00
产业兴农,“金米粒”促增收致富
...后的产物。种植谷子用水少、施肥少、投工投劳少,谷草又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牧草,种植谷物还能带动养殖业发展,这不是一举多得吗!谷子全身是宝,可往前数十年,谷子产量不高,种植谷子的
2024-02-26 04:42:00
昔日荒山产出“金牌小米”
...厂。“‘土少石多出好谷’‘朝阳麦子背阴谷’,这是种谷子的谚语。这片山坡,刚好符合这两句谚语,在这种条件下种出的谷子当然格外香。”王付友说。经过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苦耕耘,这
2023-09-18 15:33:00
金张掖 “金米粒”
...,“种植谷子用水少、投工投劳少,用的化肥也少,谷草又是一种营养价值很好的牧草,能带动养殖业发展,一举多得!”然而,就是这种在甄彬看来“全身是宝”的农作物,多年前的种植情况却并
2023-02-24 11:31:00
与谷子为伍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在海南谷子实验基地,赵治海为已经授粉的谷子套袋。本报记者 管建霖年末岁尾,北方天寒地冻,而在南方却骄阳似火、草木葱郁,一派欣欣向荣之景。12月30日,在海南省
2023-12-31 08:19:00
...的谷种细瞧,嘴角泛出笑意。刘建红是屯留区岗上村冬播谷子千亩示范区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去年12月,该基地首次采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谷子冬穴播技术,完成千亩谷子的播种,清明节后将
2023-02-14 00:54:00
武安被授予世界“粟之源”荣誉称号
...新网邯郸9月20日电 (记者 王天译)20日,记者从河北省优质谷子产业发展会议暨国际小米年·全国谷子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会上发布了“河北十大优质品牌小米”目录,武安市被中国
2023-09-20 19: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