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吴越国人或自成一派,或多有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有底气的吴越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5 11:08:00 来源:杭州网

吴越国人或自成一派,或多有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有底气的吴越国

吴越国杭州罗城与子城略图

吴越国人或自成一派,或多有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有底气的吴越国

五代捍海塘示意图

吴越国人或自成一派,或多有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有底气的吴越国

青瓷四系二龙戏珠瓶 1965年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墓出土

宋朝“一号文坛明星”苏轼曾对五代吴越国文化颇为欣赏,“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

的确,在唐末藩镇割据形成的混乱时代,北方兵连祸结,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尤其是西蜀与江南一带,自唐末以来,少受战争的影响,经济富庶,社会安定。吴越国,作为唐宋之交中最为富饶安定的政权,因纳土归宋等政治举措,使人民免受战争之苦,也让当时吴越国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免遭破坏,文化的根脉得以延续。

“南宫北城”:古代杭州城市的基本规制

杭州自隋朝建城以来,到了钱氏吴越国,形成以城南凤凰山为制高点,以贯穿南北的盐桥河及与之平行的主干道为中轴线,控揽(钱塘)江、(西)湖,“南宫北城”“前朝后市”的运河走廊型城市格局,从而奠定了古代杭州城市的基本规制,也为提升杭州作为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奠定了基础。宋代王明清《玉照新志》就说:“杭州在唐,繁雄不及姑苏、会稽二郡,因钱氏建国始盛。”

在吴越国建国之初,统治者决心要通过发展农田水利推动农业发展,来巩固执政根基。《三吴水利录》称:“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完,无过于浙右。五代之末,吴越钱王占居东南,专飨此利。经营修治国家之资,实基于此。”吴越国还设立都水使者、开江营等专职机构和专职队伍,负责水利。

故此,境内百姓生活富庶。以至杭州在北宋时即被誉为“地上天宫”,到南宋时更是出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谚。

秘色瓷:式样别致 瓷中珍品

越州窑生产的秘色瓷,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文献记载,吴越国曾多次向中原王朝进贡秘色瓷。如钱镠于宝大元年(924)九月,遣使钱询向后唐朝廷进贡,其中就有秘色瓷;后唐清泰二年(935),钱元瓘向后唐进贡的物品中有“金棱秘色瓷二百事”;钱弘俶供奉北宋朝廷的秘色瓷,数量巨大。

杭州市玉皇山南武肃王钱镠第七子钱元瓘墓中出土有几件越窑青瓷器,包括方盘、划花执壶、四系二龙戏珠瓶、器盖等。其中的四系二龙戏珠瓶口颈部已残,造型之浑厚犹存,肩腹浮雕双龙,龙头之间饰有一珠,成二龙戏珠之势。龙身附着金饰片,显得雍容华贵,当属越窑秘色瓷器中有代表性的成品。划花执壶、方盘等也都式样别致,是瓷中珍品。

丝绸纺织:杭州城中仅锦工就达200余人

以纺织业为例,官营织造十分发达。据《吴越备史》卷二所载,杭州城中仅锦工就达200余人,且生产技术含量极高。丝织品质量精美,产量也十分惊人,这从钱氏大量进贡中原王朝和奢耗的情况中可以推知。

据载,吴越国从907年钱镠受封为吴越国王开始,到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前后70余年当中,向中原王朝进贡丝织品的有21个年份,有时,一年之中几次进贡。到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即纳土前两个月,钱弘俶还进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绫二万匹,绵十万”。其数量浩大,举世无匹。贡品有绫、绵、绢、缎等丝织品,以及龙凤衣、丝鞋、履子,盘龙凤锦织成的红罗穀袍、袄、衫、御衣,红地龙凤锦被等丝织成品。这些丝织品以及成品衣衫,充分反映了吴越国丝织业的发达以及丝织成衣制作技术的精良。

石窟艺术:杭州孔庙内有贯休的罗汉刻石十六方

我国的石窟艺术,由北魏发展到唐代,盛极一时。南方石窟虽不及云冈、龙门,但五代吴越国的石窟艺术却有独特的风格。吴越国王三代尊奉佛教,造像之风甚盛,尤其在凤凰山附近较多,因为这一带寺宇林立,比较著名的有南塔寺(后改梵天寺)、圣果寺、天龙寺、资延寺等。杭州慈云岭石窟造像,是吴越国石窟造像规模较大的一处,佛像造型丰满,衣纹流畅,继承了晚唐的艺术风格。

五代吴越国书画家众多,吴越王钱弘俶时期曾大量雕印佛画,这些作品雕工精雅,是中国版画史上的重要作品。著名画家贯休,他善画罗汉,所画造型生动逼真,用笔遒劲,线条紧密自如,在造型上富有艺术的夸张意趣。他的罗汉画,是古代佛教绘画史上的名作,可惜真迹传世绝少,多数是宋代摹本,还有不少是后人伪托。杭州孔庙内尚存有他画的罗汉刻石十六方,刻石原在西湖圣因寺内。清乾隆南巡时看到此碑,赞不绝口,并亲笔修改名号,题写赞词。

钱氏捍海塘:较早沟通运河与钱塘江的浚治工程

以“钱氏捍海塘”为代表的江浙海塘,与万里长城、大运河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建筑工程。这种用“石囤木桩法”修建的海塘,其御潮的能力远远超过之前的泥塘,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塘施工法之一。

钱镠于运河入(钱塘)江口如复式船闸那样建上下两闸,钱塘江潮汛时开上闸关下闸放江潮入龙山河,潮汛过后关上闸,待泥沙沉淀以后,开下闸放水进入下一段运河即今中河,以延缓运河的淤塞,保障运河通航。这是较早沟通运河与钱塘江的浚治工程,也不失为一大创造。

五代吴越国的建筑文化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寺塔之多,“倍于九国”。知名的寺塔有功臣塔、保俶塔、闸口白塔、六和塔、南塔、梵天寺塔、雷峰塔等。此外,今日苏州虎丘山上的云岩寺塔、义乌双林东铁塔、安吉县灵芝塔、上海龙华寺塔,都是吴越国时期建造的。

五代吴越国建筑文化还对宋代建筑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太平兴国六年(981),吴越国杰出的建塔匠师喻皓被征召到北宋都城开封承造开宝寺塔,再次显示了他的高超技术。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云:“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注:都料匠即喻皓)为法……”明代李濂《汴京遗迹志》载:开宝寺塔“极其伟丽……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其土木之宏壮,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喻皓的建筑技术曾被推广到北方各地,他所著的《木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建筑专著。

五代吴越国文化在吴越土地滋养下生成,形成了它独特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集体记忆,生成了一系列代表中华文化的山水、建筑、工艺和思想文化领域。吴越国人或自成一派,或多有创造,形成了鲜明的江南特色和吴越纹理,构成了江南文化或者说是长三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不仅对国家、民族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东亚、东南亚乃至西亚文化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京:言辞犀利的动作巨星!言论引人深思!表演风格自成一派!
...,他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动作巨星。他的表演风格独特,自成一派,武术技巧让人惊叹。同时,他也是一位有思想、有担当的人,他的言论常常引发人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总的来说,吴京是一
2023-12-07 22:40:00
辽国第一才情皇后,一生文采风流自成一派
...从小就才情肆意,堪称辽国第一才情皇后,一生文采风流自成一派,可是奈何皇帝薄情佳人短命,最终带着自己对丈夫的痴情怨怼离开了人世,留下了旷世奇作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的倾诉这一段段惆
2023-05-30 12:48:00
带您走进李自成的世界,一探闯王宝藏的历史真
...物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传说。其中,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事尤为传奇,他的一生充满了战争、背叛与谜团。李自成的宝藏,作为他传奇生涯中最为神秘的一部分,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
2024-02-12 06:31:00
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时间系统和文化观念,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保护非遗,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中色彩斑斓的宝贵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人对二十
2024-07-02 06:20:00
大洪山牛肉:源于自然,自成一派
本文转自:随州日报大洪山自在牛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滕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随心随愿地,自在大洪山。11月21日,2023全国网络媒体随州行采访团来到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登荆楚
2023-11-25 10:10:00
魏楚谁才是秦国的人才宝库?从数量上楚国更胜一筹
...断的东方“客卿”流入秦国时,秦国俨然成为战国的人才宝库,不管地位如何,只要选之能用,用之必战,皆奉以奖赏。无论是间谍郑国,还是穷酸书生李斯,这些客卿不仅没有被驱逐出境,甚至许
2022-12-27 14:46:00
惊艳亮相2025郑州春糖会,大黄河美酒成为“展厅流量池”!
...,成功打造出酱芝飘香的口感特色,在中国兼香型白酒中自成一派;文化上,从仓颉造字到北宋诗酒,它将悠久的黄河文明融入每一滴酒中;精神上,它诠释了中国人“和而不同”的智慧,承载着民
2025-04-25 18:59:00
...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卫视中心、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守护大熊猫之福宝诞生记》,全程记录了这个故事,通过流畅的叙事和精美的画面,展现了大熊
2023-12-08 06:10:00
金京模:用山水画传承中华文化的温良精神
...、师自然、师造化,博采众家之长,在继承中开拓创新,自成格局。诚如真正产生过国际影响的优秀学者——辜鸿铭曾在《中国人的精神》中写道:“外国人在中国居住得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中
2025-01-19 15: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
从春秋首霸到稷下争鸣,齐地往事织就斑斓长卷
在齐鲁大地上,齐国的历史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每一个事件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串联起从立国到兴衰的千年风云。自姜太公受封于齐奠定基业
2025-08-22 17:49:00
“石镌风华”太原纯阳宫藏历代墓志精粹展,8月22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作为山西首个以“墓志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展览
2025-08-22 20:30:00
首次公开亮相!限时展出!这两件青铜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日前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青铜鍑和青铜锸,8月22日起在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限定首展,首次公开亮相
2025-08-22 20:58:00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