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2 10: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说起印度,也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过绝大部分的印度文明都是征服者所留下来的,严格的说整个印度的历史应该叫做印度侵略史。历史上,印度在几千年的时间内从未真正统一过,文化和语言长时间都处于分割的状态,直到近代的殖民时期,印度才逐渐形成了统一。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印度的公共厕所很少,很多农村家庭没有厕所。

印度传统婚礼排场较大,也有很多的讲究,印度女性出嫁往往需要丰厚的嫁妆。

很多人对于印度的了解可能只是以上的皮毛,一般新闻上只报道他们的经济发展,军事强弱,以及国家的自然灾害,但是这都不是印度问题的根本。

其实印度问题的根本是种姓制度,这才是最可怕的顽疾。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国家,各个阶层之间有明确的划分,为此还诞生了著名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虽然曾经有过积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阻碍了印度的发展。

印度的种姓制度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除此之外,还有等级更低的贱民没有列入其中。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印度的种姓制度非常森严,从下到上依次是首陀罗,吠舍,刹帝利,以及婆罗门。这种等级脱胎于古代的封建社会,每个等级的人权力不同,而印度的婆罗门就是最高等级的人。

印度的种姓制度至今还影响着印度的社会,一般来说,种姓高的族群或人肤色偏浅。

在古代他们是印度的最高阶层,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能使唤低等种姓的人为他服务。

现代的婆罗门也是很高贵的,一般非富即贵。

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印度独立,政府就公开废除了种姓制度。

那么如今六百五十万的婆罗门是否全部消失了呢?为何网友纷纷表示,这些婆罗门依旧受人跪拜呢?由于印度历史上曾经换过很多种族的统治者,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种姓制度,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形成的。

种姓制度形成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曾经极大地巩固了印度的封建统治。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种姓制度的构成主要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各个种族之家分工明确,并且不能互相通婚。

种姓制度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底层和上层之间被隔绝开来,并且通过努力都没有办法改变。

低等种姓的人要供养高等种姓的人,并且生生世世都无法改变宿命。

而在印度封建社会中,有极大多数的人属于“贱民”。他们从事最低等的工作,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类人的命运是最悲惨的,一生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挤在贫民窟中生活。

那么印度在1947年独立的时候,正式废除了种姓制度,六百五十多万的婆罗门是否消失了呢?答案让人值得深思——他们依旧风光无限受人朝拜。

印度如今人口超过十三亿,其中大约有0.5%的人属于婆罗门。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虽然早已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它却依旧支配着印度各个阶层,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如今印度依旧拥有六百五十万左右的婆罗门,不光包括有婆罗门背景的人,而且任何和宗教相关的人员都可以算到婆罗门中。

虽然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种姓之间的隔阂,但收到的成效却甚微。

婆罗门位于种姓制度之首,负责经营神庙的祭司阶层。

印度拥有多个神教,因此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祭司,并且他们的职业还是世袭的。

其实在众多的婆罗门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富得流油,也有部分家族已经落魄的。然而婆罗门的身份就等于一张“贵宾卡”,即使他们流落异乡也能够很好的生存下去。

如今印度虽然废除了种姓制度,但这些婆罗门仍然可以从自家掌管的神庙中获取食物。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当然了很多印度民众依旧认可婆罗门,对他们下跪参拜也是经常发生的。

这就等于说,只要要了婆罗门的身份,就有了一张“长期饭票”。

不光能够衣食无忧,而且能够继续得到下等种姓的跪拜。

当然了婆罗门接受教育的程度高,其中不乏年轻人当了白领。

然而人到中年后挫折变多,这些中年大叔大婶就会突然“开窍”,继续回到了印度传统宗教的怀抱中。甚至他们还会穿上婆罗门的服装,接受人们的跪拜,完全看不出曾经是现代都市人。

因此即使印度早已废除了种姓制度,六百五十万的婆罗门依旧生活得很滋润。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最差也能混到中产阶级,对于下等种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为什么印度的民众力量难以凝聚

虽然种姓制度在历史上有过积极作用,但这种僵化的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上下阶层之间完全被固化,下等阶层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一辈子也很难翻身。

这种不劳而获的贵族使得印度社会丧失了最基本的公平性,生活在底层的人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造成了印度是一个分裂的国家,难以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没有国民凝聚力。

在古代的婆罗门一生只是打坐冥想,思考问题,什么工作都不用做,衣服有人洗,食物会做好给他送去。

底层的吠舌以及首陀罗只能一生劳累,面对无休止的工作,去供养上层。所以现在的印度底层人民还是很勤劳的,但是无法致富,因为上升通道已经被锁死了。这样的环境谁会有幸福感呢?谁还能一心报国呢?其实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为社会发展努力奋斗。

现在看来印度的悲剧其实就是这个制度造成的,为什么底层的百姓不反对它呢?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莫迪的小心是印度的悲哀,铁丝网对面的不是民众,只是不可接触者
说到印度,相信不少人都会不自觉地叫一声“印度阿三”,虽然不知道这类称呼到底从何而来,但现在“印度阿三”这一词汇,已经成为了不少国人对印度的一种称呼,或多或少都含有调侃之意。不过,
2023-05-05 09:00:00
印度最高级种姓“婆罗门”,究竟有何特权?印度人做梦都想成为!
...统治者,汉族人就是奴才。但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印度最高级种姓“婆罗门”,究竟有何特权?印度人做梦都想成为!那么究竟有什么样的特权呢?下面就让小编一起来带大家看看吧在印度是
2025-01-01 19:36:00
在印度,作为婆罗门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网友:我酸了!
熟悉印度的读者应该知道,他们国内现今还有非常严重的种姓歧视,婆罗门高高在上,而低种姓人受尽歧视,虽然国家宪法明确废除了这个陋习,但是印度人还是遵守着。除了大家熟悉的用肤色来判别人
2024-11-03 18:07:00
印度,欠缺一顿痛到骨子里的打
如果说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最爱装大爷,那首推印度和韩国,但印度和韩国在装大爷方面还不完全一样,韩国属于那种我装大爷,但我不想让你看出来我装大爷。印度则不是,印度是叫花子打狗穷横,直白
2023-04-22 16:15:00
探讨一下古印度文化衰落的原因
古印度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曾经在印度次大陆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古老文化逐渐衰落,其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印度文化衰
2024-10-10 20:19:00
印度人的肤色是从哪里来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绝大多数的印度人皮肤黝黑,似乎和白人扯不上关系。而且印度原本并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由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土邦和部落组成的次大陆名称。是英国人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后来
2023-08-11 17:10:00
​莫迪这十年
73岁的印度总理莫迪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往前一步,他将迎来连续第三个总理任期,未来五年内继续引领印度;退后一步,莫迪可能就此卸任,结束长达十年的总理任期。莫迪对于向前走信心满满
2024-04-22 17:06:00
尼泊尔的佛教发源地
多年来,关于佛教发源地的归属,印度和尼泊尔一直相争不下。两个地方,都想让这个巨大的文化图标,成为自己的世界名片。不过,如果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蓝毗尼村为佛教发源地的话,
2023-08-12 16:57:00
详细解读印度的印度教和锡克教
印度教与锡克教素来不和。锡克教历史上与印度教发生过冲突。在上世纪50年代后,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更是摩擦不断。1984年初,为争取在旁遮普邦建立一个独立的“哈利斯坦国”的锡克教武装
2023-09-22 16: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