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老照片
深情忆母亲
菁华 我家老屋大厅里,挂着这张八十多前的老照片,那是母亲怀抱着年幼的我。照片里的母亲是多么娴雅静美呀,当年的她才十八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
母亲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素秋,她生于1922年,9岁时随父母从印尼回到厦门,16岁嫁给我的父亲。父亲是台湾淡水人,容貌英俊,比母亲大11岁。母亲是父亲的续弦。父亲与亡妻生育两子——我的大哥和二哥。因父亲为人踏实、处事干练,外公很喜欢他,竟不计较,将心爱的女儿嫁给他。父亲也是喜欢母亲的,上门说媒的人踏破门槛,他却独中意母亲。父亲与母亲恩爱相敬八年,陆续生下两女两子,我是他们的长女。
可我那美丽的母亲呀,命比黄连苦!抗战胜利后不久,父亲便因肺病离世,那年母亲才24岁。我的外公和外婆,在我出生不久后就重返印尼,守寡的母亲带着6个孩子,生活何其艰难!母亲出生在富裕家庭,几乎没受过什么苦,父亲走后,她以柔弱的身躯,用自己的坚韧和聪慧,硬是撑起了一家的生计。母亲把房子改了,大部分房间作为学生公寓出租,她还承揽下为学生洗衣做饭的活计,养猪养鸡,栽果种菜,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常常是半夜三更,我们兄妹都上床睡了,她还在洗衣服、做家务。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小弟5岁时因病夭折,母亲伤心欲绝,满头乌发白了大半。日子拮据,外公外婆偶尔寄来的一点钱亦是杯水车薪,母亲就变卖娘家陪嫁的首饰。我眼见着母亲那满满一首饰盒的金饰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我们兄妹年少失怙,都很懂事,卖力帮助母亲干活。我的两位哥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想放弃考大学,早日工作为家庭出力,但母亲坚持要我们读书。好在,自从上了中学,我们都可以领到助学金,我们也很争气,读书成绩优秀。随着我们兄妹五个陆续考上大学,有的工作,有的参军,母亲身上的重担总算是渐渐轻了。
后来,我们兄妹先后成家立业,为母亲添了12个孙儿,闲不住的母亲都帮忙照顾过。如今,这些孙儿都事业有成。母亲于2001年离我们而去,享年79岁。她生前一直念想着回印尼娘家探亲,也希望能到父亲的故乡台湾淡水去看一看,但因种种原因,母亲的愿望都未能实现。母亲生前这两大憾事,自此成了我们兄妹心中永远的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