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任胜利
近日,郑州市七院专家团队成功完成一例Corheart®6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为一名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今年41岁的朱先生,两年前被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间断性缓解。但他的病情却持续进展,先后出现夜间胸闷、咳嗽、下肢水肿,左侧肢体及头面部麻木等症状,被诊断为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虽经住院治疗,但效果不佳。频繁发作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使朱先生的生活和工作陷入困境,高昂的医疗费用更是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然而,对三个女儿的责任和爱,让他数次鼓起勇气,坚定地寻求着生的机会。
近日,朱先生在休息时出现胸闷伴咳嗽、呼吸困难,随即被紧急送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门诊诊断为终末期心脏病、心力衰竭D期、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肝功能不全。
患者的病情危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该院副院长杨斌、赵育洁立刻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
张向立教授团队成功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
对于深陷困境的朱先生来说,已无力承担全部手术费用,为此,医院分担了部分手术费用。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该院心外科八病区主任张向立带领团队,精心制定了手术操作流程、应急预案和术后护理要点。
2月17日,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师、麻醉医师、超声科医师、体外循环医师、手术室护理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张向立教授团队成功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
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体外循环机顺利停机撤除,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慢慢走向正常、平稳,手术获得成功。术后半小时患者苏醒;术后6小时,医生顺利为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次日,朱先生在护士的指导下,就开始了康复训练。
张向立教授介绍,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众多,约有1300万人,其中终末期心衰患者约65万人。目前,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是这类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心脏移植受到供体数量稀少、匹配条件苛刻以及受体免疫等因素限制,许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失去生命。“人工心脏”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重量仅90克。
而朱先生此次手术植入的Corheart®6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重量仅90克,如一枚鸡蛋大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