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杨大志
在我的老家,鲁中山城——淄博博山,农村人一般把普通话中的工作叫做“活路”。如果别人问你“干啥活路?”那是在询问你的工作。“活路”这两个字,平时日用而不觉,只有写出来时,方觉寓意深刻。活路活路,生存之路、生活之路,有活才有出路,没活也就没有出路了。父亲那代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经历过饥馑年代,长大后没有机缘离开农村,一辈子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在他不长的人生历程中,先后干过推车、打石头、开拖拉机、工厂打工、养肉食鸡等长短不一的活路。
推车曾经是父亲那代人年轻时非常普遍的一份活路。老家博山,盛产煤炭、陶瓷、石灰石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短距离运输这些物资依靠人力车。那是一种木制的独轮车,轮子两侧各有一个藤条编的长方体筐子,运输的货物就盛放在这里面。一车能运多重?我没有概念,也没听父亲说过。近几年春节拜年,询问曾经推过车的长辈,据说大都能推半吨,力气大的人能推到600公斤。老家地处丘陵,山路崎岖不平,单靠人力推动这么重的货物,现在想来,真是令人咋舌。父亲推车的阶段,主要在他结婚前后,我只是从他后来的讲述中了解到。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父亲打石头和开拖拉机的那两份活路。
打石头一直是老家农村人谋生的一份重要活路。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博山多山,居民盖屋、公家修路、水泥厂烧水泥、国家搞建设,都离不开石头。村里自古就有石匠这一行当。随着机械化运输工具的出现,推车这份活路越来越不时兴了。何去何从?在爷爷和姥爷的建议下,身强力壮的父亲开始学打石头。打石头,其实是两种产出:乱石和料石。乱石,就是把石材开采出来,大的一般用于坝堰、修院墙;小一些的,如地瓜(老家把红薯叫做地瓜)大小,也叫地瓜石,一般用作修路铺地基;再小一些的是石子,需要把地瓜石砸碎,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用处。料石,就是在挑选出的相对规整的乱石基础上再加工。要把乱石敲敲打打,使其成为规整的长方体。为了美观,还需要在其中一个平面上凿出长短不一、平行整齐的线条。在老家,这样的料石是农村建房子打地基必不可少的重要物料,它也是一幢房屋气派不气派的脸面。
父亲的石匠之路可谓自学成才。一方面,他学石匠之时已经成家,迫切需要挣钱养家糊口;另一方面,石匠在农村也是有家族传承的,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父亲是边干边琢磨,勤练勤总结。他是那个年代农村并不多见的初中毕业生,空间思维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强一些。父亲非常善于学习,他总是很谦卑地利用一切机会,请教他眼中的那些大咖。他曾说过,每到别人家串门时,总会盯着人家房屋的底座仔细观察,甚至在厕所里偶然看到了精细的料石,他也会观察一会儿。他年龄大了后,经常跟我和妹妹说起年轻时学石匠入迷的情景:初夏的傍晚,工友们陆续走了,他一个人陶醉在敲敲打打之中,不觉天色渐暗。抬头一看,一轮明月升起在东边的山梁上。这时,父亲才意犹未尽地收拾工具,带着一天的充实回家。每当他讲起这一幕,我的脑海里总能想象出这一画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个年轻人匆匆行走在月光之下。我想,他的脚步一定是轻快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最终成为老家附近几个村子里首屈一指的石匠。他的这份活路,一方面养育了我们全家,另一方面他真的是亲手在山上的宅基地为我们建造了一个新家。几年下来,开山凿石,坝堰起屋,父亲硬是在他精心挑选的一处向阳背风、靠路近道的地基上,开建出一个宽敞平整的院子,盖起了4间大瓦房。当年见过这个院子的人,总是感叹这么大的工程量,也就幸亏父亲是石匠。几十年过去,当年这个建在山坡上的小新村开始走向衰败,大多数邻居都是人走房闲,唯独我家因交通便利、四周开阔,被别人租去开起了乡村饭店。这是后话,却也印证了父亲的见识。
时代永续发展,父亲的活路也得适应变化。在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自建房兴盛的阶段后,石匠这一行当也逐渐衰落。同时,我和妹妹渐渐长大,每当在学校被问及家长职业情况时,打石头这份活路,在我们当时看来好像不是很体面。我们也不想让父亲再干石匠了。这时,在亲友帮助下,父亲买了拖拉机,开始搞起个体运输。父亲开车,母亲跟车,俩人一起装车、卸车。开拖拉机时,父亲主要是给邻村的瓦厂拉黄土。额定载量1.5吨的12马力拖拉机,常常是拉近4吨重。因为只有拉得多,才能挣得多。印象中,父亲有一张特别大的大桶锨,宽得30多厘米,长近半米;母亲的大铁锨也不小,假期中我跟车干活,也就勉强使得动母亲的铁锨。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劳作不止,全年只有下雨下雪、瓦厂放假、拖拉机维修时才能短暂休息。每年寒暑假,我也会跟着父亲一起干活、装车,体验生活的艰辛。
那是一段激情奋进的岁月。盖新家已经欠下了一屁股债,买拖拉机又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借钱买的,加之当时我读高中、妹妹上初中,正是需要花钱的阶段。生活的压力使父母不敢有丝毫懈怠。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摇车打火,一失手,摇把直接打在了嘴上,顿时满嘴是血,这可吓坏了母亲。而父亲只是自己简单地清洗一下,然后接着开车干活去了。事后才知道,父亲的两颗门牙都打松了,直到他去世这两颗门牙也没有修复。开拖拉机,有活就能挣到钱,就怕没活路,特别是在人好天好车况好时,没活路,干着急。对一份稳定工作的向往和渴求,是父母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妹身上,把所有压力扛在自己的肩上,教育我们好好学习,鼓励我们读书改变命运。开拖拉机的那段时间,家里还上了盖房子、买拖拉机的欠款,又盖起了6间新房子,我和妹妹也相继考上大学。
1997年,我们兄妹同时参加工作,家里经济压力一下子减小了,父母就不再开拖拉机了。那辆为我们全家出了大力的拖拉机也退休了。我们对拖拉机是有感情的。以至于后来,我们有了私家车,偶尔遇到拖拉机在前面挡着路时,都不会鸣笛催促;相反还会多看几眼,小小拖拉机,曾经承载和拖拽着全家的幸福和希望。有时也会下意识地观察和打量开拖拉机的人,那一刻我又看到了峥嵘岁月里的父母。
活路活路,在中国农民眼里,就是要出力做活儿,就是要干活找出路。唯有勤劳才能养家,唯有勤奋才能成才。父亲离开我们10年多了,回头看看他一辈子干过的活路,基本上都是下大力的,没有投机取巧,只有勤勤恳恳。这就是父亲的活路,也是他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