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濮阳范县河洛镇种粮大户马元志: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15 15:44:00 来源:阿宅社会

眼下,河南8500万亩小麦全部进入稳穗增粒的返青起身期。河南各地通过引黄灌溉、水肥一体化滴灌、机械化作业等科技手段,助力春季田间管理,农技专家们也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在濮阳范县彭楼灌区,当地正在进行引黄灌溉,以确保所承担6个乡镇的农田灌溉顺利进行。目前范县大部分耕地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节水灌溉。在巩义市河洛镇黄河滩区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种粮大户马元志正在给他种植的800亩小麦进行灌溉施肥。马元志告诉记者,如今使用的都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遥控器在手里一按,便可给一块20亩的土地进行滴灌。

濮阳范县河洛镇种粮大户马元志: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巩义市河洛镇种粮大户马元志:这样种出来的小麦,施肥均匀,水浇得均匀。已经浇了有七百亩,剩余一百亩地没有浇,最近两天就全部浇完。

在利用科技助力春管的同时,各地也纷纷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给农户培训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确保夏粮丰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8500万亩小麦进入稳穗增粒返青期助力田间管理
...,范县大部分耕地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节水灌溉。在巩义市河洛镇黄河滩区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种粮大户马元志正在给他种植的800亩小麦进行灌溉施肥。马元志告诉记者,如今使用的都是水肥
2023-03-14 11:28:00
科技小院助力梨园大发展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莱阳河洛镇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科技小院助力梨园大发展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蔡静)“我们是科技小院项目最直接的受益者,梨树栽培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
2024-04-12 10:15:00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双槐树遗址 探索“河洛古国”的奥秘
...的河洛,即河洛地区。2013年至2020年,考古人员在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南部,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河洛古国”的都邑,这也被专家认为是“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
2024-05-14 09:18:00
诗意古村慢生活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采风团走进“诗圣”故里河洛巩义
...文学院吴思敬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惜别杜甫故里,巩义市河洛镇大力山下的石窟寺迎来了众人的脚步。“巩义石窟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北魏皇帝、皇后举办
2023-09-26 09:58:00
宋陵麦收落幕,宝藏小城出道
...史更为悠久,这里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区之一,位于河洛镇双槐树村的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左右的“河洛古国”都邑。双槐树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
2025-06-08 19:44:00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实现村庄华丽蝶变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烟台市莱阳市河洛镇马崖口村: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实现村庄华丽蝶变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河洛镇马崖口村聚焦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支撑,以
2023-11-29 13:24:00
黄帝死后一千年夏朝才建立,这段空白期中国发生了什么
...今河南新郑是也”。果然,2020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郑州河洛镇双槐树村发现了一处距今5300年左右的大型都邑遗址,出土了仰韶文化晚期三重大型环壕、夯土院落式基址、墓地、祭坛、
2024-10-22 12:32:00
黄帝和蚩尤为何却绕道1600里外的河北开战
...无异议。 2020年5月7日,河南郑州正式对外公布,在巩义河洛镇发现了迄今为止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群—双槐树遗址。经科学测年确认,双槐树遗址年
2023-01-07 13:57:00
深山状元府:清代状元后裔的孤独坚守与乞讨生涯
在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的官殿村,有一片叫做明月坡的地方,那里矗立着一座院落——状元府。这不仅是一块饱经风霜的土地,更是一个家族盛衰的象征。曾几何时,牛凤山与他的儿子牛瑄,两代状元的
2024-10-30 10: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跟着豫排去旅行丨新乡:3条神仙路线解锁山水、文史与逛吃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文 张舒婷/海报)承太行巍峨之气,铸赛场钢铁屏障。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比赛激战正酣
2025-11-13 21:38:00
“自己人生的执棋者”——长大新生发言者,她背后有何故事?
“自己人生的执棋者”长大新生发言者背后有何故事?“我不是命运的弃子,而是自己人生的执棋者。”长春大学新生典礼上,特教学院 25502 班新生王紫菡的发言掷地有声
2025-11-13 21:26:00
“哈基米南北绿豆浆”火爆全网 客服:上线首日即售罄 工厂正在赶工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大皖新闻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九阳豆浆于日前推出的新品 “哈基米南北绿豆浆”,上线首日即售罄,已在各主流销售平台斩获数百万销量
2025-11-13 20:22:00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如何接种疫苗?厦门市儿童医院开设预防接种评估门诊东南网11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陈苹)近日
2025-11-13 21:13:00
“爸爸,你到了别人的身体里后,一定要帮助人家。”这句女儿唱唱(化名)与父亲榕海(化名)最后的告别,道尽了人世最深的悲痛与最纯善的期许
2025-11-13 20:23:00
海派非遗作品亮相喀什,上海工艺美院非遗进校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喀什15周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近日先后赴莎车县
2025-11-13 19:20:00
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
2025-11-13 15:07: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3日讯硕果金秋,捷报频传!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再创辉煌,以卓越的表现荣获中学生组优秀奖
2025-11-13 16:01:00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