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齐鲁最美教师”冯其滢|二十载为人梯,托举乡村孩子“世界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09 12:28: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她是乡村教育的坚守者,青年教师的引路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她始终秉持“尊重与信任”的教育理念,二十年来,她深耕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勇于创新,用爱与责任铸就师者担当。她立足农村教育实际开创“1143”教学方法与“愉悦采访式”教学模式,成功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型。她用爱与责任诠释师者担当,践行着乡村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们能站在她的肩膀去探寻外面的世界”是她坚守的教育梦想。她就是全国模范教师,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2022-2025),山东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临清市八岔路镇前杨坟小学冯其滢。

“齐鲁最美教师”冯其滢|二十载为人梯,托举乡村孩子“世界梦”

乡村守望,探索“1143”教育方法和育人模式

2005年,初为人师的冯其滢决心要在乡村教育的原野,带领孩子们向着梦想前行。一个坚定的信念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她心底,她要成为一名卓越的乡村教师,用自己的力量,为农村孩子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她渴望成为他们的引路人,让他们能尽情享受优质教育的滋养。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出田间,走出黄土地,走向外面的世界。

“齐鲁最美教师”冯其滢|二十载为人梯,托举乡村孩子“世界梦”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把‘尊重和信任’作为课堂原则,‘采访式教学模式’是教学主旨。”回顾20年的教学生涯,冯其滢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还有对乡村孩子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从一名普通的乡村青年教师到如今的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再到全国模范教师,她倾情地付出着、感悟着、收获着。在为乡村孩子们点亮知识明灯的同时,她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了质的飞跃。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中积极探索出了契合农村教育环境的“1143”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也就是1“情”1“议”4“活”3“新”,即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让“议”成为数学课堂的新理念,让“活”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让“新”成为数学课堂延展的突破口。

基于这些创新实践,冯其滢主持申报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优化研究》成功立项为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该课题成果不仅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更成为区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示范样本,为作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创新路径。

冯其滢的教学不再单纯聚焦于教学知识的深化与内化,而是更加注重如何向孩子们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做“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让课堂成为育人的天堂,是其一直的追求。

用心用情,激发学生内在学习驱动力

做为与留守儿童接触最为密切的班主任,冯其滢身感责任重大,事事处处为他们着想。夏日午后异常闷热,她每天早早打开风扇,每个角落都洒上水。课前,她总是先寻问孩子们吃饭、穿衣、学习用品等事项,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她不会忘记留守儿童真真无意中叫了她一声妈妈;不会忘记轩轩妈妈微信留言:“冯老师,我们常年在外,如果没有您的教导,我几乎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更不会忘记她颈椎病复发时,同事发来视频,镜头里孩子们一边泪眼婆娑盼她康复,一边认真学习的样子,这些回忆凝聚成了她前进的动力。

“齐鲁最美教师”冯其滢|二十载为人梯,托举乡村孩子“世界梦”

日常学习工作中,冯其滢耐心和孩子、家长交流,仔细了解他们的想法。她真心对待每个孩子,慢慢赢得了孩子们和家长的信任。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学习了。多年来,她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孩子们真情沟通。让他们真正地从心里喜欢老师、信任老师、钦佩老师,从而爱上学习。她经常给孩子们讲:“你今天的努力,是明天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有些路,你只有努力走下去,才会看到山那边的风景,竟然超出自己想象的美好”。

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和学习责任的确立。让学生自律自主,积极完成学习任务,成了冯其滢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

站在讲台上这些年,冯其滢愈发懂得:教育不是冰冷的知识传递,而是心与心的温暖碰撞。她曾记得班里有个内向的孩子小威,总把自己藏在教室角落,作业也常敷衍了事。她没有批评这个孩子,而是在课后悄悄递上一颗糖,听他讲出了自己在家里受到的委屈和心里话。渐渐地,他愿意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了,作业本上的字迹也工整起来。原来,当老师蹲下身子倾听,用真心换真心,就能点亮孩子眼中的光芒。那一刻冯其滢明白了真诚的关怀就像春雨,能让看似荒芜的心田,慢慢长出希望的嫩芽。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爱守护这份成长的可能。用真切的“情”鼓励孩子,帮他们在学习中筑牢信心、勇于拼搏、持续努力,进而激发内在的学习驱动力,最终实现“情至深则事功倍”的教学愿景。

示范带动,初心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路”

一直以来,冯其滢积极当好“领头羊”,指导青年教师迅速进入教师角色。先后指导他们荣获市县级教学能手、省微课大赛一等奖、省一师一优课“优课”等。并多次到县市区进行公开课示范课展示。作为齐鲁名师培养对象与送教下乡的中坚力量,她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炽热初心,先后在各县市区开展公开课与示范课展示,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技艺传递到基层一线。无论是乡村校园,还是城区讲堂,都留下了她示范教学的身影。冯其滢累计开展20多场个人成长讲座,分享教育教学中的感人故事与创新实践,激励更多教师坚定教育初心。多次在教师培训中分享“1143教育模式”一心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学主阵地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每场分享会后,均设置互动环节,与教师、学生面对面交流,解答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齐鲁最美教师”冯其滢|二十载为人梯,托举乡村孩子“世界梦”

作为一名扎根乡村的教育工作者,二十载春秋,冯其滢不仅在黑板上书写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教会他们用知识丈量世界的宽广。她倾囊相授,带领青年教师探索乡村课堂的创新之路,让教育的薪火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乡村教育的原野上,浇灌着朵朵希望之花的拔节生长。

相关链接:9月7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2025年“齐鲁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今年共推选出20名(个)“齐鲁最美教师”(包含3个团队),临清市八岔路镇前杨坟小学冯其滢名列其中,获“齐鲁最美教师”殊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互联网平台自学微课、微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甘为人梯愿奉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赵秀玉一直以来把培养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视为她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工作
2023-02-17 00:59:00
“最美人梯”代表孔艳鲁:未来,我会继续发现并传递更多正能量
...抓着护栏。大人们有的踩着窗户,有的踩着管道,组成“人梯”拖住孩子,下面还有居民拿着被子,随时准备接住孩子。现场,孔艳鲁回忆了当初救人的场景,他说,现在回想起那个画面,还有些后
2024-11-29 00:04:00
“最美人梯”代表宋先亮:诠释“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
...伤害;有的则顺着停靠着的大货车,爬到窗户上,组成“人梯”拖住孩子;有人试图破门进入房屋……最终有惊无险,孩子被救回了房间。善行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社会的各个角落。此新闻经齐鲁晚
2024-11-28 23:27:00
...脚步,走进云南大山……走上讲台,躬耕一生无悔;甘做人梯,托举学生成才。从扎根乡村46年、96岁高龄的教师叶连平,到刚刚走进大山、工作不足一年的90后教师崔瑶,我们感受到广大人
2024-09-10 05:45:00
躬耕教坛 他们是西安的教书育人楷模
...力和感悟能力。杨婉丽 做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牢固“人梯”杨婉丽任职于灞桥教师进修学校,从教37年,担任思政学科教研员28年。她常说,“教研员是教师的‘人梯’,让青年教师快速成
2023-09-10 02:38:00
丹心一片育桃李 敬业奉献做人梯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丹心一片育桃李 敬业奉献做人梯——记2022年度涿州市二十优教师孟雪松□保定日报通讯员 王雅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涿州市实验中学教师孟雪松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
2022-12-29 09:20:00
让正能量点亮希望之光!五位用户获评“壹点十年正能量新闻人物”
...鲁壹点与用户一起,用正能量点亮希望之光。有人组成“人梯”托住孩子,有人在下面撑起被子……日照邻居们托举救人的瞬间还历历在目,孔艳鲁、宋先亮是“最美人梯”的代表;一群互不相识的
2024-11-28 16:54:00
...朝霞一样美丽,所有的美好都是因为过程的渲染。甘为‘人梯’,托起明天的太阳。重视过程,乐在其中,才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是唐庆梅从教的心声。
2023-10-24 00:14:00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潜心为人梯 无声润桃李——记绥宁县第一中学政治教师肖荣菊潜心育人,甘为人梯。参加工作24年来,绥宁县第一中学政治教师肖荣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用一颗炽热的
2023-08-18 09: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