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2 12:40:00 来源:新周刊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显然,华语乐坛并没有准备好,在短视频神曲横扫后,被一首童谣统治。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就是这样一首“俗不可耐”的《花园种花》,成为了近来最火的洗脑神曲。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说实话,你“挖”了几遍?

将《花园种花》推至舆论顶峰的,是一位来自武汉的黄老师。

4月28日,她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上,发布了她在幼儿园课堂上教唱《花园种花》的视频。视频中的她留着齐刘海、化着淡妆,在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眯眼微笑,元气十足。

就是这样一条不足1分钟的短视频,在五一期间迅速蹿红。截至5月11日,该视频点赞量高达600多万,评论数接近60万。目前,该短视频账号粉丝累计有600多万,总获赞2000多万。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据新抖显示,@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走红10天累计涨粉600万,热度最高时曾在5天内涨粉400万。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这首《花园种花》和淄博烧烤,很难说哪个更火。

正如自媒体人@姜茶茶 在推文中所写的:“挖呀挖幼师的爆火内容,她自己可能都复制不了。”

变味的童谣,难测的人心

浅显的内容、重复的旋律,《花园种花》看起来并不具备任何爆火的特质,却能让人“听一遍就学会,听两遍就上头”。更神奇的是,在这首无比简单的童谣里,似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打工人看到了幼教老师眼神中的“光”,那是一种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他们也曾经拥有过,却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被磨灭了。

孩子他爸觉得自己被这首童谣治愈了,每天刷短视频的他们表示“早就看腻了美女”,只是想在这首童谣中做一会儿“孩子”,享受几十秒的温柔与关注,那是他们在生活中求之不得的。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花园种花》为什么火了?大概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微博截图

当然了,更多的人听到了歌里的“钱”。他们敲着算盘计算着这些幼师们能从这首爆火的童谣中赚多少钱,幻想着自己也能一夜爆红,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走红后,黄老师在短视频平台连开多场直播,每场直播间人数都高达10万+,各种“嘉年华”和“跑车”等礼物刷满屏。因此,有网友揣测“一场直播打赏有200多万元”“一下子赚够了30年的工资”“靠一首歌挖了一套房”。

面对这些没有依据的传言,在接受新榜采访时,黄老师澄清道:“开直播的时候确实收到过一些打赏,但我没有主动要求(网友)来给我‘刷火箭’,就是跟大家聊聊天、唱唱儿歌,网传的金额可真是太吓人了。”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走红后,不少人在直播间给黄老师刷礼物。在爆红之前,黄老师也会在下班后做几个小时直播,和网友分享奥尔夫音乐、唱唱歌、弹弹琴,早期一场直播观看人次只有几千人。/短视频平台截图

让网友上头的,不仅是歌曲本身,对于这些幼师们的隐私和痛处,他们更得“挖呀挖呀挖”。

有网友指出,《花园种花》并不是黄老师的原创,她不过是“抄袭”和“模仿”。

在黄老师发布视频之前,同为幼师的@毛葱小姐(桃子老师)、@草莓壳就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过这首歌的教唱视频。

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桃子老师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花园种花》手指谣不存在原创,是每一位幼师都会的东西。”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4月24日,@毛葱小姐(桃子老师)发布的《花园种花》教唱视频。截至5月11日,该视频点赞量突破千万。

不少网友揣测,黄老师的爆红,全因背后有MCN机构策划,很快她就会辞去幼师的工作,专职做直播带货赚大钱。

据上游新闻报道,黄老师任职的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通过中间人士证实:经过园长反复核实,黄老师并不是签约的职业网红,背后也没有运营团队。任职近4年来,除放假、请事假外,黄老师都遵守幼儿园制度,正常教学。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黄老师的小红书账号,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最近,无忧传媒也出面否认了与黄老师的关系,称其并非旗下签约达人。/小红书@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更有甚者,对黄老师进行人身攻击。称黄老师说话声音“太嗲”,行为“做作”,还有人通过AI换脸,伪造黄老师的素颜照,谎称其通过软件美颜前后样貌差距太大。

据悉,迫于舆论压力,黄老师担心人身安全问题,目前已从幼儿园请假回老家休息,并没有辞职。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左为通过AI换脸,伪造的黄老师素颜照。

即便耳边仍回响着清澈、纯真的童谣,不少人依然不愿意相信,这些幼师们所说的“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想让更多人知道专业的奥尔夫音乐”。

比起接受她们的走红不过是一场意外,人们更热衷于在各种“阴谋论”里寻找刺激和安慰。

遗憾的是,所有无端的揣测,都让这首本应充满治愈、正能量的童谣变味了。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在直播中,不堪质疑与网暴的黄老师,一边唱歌一边哭红了眼睛。/短视频平台截图

童谣,兑入了成人的偏见

让童谣变味的,还有成年人的改编。

小孩子唱童谣,总是无忧无虑地跟着大人唱,而成年人唱童谣,则喜欢加入许多五味杂陈的“调料”。

在《花园种花》的视频留言中,一位矿工上传了自己满脸炭黑的工作照,并留言:“在漆黑的井下挖呀挖呀挖,挖出的煤炭照亮千万家。”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短视频平台截图

积怨已久的打工人也借此机会吐露心声:“在小小的公司里爬呀爬呀爬,挣少少的工资,花都不敢花。在老板画的饼里面挖呀挖呀挖,赶早早的地铁还天天把班加。”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冰晴玲

职业牙医也不忘展示“真正的技术”:“把嘴张开,用小小的针在嘴里扎呀扎呀扎,用小小的钳子拔掉小小的牙,用大大的针在嘴里扎呀扎呀扎,用大大的钳子拔掉大大的牙。”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浩南同学

听过五花八门的改编版本后,不少人已经无法再直视《花园种花》这首歌。其实,在影视作品中,被“异化”的童谣并不鲜见。

上一首爆火全网的童谣《小白船》,成了让全网PTSD的“恐怖杀人童谣”。每当《小白船》在网剧《隐秘的角落》中响起,就一定会有人遇害。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转场镜头。/《隐秘的角落》

最近热播的《漫长的季节》里,人人都会唱的童谣《小星星》变成了大爷性侵、控制养女的变态“紧箍咒”。

《我是证人》中,凶手每次行凶的时候都会放《虫儿飞》,以纪念自己失手杀死的妹妹。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看完这段,无法再好好唱《小星星》了。/《漫长的季节》

童谣的“解释权”,似乎总握在成人的手里。

在《童谣牛津辞典》中,作者就肯定地表示:“《鹅妈妈童谣》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首先为孩子准备的,事实上,很多是成人的代码。”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1791年出版的《鹅妈妈童谣》,是一部英国民间童谣收录集,其中收录了不少幽默故事、游戏歌曲和催眠曲,但也有许多涉及暴力、血腥、恐怖内容的童谣。/图源网络

童谣有儿童自编自唱的,也有成人拟作的。成人是童谣一个重要的,通常也是最初的创作者。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在其著作《儿歌浅谈》中写道:“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体会、思想感情和愿望,用顺口、易记的歌谣形式表达,并用以教育子女。”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现代的童谣,更多被称作儿歌。看着孩子声情并茂地唱歌,非常治愈。

在不知不觉间从生活中浮现的童谣,细究文本,不少更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直指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比如哭诉孩子失去母亲的中国童谣《小白菜》,英国的游戏童谣《转圈圈》最初的主题是曾经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如今听起来都让人心有戚戚焉。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小白菜》最早记载于《孺子歌图》——荷兰籍传教士在清朝收集儿歌结集而成。/图源网络

可以说,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童谣曾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记录方式。

那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给孩子听什么样的童谣?

歌谣,是孩子的心灵游戏

想来有点讽刺的是,前不久风靡孩子圈的歌曲《孤勇者》,竟然是一首流行歌。

近年来,适合孩子们听唱并口耳相传的优秀儿歌似乎屈指可数。不少孩子开始唱起与他们年龄不符的成人流行曲,甚至极力模仿成人的演唱风格,形成了“成年人唱儿歌解压,儿童唱成人歌曲解闷”的吊诡现象。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孩子们在唱《孤勇者》。

《中国文化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儿歌青黄不接、快餐化的情况,不是某位专家呼吁或是某次活动所能扭转的。”

显然,童谣文化出现了严重的代际断层。

《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作品,《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则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相对“年轻”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也已经有“40多岁”了。

试想想,这些“大龄”儿歌又怎能对新世纪“10后”“20后”的胃口呢?也难怪他们挂在嘴边的,都是“听我说谢谢你”“你笑起来真好看”“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嘀嗒啦”等短视频歌曲。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孩子们演绎《听我说谢谢你》手指谣。

诗人王礼锡在《安福歌谣的研究》一书中,记录了他关于童谣的记忆:“我七八岁时,每当冬春之间,老姑姑坐在灶脚下,聚松子烧火取暖,喃喃教我唱乡村歌谣……她那种沉静而浑然的态度,还深刻地印在我的脑里,却是歌谣竟忘了一大半。”

在不少人的童年回忆里,童谣带给他们最深刻的记忆,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常识和伦理道德,而是亲人的陪伴、玩伴间的嬉戏,以及精神上的珍贵体验。

属于这个时代的童年回忆,不应该只有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独自哼唱成人的“童谣”。

参考资料:

[1]对话因手指谣“挖呀挖”走红的幼师:没团队,火了之后没睡过一个好觉丨九派新闻

[2]《小白船》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细思极恐”的奇怪童谣啊?丨行吟拍客

[3]这美女什么来头,一夜间让全体直男“夹子音”装嫩丨Vista看天下

[4]为儿童而歌——我国各民族童谣文化遗产搜集整理研究丨民俗学论坛

[5] 《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秦艳琼,南京师范大学

[6] “挖呀挖”美女老师身陷6大传闻,哪些是真的?丨上游新闻

[7] 独家对话“挖呀挖”黄老师:没有签约机构,未来继续做音乐教育丨新榜

撰稿 贾辉

编辑 王中中

校对 杨潮

排版 张颖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3:45: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挖呀挖呀挖呀挖”视频爆火,女幼师遭网友质疑人身攻击
...个“五一”假期你有没有被这首儿歌“洗脑”?凭借这首童谣两位幼儿老师也因此走红最早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的是杭州的“桃子老师”,随后有武汉的黄老师仅仅一周时间桃子老师涨粉100万,
2023-05-06 16:12:00
被“挖呀挖呀挖”儿歌洗脑?专家分析
...”视频中,极具亲和力的女幼师带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唱着童谣,手上比划着可爱的动作。截至目前,桃子老师这条发布于4月24日的视频,点赞量已达700余万,评论71万余条,浏览量过亿。
2023-05-06 14:29:00
潮评丨“挖呀挖幼师”遭质疑,网络发声要慎思明辨
...掀起了一股全民都在“挖呀挖呀挖”的风潮。凭借着这首童谣,杭州桃子老师、武汉黄老师等也因此走红,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声音:有人怀疑走红后“挖”到了几套房,有人说《花园种花》手指
2023-05-06 20:34:00
幼儿园老师黄老师出圈,直播收入高达一百多万
...并且赞赏对方很棒,同时还提到了“花园种花”这个手指童谣是多年前的,无意间爆火,希望大家理智看待。网友对桃子老师的做法十分认可,纷纷赞赏她格局大,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黄老师直播
2023-05-05 10:46:00
“挖呀挖呀”黄老师被深扒!背后有专业团队
...小小花园》是很早之前的儿歌,但是第一个将其拍成手指童谣发布在网络上的是桃子老师,这一点从两人的发布时间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后来者黄老师爆火出圈,却只字未提是模仿他人。相反,桃子
2023-05-06 10:11:00
对话“挖呀挖”手指谣幼师:歌曲不存在原创,没有团队,一周涨粉百万倍感压力
...,在杭州一家幼儿园工作的毛葱女士(@毛葱小姐(桃子老师))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一段“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的手指谣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毛女士扎着马尾,穿着格纹衬衫,嗓音清甜
2023-05-06 08:22:00
豫论场丨让“挖呀挖”保持那份简单和纯真
...,这首歌能火起来是有原因的。有心理咨询师分析,这类童谣旋律简单重复,听着不需要大脑加工,加上孩子们纯真的声音、老师们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让人很容易放松,甚至产生一种跟着唱的
2023-05-07 08:39:00
涨粉400万,直播赚钱近两百万,够她20年工资
...,如今已经涨到了100多万粉丝。之后,武汉的一位幼儿园老师进行模仿演唱,并且将视频发布到网上,也迅速收获了网友的关注。目前,武汉幼师的粉丝量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万,人气更高。
2023-05-05 09:24:00
“挖呀挖”黄老师开始带货了!4场直播总销售额超百万元!爆红后曾称没广告、没商务合作……
...是否已经离职。对此,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靠一首童谣火遍全网,曾称没接广告、没商务合作今年5月,两位幼儿老师凭借教唱《花园种花》童谣视频走红网络。仅仅一周,桃子老师涨粉1
2023-09-26 16: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滁萱)近年来,滁州市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产业一体化的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2025-11-06 07:47:00
省工信厅、省科技厅主办的晋善晋美·央地国民企合创未来·四季交流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场对接活动近期在太原市展开
2025-11-06 07:11:00
近日,不少家长反映,来自英国的亲子游泳品牌“沃特宝贝”(WaterBa-bies)在西安的三家门店毫无征兆地突然闭店,相关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
2025-11-06 07:18:00
烟台高新区:绿色科技绘就低碳蓝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烟台高新区,以烟台阳光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阳光新材料”)为代表的企业
2025-11-05 14:42:00
三轮车侧翻路中 郎溪热心公交司机和乘客伸出援手
大皖新闻讯 11月3日下午两点多钟,郎溪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西换乘中心至白茅岭班线的驾驶员刘志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郎溪县迎宾大道与S202交汇口处时
2025-11-05 15:04:00
劳动课养出“团宠”!合肥这所学校两只大白鹅火了,课间互动超治愈
大皖新闻讯 近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北校习友校区,两位新晋“顶流”火了。他们不是学霸,也不是社团达人,而是两只身披白羽、步态雍容的大白鹅
2025-11-05 15:05:00
15小时生死救援!绩溪多方力量合力救助坠崖驴友
大皖新闻讯 “从接到报警,到成功把人抬到山下,大概用了15个小时。”11月1日下午4点多钟,绩溪县公安局伏岭派出所接到求助
2025-11-05 15:07:00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
2025-11-05 15:23:00
近日,网络热梗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作文“套路”的报道引发关注,“绝绝子”“破防”“包的”等网络热词替代原本语意丰富的表达,部分青少年似乎正陷入一种“不说热梗就词穷”的表达困境
2025-11-05 15:49:00
烟台毓璜顶医院护士及时救助晕倒男子 平凡善举温暖深秋烟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就是打个电话的事,没想到他还专门送来了锦旗。”当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五官血管通路病区护士秦聪收到孙先生(化姓)送来的锦旗时
2025-11-05 15: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