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面向行业企业需求 高质量培养产教融合人才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22 05: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周 成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制造强国战略的叠加,使得工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加速。全球范围内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现代化的产业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当前,“云物大智移”等新技术的推广,对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地方高校应进一步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引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要深入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研发进展,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学和研究资源,提高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准确掌握产业发展趋势等情况,做好对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密切与企业的协同,通过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细致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提供有力的行业企业支撑。健全学科专业评估机制,利用市场调研、产业分析等手段,加强对专业设置和学科布局的调整和完善。定期对现有学科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测评,包括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教学绩效评估等。结合市场调研反馈和专业评估,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机制,将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动态调整结果及时告知行业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带头参与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企业代表进行研讨,建立跨学科专业协作机制,增进不同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交叉融合,为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提供内外合力支持。

二是深化师资队伍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依托产教融合,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交流,促进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最新需求,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实践,通过联合开展技术研发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互动,熟悉和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促使教学和产业有机融合。完善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规定挂职锻炼的时间、内容和挂职后的工作安排,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健全师资培养效能评价机制,激励具备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产教融合项目,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企业挂职锻炼中。制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能力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的表现和成效,以及后续在教学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在建设高水平学术师资队伍的同时,引进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培训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同时,企业师资与学生一同完成实践项目,传授实践技能和经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案例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紧扣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素养的需求,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学校对企业经营模式、业务开展、岗位需求等信息的了解,以及企业对学校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生能力等情况的掌握,校企双方着重根据企业的实际工序流程和工作要求设置课程,依据企业岗位需求设定课程目标,将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列入课程内容,采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企业可以向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等活动,直观感受企业的管理运行,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双方将学生的实践计划、实训内容、实习岗位等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保证学生在企业期间可以获得充分的能力提升。协作评价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全面收集学生的课程体验反馈,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定,为学生提供职业建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为人才招聘提供参考的同时,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四是主动对接产业链和技术链,充分引导科研反哺教学。科学研究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校企协同创新有助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应用,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帮助科技成果和创新技术在产业界落地。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学校应持续鼓励教师深入产业界开展实践,了解先进技术和工作方法,从而将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契合行业企业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科研经验。教师要主动参加产业界举办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围绕地方急需以及行业的新业态、新技术、新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与产业界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结合经济结构和产业技术升级,为学生提供参与行业前沿实践和企业科技创新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方案,在攻克实际问题中满足产业现实需求,将科研成果落地到企业的车间里、装置上、产品中。由此,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学校可以与产业界合作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和产业实践活动,如工程设计比赛等,促进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融合,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企业的一线实践中。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校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2021SJB0092〉、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构建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的文化育人路径研究”〈SZ20210212〉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刘光武 陈劲松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找准学校、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契合点,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
2024-04-21 08:15:00
苏州科技大学:产教协同育人 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组织工作,不断优化项目流程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实施,并以此次项目申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力度,加强对项目的指导与管理。 学校坚持“以
2024-06-13 02:56:00
全国人大代表杨贤金:加快建立“旋转门”机制,推动校企人才流动
...培养的校企导师队伍质量。“行业企业也应协同高校打造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实习实践基地和平台。”杨贤金说,共同促进卓越工程人才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用科技创新驱动产
2024-03-02 14:43:00
...长,明确并坚定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好地为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顺应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行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新变化,
2024-01-26 03:45:00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 精准培育优秀铁路人才
...路行业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高地,助力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企校一体办学为路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行“学院对接中铁、分院对接集团、专业
2023-12-03 03:46:00
...才评价制度改革、优化类型教育特色、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职管理类专业群的特点和现状高职管理类专业群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开设的一类专业集群,重视产教
2023-12-04 05:29:00
...养要求的,可入职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全面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实现行业高技能人才精准供给眼下,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全市重点产业链,成都轨道集团作为链主已汇聚了以中车为龙头的
2024-07-17 08:01:00
...优质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紧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行业紧缺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既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旨向,也是高职院校
2023-09-19 03:54:00
...养真正做到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理论与实践并举,培养出高质量人才。这样一来,既完善了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双导师”融合机制,又创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共建共享育人信息
2024-01-23 00:1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