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芝山讲坛第七期开讲
包公故事与古代清官文化的演变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建明
本报讯(记者 王炜艺 见习记者 黄天航 文/图)9月16日上午,2023年第七期芝山讲坛在漳州市图书馆记艺展厅开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建明主讲《包公故事与古代清官文化的演变》。
包拯作为清官的代表,一直以来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包公生平事迹与古代清官文化演变展开,通过一桩桩断案趣事,一篇篇后世对包公形象的文学创作,生动展现了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李建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听众讲解了清官文化的由来,以及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分别对包公人物形象的塑造。现场还通过问答方式进行交流,向听众答疑解惑。
据悉,下期芝山讲坛将于10月21日举行。届时,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郭群将带来《儿童文学里的家庭教育》。
相关链接>>>
包公文学和形象演变
包公文学是指涉及包公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包公文学体裁有戏曲、小说、传说故事、宝卷等。在通俗文学中,包公故事尤为丰富。据包拯同时代人的笔记,他的故事早在北宋时期就在民间流传。现存160多种元杂剧中,包公戏有11种。明清以包公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难以统计。这说明,包公文学是一种显著的历史存在。
宋元明清时期,包公的形象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宋代,他是正直的判官。在元代,他是不畏权豪势要的斗士,并在为民申冤中表现了独特的智慧,以补王法的不足。在明代,他以精察著称,同时也具备非凡的神力,但也是一个卫道士。在清代,他除了集精察、神明于一身外,更是忠心耿耿的国家栋梁。包公形象虽然不断演变,但总体上看,是受黑暗政治残害的民众向往的类型化清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