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于成龙:清廉官员的典范。获康熙六字夸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5: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段时间的大戏《于成龙》,深受观众的喜爱。于成龙清苦一生,为民请命的正气令人感动。于成龙也由于他为国为民的精神,受到了康熙帝的亲自接见,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今时清官第一。于成龙的精神照耀后世几百年,许多影视作品也让于成龙的形象更加生动完美。

于成龙:清廉官员的典范。获康熙六字夸赞

其实,于成龙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他的智商甚至很一般,作为明朝御史中臣的后代,中途没落使他空有一身抱负,却屡屡不中进士,23岁的时候与巨人都擦肩而过。不但与此,后来他一直坚持考,始终不能如意。自始至终,他的最高学历也仅仅是落榜复读生,这对于后来做了大官的人来说,学历也成为他永远的伤痛。

于成龙:清廉官员的典范。获康熙六字夸赞

于成龙学历不高,但是清政府出台了一个措施:百废待兴的清政府对于干部奇缺,所以直接在社会上找寻合适的人为官。于成龙被选中,但是刚开始他的工作岗位是在广西做县令,那里是蛮荒之地,离内地也比较远,之前派来这里的县令一个被当地剽悍的悍匪杀了,另一个也是做了几天就跑路,而于成龙已经45岁了,干不干又是一个问题。

于成龙:清廉官员的典范。获康熙六字夸赞

于成龙自然也有犯错的时候,山西出生的他对南方的水利工程并不了解,所以他负责了一个桥梁工程因为质量不过关被洪水冲塌了,还有一次因为他对助理管教不够,助理就接着他的名义在市面上肆意横行,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于成龙也因此被康熙帝连降五级。而于成龙也曾在广西犯怵过,他申请调动工作,但是上头不予理会,不过后来,他还是被调去了四川合州。

于成龙:清廉官员的典范。获康熙六字夸赞

本来这样一个平凡人,却在康熙皇帝,历史学者,百姓的认知里却是出奇的一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种奇迹正是得益于他的高贵品质。他卖掉房产,毅然去广西赴任,爱民如子,宁愿自己吃糠也绝不收百姓的一分钱,与当地的恶人交涉,之后活捉匪首,他所到之处,社会秩序都是迅速恢复。

于成龙一心为民,忠心为国,只要是有益于苍生的事情,他不顾一切舍身去做。他去世后,康熙帝深深感慨:居官如成龙,还有几何?可以说,康乾盛世离不开千千万万个于成龙。我们也一直怀念这样的好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于成龙:前于后于成佳话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清朝康熙时期,同名同姓的一品大员于成龙:前于后于成佳话《于成龙》话剧海报。大小于成龙雕塑。大于成龙画像。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古往今来,同名同姓者司空
2023-09-04 16:25:00
谁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
...理。”故此,一辈子能遇上康熙这样的明君,实在是清官于成龙们的幸运。用现在的话说,康熙年间,于成龙是一个全国闻名的老先进,当然,那时候,先进不叫先进,而是叫“卓异”。于成龙第一
2023-12-14 10:06:00
历史上的于成龙到底有多清廉
...窗苦读数十年,都只是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仕途梦想。而于成龙更是清朝一个入仕学子中的典型代表,他不像苏轼那样的天才,七岁秀才,二十岁进士,被皇上钦点为第一名,然后授予官职。而是,
2022-12-31 17:31:00
他是清朝最穷的官员,一心只为百姓做事,连赴任的路费都没有
...人始终坚守本心,为政清廉,一心只为百姓做事。清朝的于成龙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古代的科举制表面上给了平民百姓,有志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做一番事业,可是总是有人
2022-12-21 15:08:00
于成龙一生廉洁,是万民称颂的大清官,死后众人痛哭
...清水,也千万别嫌寒碜,这是老百姓在夸奖你清正廉洁。于成龙就是这样一位万民称颂的大清官,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在明朝时就考上了贡生,后来清朝取而代之,在积极努力下,于成龙获得
2023-05-15 14:43:00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于成龙》等让很多人知晓了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官能吏,他是三晋大地
2024-06-01 09:05:00
康熙一朝何以出现两个同名同姓的清官
...于一朝出现了两个同名同姓的清官。《清史稿》称,“两于成龙,先后汲引,并以清操特邀帝眷,时论称之”。一个是籍贯山西永宁的于成龙,字北溟,官至两江总督;另一个是籍贯直隶固安的于成
2023-08-22 11:16:00
从于成龙出生地到初仕地 山西方山赴广西罗城交流廉政文化
...,近日,当地组团赴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学习考察,从于成龙的出生地到初仕地,双方围绕廉政文化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罗城--方山廉政文化交流座谈会上,双方互赠文创产品,并围绕于成龙廉
2024-03-20 17:01:00
关于清朝名臣于成龙,“清官第一”的名号是我们对他最为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个称号也很好地概括了于成龙为官生涯中的为人和处事。所谓“清官”,就是清正廉洁的官员,这样的官员无论是在过去
2024-06-05 06: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