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唱得出、喜欢听、记得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20 03: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唱得出、喜欢听、记得住

——聚焦新时代儿歌创作传播

作者:本报记者 刘江伟 本报通讯员 刘意林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08版)

胡阳是北京市中关村三小的一名教师。每次组织唱歌活动,她都会有些困惑:“歌曲都是从老歌库里找,适合现在儿童生活的儿歌太少了。”前段时间,她带领学生游玩,鼓励他们拉歌,结果他们唱的全是网络流行音乐,“我们太需要反映当前社会发展、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了”。

如何创作适合当下儿童特点的歌曲?怎样让儿歌作品唱得出、喜欢听、记得住?日前,中国作家协会在京召开“推动新时代儿歌创作传播研讨会”,与会作家、学者、教师等围绕儿歌创作的现状、在新媒介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议题展开探讨。

儿歌创作出版态势不能满足儿童需求

每个人在回忆童年的时候,总绕不过那些欢快的儿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好的儿歌犹如春天落入童年心田的一颗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种子,以先入为主的方式伴随儿童一生的成长,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道德观念、审美倾向等有深远的影响。”

吉林作协专业作家薛卫民指出,对儿童特别是幼儿来说,他们接受文学的途径不是读,而是听,听觉效果越好、接受度越高,儿歌无疑是幼儿接受度最高的文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研究发现,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蒙学、蒙养的意义:只有在一个生命还处在幼稚阶段时就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这个生命才有可能在后来成为健康有力的生命,才可能行进在合理而美好的人生道路上。那么,什么才是蒙学的教材呢?毫无疑问,儿歌是其中一项很好的选择。

《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数鸭子》等一大批儿歌在孩子们的吟唱中成为经典,每代儿童都有属于他们的经典儿歌。当下儿童为何缺少适合自己的儿歌可唱?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分析说,一方面,儿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形式不够丰富,基于创作水平和条件限制,儿歌的风格和题材相对单一;另一方面,教育味道太浓,一些儿歌歌词口号化、旋律套路化,简单停留在向孩子传递一些基本知识、道德感和良好习惯的层面上,忽略了儿歌本身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对于儿童来讲,目前儿歌创作出版态势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指出,从出版机构到媒体,都更重视对绘本、童话、小说、科普读物的宣传推广,而对儿歌的推广不够;同时,对原创儿歌关注不够,不少人认为儿歌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这也导致儿歌原创力不足。

新媒介挑战必须重视。胡阳观察到,孩子们现在唱的歌曲都是从社交平台、短视频、游戏里学的,这挤占了他们关注和学习儿歌的空间。“在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网络中能听到健康绿色的、充满韵律感、有生活气息和欢乐奋发力量的儿歌,至关重要。”她说。

减少消极低俗儿歌的传播

目前的儿歌市场中,作品良莠不齐,许多“灰色儿歌”“恶搞儿歌”“成人化儿歌”等引起了家长和学者的担忧。

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说:“一是调侃、好玩,你编我也编,像是在做一种游戏;二是自嘲,比如功课、考试压力比较大,大家编些儿歌进行自嘲。”

孙云晓表示,童谣或儿歌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解释,而逐渐形成的解释风格将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童谣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某种流行的冲击力和共鸣感,让孩子感受到类似成年人解释的权威性,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应该重视儿歌的影响力,多给儿童一些积极优美的儿歌,尽可能减少消极低俗儿歌的传播。”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认为,儿歌是幼儿的游戏,有着情感传递的功能,与儿童心理生理成长规律关系密切。对于“灰色儿歌”,我们应该深入到孩子们中间,研究其产生背景,以“疏”代“堵”,循序渐进地用优质作品去替换,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树立“小儿歌是大文学”创作观念

小儿歌是大文学、大文化,是文学启蒙、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创作出孩子们喜闻乐见、口口相传的优质作品呢?

“在很多成人作家眼里,为儿童写作的作家,也就是儿童文学作家,其文学地位是无法和成人文学作家相比的,而儿歌又被认为是儿童文学里最边缘的门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呼吁,要改变固有的观念。

北京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小雨姐姐认为,儿歌不能只停留在报刊、书籍文字中,儿歌需要被读出来才能真正赋予它生命。“儿歌是以说出来、唱出来进行传播的。”

白冰建议,在幼儿园、绘本馆推广传统童谣和原创儿歌,在幼儿园的教育、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增加儿歌内容,让孩子从小熟悉这种文学形式,培养他们对儿歌的阅读兴趣。

“如今,孩子们接触儿歌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和灵活。儿歌创作要避免传播手段的单一性,应通过不同的传播平台和方法进行二次传播、三次传播,提高儿歌对孩子们的送达率。”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杨启舫建议。

(本报记者 刘江伟 本报通讯员 刘意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孩子缺儿歌可唱需破解
...广州日报“歌曲都是从老歌库里找,适合现在儿童生活的儿歌太少了。”据《光明日报》报道,前段时间,北京一名小学教师带学生游玩时,鼓励他们拉歌,结果孩子们唱的全是网络流行音乐。儿童
2024-05-23 04:14:00
向毁“三观”的“毒儿歌”说不
...把控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使大量低俗、恶劣的“毒儿歌”得以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这不仅严重侵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损害了公共利益,冲破了道德底线。抵制“毒儿歌”,人人有责。“
2024-03-25 12:07:00
...”前段时间,有网友反映称,自己用网络电视给孩子播放儿歌时,竟然出现了这样一首改编的儿歌,歌词让人感到不适。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类似家长口中的“毒儿歌”并非个例。一些儿歌中或掺杂
2024-03-23 09:30:00
...日 05版)“歌曲都是从老歌库里找,适合现在儿童生活的儿歌太少了。”——据5月20日《光明日报》报道,前段时间,北京一名小学教师带学生游玩时,鼓励他们拉歌,结果孩子们唱的全是
2024-05-22 03:21:00
儿歌里的美好记忆(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汪 志喜欢儿歌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之前在网上颇为流行的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幼儿教师正在教室里教小朋友们唱一首儿歌:“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
2024-05-28 04:57:00
...文化报张立美有网友反映称,自己用网络电视给孩子播放儿歌时,竟然出现了一首让人感到不适的改编版儿歌,歌词极为不堪。类似家长口中的“毒儿歌”并非个例,一些儿歌中或掺杂脏话、或宣扬
2024-04-04 00:54:00
...自:中国文化报高 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今年的世界儿歌日,笔者注意到有一些媒体在为儿歌发声,但是好像还比较冷清,关注度还不是太广泛。儿歌是一种很独特的
2024-03-28 00:39:00
...,迎接期待已久的盛会——第十一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创作大赛分享会。记者从“童声里的中国”少儿艺术创研活动基地获悉,本届少儿歌谣创作大赛征集到来自全国各省份的123385
2023-08-25 07:06:00
...来说刚刚好”。怎样看待成年人中的“儿童化”偏好?被儿歌意外圈粉的成年人《孤勇者》《本草纲目》等流行歌曲在小孩子中传唱度相当高,与此同时,儿歌也开始在成年人中破圈,十分叫人意外
2023-06-01 01:1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