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民间故事到历史真相,揭秘包拯形象的演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9: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约在我国的南宋时代开始,到近代为止,民间衍生了很多公案类小说:比如《彭公案》、《海公案》甚至《狄公案》等等。不过,最著名的公案小说,莫过于包公题材。甚至在我国民间,包公已经成为了青天的代名词。这些现象其实反映了我国古代司法黑暗,因此老百姓在无奈之余,只好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幻想中的清官身上,因此,才有了公案小说的井喷。之所以说包公是幻想中的清官,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的包公其实和民间文学里的包公并不一样。当然,在北宋还真有一位敢于不畏权贵,和当权者做斗争的人,他就是苏轼。

从民间故事到历史真相,揭秘包拯形象的演变

不过,权贵可懒得和苏轼做斗争,直接将苏轼流放到海南岛去了。因此说,如果历史上的包公真如同民间故事里那样和权贵斗争,只怕权贵也不会和他太多纠缠。根据《宋史》等资料记载,包公出仕是在宋仁宗在位期间。包公在官场一共经营了25年。而在这25年时间里,包公的升迁记录高达26次,并且,包公仕途的起点是一个县官,而终点则是枢密副使这样的高官。频率上讲,比一年一次升迁还要多。这样的升迁记录,其实是让人深感不可思议的。其实这背后,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包公十分擅长做人。

从民间故事到历史真相,揭秘包拯形象的演变

而且,这份成绩绝对不是因为刚正不阿。原因很简单:范仲淹和包公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人物。范仲淹刚正不阿,结果得罪了太多人,导致仕途起起伏伏。而包公的仕途是一帆风顺,两者相比,真相显而易见。其实,仔细研究包公的传记,会发现,包公能在宋朝官场如鱼得水,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善于明哲保身。宋仁宗时代开始,北宋朝廷便因为庆历新政的关系发生了“党争”,支持保守和支持变革的两派官僚互相大打出手,并且,两派还轮流占据上风。

从民间故事到历史真相,揭秘包拯形象的演变

在这两派斗争中,包公始终以模糊化的状态对待这场斗争,不站队,但也两不得罪,并且还尽力取得两派的好感。就这样,不论哪一派主政,包公都可以保证地位稳定。第二,善于揣摩皇帝心意。这是一门非常高危而且细致的技能。因为皇帝的心意,自己一旦在理解中存在丝毫差错,都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麻烦。不过,包公通过细致观察,摸索出了宋仁宗的心理特征。比如宋仁宗宠爱张贵妃,而张贵妃希望宋仁宗封赏自家家人,宋仁宗骨子里不愿但嘴上又不好拒绝。

从民间故事到历史真相,揭秘包拯形象的演变

包公揣摩明白宋仁宗的想法,于是站出来反对宋仁宗对张贵妃家人的封赏——这样,包公可谓一举两得。一来,帮助宋仁宗解围,二来也收获了不畏权贵的名声。第三,就是打造人设。犹如上文说的包公反对册封张贵妃家人为高官一样,包公时常针对一些即将失势的官僚进行弹劾,并借此收获人心。相反,一些虽然枯恶不悛但是却势头旺盛的官僚,包公却从没被弹劾。单就这一点来说,包公就不是所谓的铁面无私。不过,也正因为包公擅长做人,才能够在官场如鱼得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其实是个反腐英雄,而不是擅长断案
随着影视剧的不断翻拍,包拯这一角色深入人心,顺便还带火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跟他关系最近的是展昭、公孙策,得力的四个助手是张龙、赵虎、王朝、马汉。而这位嫉恶如仇,断案如神的朝廷命官
2023-10-03 20:04:00
...逞,只得把张氏锁在屋中。袁文正死后,灵魂出窍,来到包拯面前告状。曹国舅听说弟弟的事已经被包公审理,所以,赶紧给弟弟报信,让他把张氏处死,来个死无对证。正当二国舅想对张氏下毒手
2023-08-19 16:08:00
明镜高悬,断案如神的包拯包青天,因为一件事,要含泪斩杀公孙策
有图有真相,包拯要斩公孙策,那是真哭了,眼中是满满悲伤的泪水,黝黑的铁面之上,也是泪痕闪烁。包拯,是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的真实历史人物,素有包青天的美誉。包拯一向公正廉明,铁面无私
2025-01-07 13:48:00
《岳飞传》:从民间传说到历史真相的探索
中国民间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故事的渲染。如《杨家将》,真实历史上只有杨六郎一人,但让别人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之后,就变成杨家七将。当然故事的改编还是基于原有的历史
2023-09-08 21:10:00
包拯的官职放到今天相当于什么级别?
古代的开封城中,包拯那杰出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的正直无私、公正执法的美誉,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明星,闪烁着人们的敬仰。他以坚守原则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赢得了人们心中最美
2023-11-14 09:03:00
揭秘戚继光杀子的真相
...就必须表现他连自己儿子都要杀。这就好像,你为了表现包拯刚正不阿,就要让包拯挑战皇权,把驸马都给杀掉。于是,在各种民间传说中,戚继光的儿子就倒了大霉。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有两个,
2023-07-23 15:05:00
今日,国内首部包拯探案IP动画电影《金陵御猫》定档8月24日,并发布定档海报及预告片。“探案顶流”包拯展嗷人猫组团,联手智破金陵奇案。影片由曹梁执导,图特哈蒙、马正阳、张杰、朱祎
2024-08-14 11:00:00
包拯唯一不敢铡之人是谁
包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以其不畏权贵、严格执法而闻名,被世人誉为“包青天”。在中国历史上,他以公正严明的司法理念著称,传说中甚至有过“铡人案”的记录。然而,在众多故事中,存在一
2024-10-07 20:57:00
正史上北宋名臣包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文学作品中有何不同
历史上关于包拯的文学作品众多,近代更是涌现了大量以包拯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正是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包拯的形象。他的铁面无私一直是我们成长的榜样,北宋时期的这位名臣在历
2024-12-21 1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