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儿歌里的美好记忆(图)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5-28 04: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汪 志

儿歌里的美好记忆(图)

儿歌里的美好记忆(图)

喜欢儿歌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之前在网上颇为流行的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位幼儿教师正在教室里教小朋友们唱一首儿歌:“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这悦耳动听的“挖呀挖呀挖”,唤起我许多儿时的美好记忆。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文化娱乐活动少,记得当时我最爱看的是儿童影视作品,最爱听的是儿童歌曲,有时会一天到晚唱个不停。我家门口正好有个“大喇叭”,广播里经常播放儿歌,爱唱爱听儿歌的我把很多儿歌歌词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如今很多年过去了,记忆中的儿歌还是那样美妙,我时不时仍会哼上几句。

《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你知道在优美旋律的背后,这首《小燕子》是如何“飞入”千家万户的吗?那是1955年5月,当时在湖北大冶师范学校(今湖北理工学院)教书的王路,因眼疾住院治疗。一天,躺在病床上的王路望向窗外时,正好有一只燕子飞过,恰巧六一儿童节临近,他当即伏案写下几首童诗,其中就包括《小燕子》。随后,这些诗作刊发在《长江文艺》上,被著名作曲家王云阶发现,二人千里鸿雁传书,共同创作了这首歌曲《小燕子》,后来成为电影《护士日记》的主题曲,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

《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儿歌《一分钱》是由我国著名儿童作曲家潘振声先生于1965年创作的。196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的编辑向他约创一首表扬“好孩子”的儿童歌曲。思考了几天后,潘振声忽然想起自己在上海的一所小学任辅导员时,办公桌上一个放大头针的盒子里放着孩子们从马路上捡来的一分钱、两分钱,又联想到一些孩子放学过马路时警察总要去护送,懂事的孩子们过完马路后总要回头向警察叔叔挥挥小手,亲切地喊一声“叔叔,再见”!儿歌《一分钱》在他的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并于1965年3月9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中首次播放,随后便如春雨般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这首《上学歌》是北京市小学唱歌教研组于上世纪50年代初集体创作的一首低年级儿童歌曲。这首歌曲调简洁欢快,填词通俗易懂,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童年时代。而当年的你、我、他,今天或已成为工人、农民、医生、军人、科学家,当年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都会唱这首经久不衰的儿歌,那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

《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朋友》是流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词简单易记,旋律轻松欢快。关于这首儿歌,还有一个寻找“词曲作者”的小插曲。那是1997年12月,某公司应一集团之邀,开始为其生产的冰激凌、雪糕创作电视广告,考虑到儿童产品的特色以及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该公司主创人员决定以儿歌《找朋友》为主要音乐,拍摄产品广告。他们翻查了大量资料,但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歌谱只标明这是一首儿歌,并未注明作者。为了寻找作者,该公司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单位取得联系,但未能查到歌曲《找朋友》的作者。为了不影响产品广告的播出,公司决定先行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交纳版权费,并在报纸上公开刊登广告寻找儿歌《找朋友》的词曲作者。这是当年国内首次公开刊登广告寻找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人。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在哪里》又名《嘀哩嘀哩》,由望安作词,潘振声谱曲。这首儿歌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天,潘振声收到望安寄给他的《春天在哪里》的歌词,认为歌词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内容有一定深度。于是,潘振声顺着词作者的思路,来到了湖边,和少年儿童交朋友,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仅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谱曲。该作品于1981年5月25日刊登于《北京音乐报》,后被选入义务教育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1992年,此歌曲获得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

当然,记忆中的儿歌不限于上述几首,还有《两只老虎》《采蘑菇的小姑娘》《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与微笑》等,它们是众多美妙儿歌中的代表。

儿歌,也许是很多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积极健康的内容题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朗朗上口的儿童语言,供儿童欣赏、演唱,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启迪孩子的智慧和人生,陪伴孩子度过欢乐的童年。儿歌,播种着最初的梦想;儿歌,是最初的人生理念的吟诵。一首好的儿歌能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传播社会正能量。前面提到的这些经典儿歌,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将礼仪道德、美好品质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它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路边有颗螺丝帽
...叔,把它装在机器上,嘿!机器唱歌我们拍手笑。”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经常唱的一首儿歌,歌名就叫《小小螺丝帽》。一次,学校在操场上开“六一”儿童节联欢会
2024-03-31 15:04:00
...上学歌》是由北京市音乐教研组集体创作的儿童歌曲,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传唱,伴随一代又一代人走过童年时代。其歌词最初版前面部分为“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 早早早 你为
2024-05-28 14:19:00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多年前的作品,《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则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相对“年轻”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也已经有“40多岁”了。试想想,这些“大龄”儿歌又怎能对新世纪
2023-05-12 12:40:00
让孩子们在美好的歌声中成长(艺文观察)
...汝贵州省黔西市的公益暑托班上,妇联干部带领孩子们唱儿歌。 周训超摄(人民视觉)“童心向未来——当代少儿歌曲创作推广活动”推出的歌曲《小雨滴》MV截图。资料图片在第十六届海峡论
2024-06-27 06:38:00
...自:中国文化报高 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今年的世界儿歌日,笔者注意到有一些媒体在为儿歌发声,但是好像还比较冷清,关注度还不是太广泛。儿歌是一种很独特的
2024-03-28 00:39:00
...都喜爱这首歌,经常听、传、唱,子孙下一辈也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我在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时,曾以《我喜爱的一首歌》为题布置作文,有不少学生也提到了这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023-06-26 08:14:00
被“挖呀挖呀挖”儿歌洗脑?专家分析
...整天了”另有媒体报道称,网上出现了一些人质疑:一首儿歌而已,有意思吗?对此,红星新闻评论,“如果每做一件事情,都先要掰扯一下它的意义,那未免活得太严肃、太累了。人们喜欢看、乐
2023-05-06 14:29:00
有风来丨挖呀挖呀,挖出心底童真
...脑了吗?最近,只要打开短视频平台,耳边就会传来这首儿歌。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更是有一千多万名网友在直播间“上幼儿园”,跟着两名幼儿园老师学唱这首儿歌,画面有那么点“反差萌”。
2023-05-05 17:58:00
...来说刚刚好”。怎样看待成年人中的“儿童化”偏好?被儿歌意外圈粉的成年人《孤勇者》《本草纲目》等流行歌曲在小孩子中传唱度相当高,与此同时,儿歌也开始在成年人中破圈,十分叫人意外
2023-06-01 01:1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