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包公故事与古代清官文化的演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7 05: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芝山讲坛第七期开讲

包公故事与古代清官文化的演变

包公故事与古代清官文化的演变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李建明

本报讯(记者 王炜艺 见习记者 黄天航 文/图)9月16日上午,2023年第七期芝山讲坛在漳州市图书馆记艺展厅开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建明主讲《包公故事与古代清官文化的演变》。

包拯作为清官的代表,一直以来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包公生平事迹与古代清官文化演变展开,通过一桩桩断案趣事,一篇篇后世对包公形象的文学创作,生动展现了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李建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听众讲解了清官文化的由来,以及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分别对包公人物形象的塑造。现场还通过问答方式进行交流,向听众答疑解惑。

据悉,下期芝山讲坛将于10月21日举行。届时,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郭群将带来《儿童文学里的家庭教育》。

相关链接>>>

包公文学和形象演变

包公文学是指涉及包公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包公文学体裁有戏曲、小说、传说故事、宝卷等。在通俗文学中,包公故事尤为丰富。据包拯同时代人的笔记,他的故事早在北宋时期就在民间流传。现存160多种元杂剧中,包公戏有11种。明清以包公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难以统计。这说明,包公文学是一种显著的历史存在。

宋元明清时期,包公的形象经历了一系列演变。在宋代,他是正直的判官。在元代,他是不畏权豪势要的斗士,并在为民申冤中表现了独特的智慧,以补王法的不足。在明代,他以精察著称,同时也具备非凡的神力,但也是一个卫道士。在清代,他除了集精察、神明于一身外,更是忠心耿耿的国家栋梁。包公形象虽然不断演变,但总体上看,是受黑暗政治残害的民众向往的类型化清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谈谈中国历史上的清官效应
...风尘仆仆,愁容满面。许多太原人说,这就是他们心中,清官的模样。宋朝时,一支西来的少数民族归化,皇帝让他们自择其姓,这些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要姓包。包公的威名,早在他所在的朝
2024-06-05 20:50:00
浅析:包青天从人到神的形象演变(二)
...的人说不出自己。包公的故事是他们微弱的呐喊。什么是清官?人们首先会想到“不权贵,刚直不阿,两袖清风”这个词。然而,仅此而已吗?在元杂剧《窦娥冤》中,为了收取“诉讼费”,下令处
2025-02-14 17:42:00
清官包拯的墓被打开时候,为何让人肃然起敬
包拯一直都是铁面无私的代名词,是自古以来最大的清官,现在在全国各地都有纪念和供奉他的祠庙,他被大家尊称为“包公”,由于其办案能力十分卓越,而一些影视作品里将他演绎的神乎其神,还有
2024-04-30 11:28:00
从民间故事到历史真相,揭秘包拯形象的演变
...此老百姓在无奈之余,只好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幻想中的清官身上,因此,才有了公案小说的井喷。之所以说包公是幻想中的清官,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的包公其实和民间文学里的包公并不一样。当然
2023-12-14 19:08:00
我从包公家乡来| 千年盐运之城 :“包拯变盐法”妇孺皆知
大皖新闻讯 说到包公,人们的印象通常是清官、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所以民间称其为“黑脸包公”。但是,你知道吗?包公还是一位开展基层调研、积极推行新法的“改革家”。11月15日,当
2023-11-16 11:37:00
包公墓寒酸背后的真相与思考
...但专家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有一个疑惑,这史上第一清官的墓穴为何会如此的寒酸,墓穴小也就算了,甚至连墓志铭被人打碎,甚至连棺材都是一个,需要和夫人挤在一个棺材里,这明显和包公
2024-01-17 19:23:00
...》( 2023年07月28日 15版)古语说“廉吏可为而不可为”,清官是不好当的。然历史上,还真有一人,既是上下公认的清官,刚直不阿,廉顽立懦,又能一生顺风顺水,福荫子孙,累
2023-07-28 03:36:00
“我从包公家乡来”采访团走进山西运城 寻访包公的“盐政故事”
...河东盐政工作。河东池盐博物馆内记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包拯,在任职陕西转运使时,曾兼理河东盐务。后任三司户部副使,奉旨巡察河东盐政,支持范祥改革。史载“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
2023-11-15 22:15:00
狄仁杰神探形象的起源与演变
...时期,小说创作大繁荣,流传于民间的包公、施公等民间清官的断案传奇开始兴起。《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著名明代
2024-03-30 14: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