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国古代,上至朝堂,下至民间,普遍相信风水。凡是风水宝地,人们争相抢占。
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有座龙泉山(古称灵泉山),三面环水,南北则有两条山脉自西向东绵亘九公里,直抵梁子湖畔,远望呈二龙戏珠之势。此山有天马行空的天马峰、横空出世的玉屏峰、群山排比的笔架峰、幢幢如盖的宝盖峰、高耸入云的龙帐峰……自古便被视为山环水绕、湖山钟秀、林泉幽穆的“福地仙壤”。
西汉时,这一地区为开国功臣、舞阳侯樊哙的封地,樊哙死后,就葬于天马峰下。从汉代起,便有许多隐逸之士迁到灵泉山来隐居,遂成灵泉古市,“形胜甲于一邑”。陆续有樊、李、杜、张、沈、曾、董、邹八大家官府隐逸之士,在此修建了多处名胜景观,如“万卷书楼”是唐代宰相李蹊修建的,“含山楼”是宋代诗人张芸臾修建的,“万寿台”是元代宰相沈如筠修建的,等等。
到了明代,达官贵人们都想占据这块风水宝地,势力最大的要数朱元璋第六子朱桢,他被封为楚昭王,就藩武昌诸地达43年之久。每年,他都要到灵泉山避暑,常常感叹:“惜乃阳宅,若为阴宅极佳。”于是派风水师勘定吉壤,在灵泉山找到了一块“五龙捧圣”之地,并镌上“龙泉特结许多年,粉黛三千云外悬”的诗碑,从此,灵泉山易名为“龙泉山”。
可是,这块吉地内已有汉舞阳侯樊哙的墓,并且,晋荆州刺史陶侃、唐江夏王李道宗、宰相李蹊、元宰相沈如筠、明吏部尚书张添佑、户部尚书曾泰等历代达官显贵都挤在这块宝地“长眠”,怎么办?
当时有个叫王化龙的风水师,私下在樊哙墓前的土中埋了一块石碑,上刻:“此处本是昭王地,暂借樊哙千余年。今日时至期已满,樊哙迁移到东边。”然后,王化龙又装神弄鬼,当着众人推算说樊哙墓前地下有石碑,结果就挖出了那块他私埋的石碑,人们以为是天意,樊哙的后人也无可奈何,只好把樊哙的棺椁向东移了数百步。朱桢死后,就葬在樊哙“睡”过的地方,将灵泉古市迁走,修建了坐北朝南的陵园。以后,又有9座王寝和25座王妃墓挤在这块风水宝地。
到今天,龙泉山计有40多座历代名人显贵的古墓,形成了国内罕见的规模宏大的古墓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14:36: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