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神瑛侍者要下凡的真正目的,你看懂了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20:02:00 来源:戏说三国

甄士隐梦中听到僧道讲述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的故事。

当听闻绛珠草化为人形后,游离于离恨天后的饥餐“蜜青果”,渴饮“灌愁海水”,便知这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有情。

彼时绛珠仙子在离恨天灌愁海上的太虚幻境,回不去西方,神瑛侍者肯定会有下一步举动。

红楼梦:神瑛侍者要下凡的真正目的,你看懂了么?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一回)茫茫大士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果然,绛珠仙子在离恨天忍受“相思之苦”时,神瑛侍者要下凡造历幻缘,去到警幻仙子“案前”挂号。

什么意思呢?

茫茫大士这话有“包庇”嫌疑。说神瑛侍者“凡心偶炽”,相当于长辈不好意思说家中晚辈“思春早恋”耽误学习,只好用上课溜号跟不上,安排出国留学作借口。

红楼梦:神瑛侍者要下凡的真正目的,你看懂了么?

茫茫大士无论怎么说,神瑛侍者的身体最诚实。他直接跑去太虚幻境找警幻仙子挂号之事,坐实了两件事:

一,神瑛侍者因情苦恼不得不下凡,证明对绛珠仙子有情。

二,神瑛侍者跑去太虚幻境,是给绛珠仙子传信。

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红楼梦:神瑛侍者要下凡的真正目的,你看懂了么?

你说神瑛侍者一个西方佛祖弟子要下凡历练,用得着跑去主管人间情事的警幻仙子那挂号?还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就像一班学生神瑛与绛珠早恋,绛珠被调去二班,神瑛被家长安排留学。结果他跑去找二班班主任办理退学开留学证明,不就是要告诉绛珠,他要去哪里,“一起去”么!

茫茫大士的“老脸”都被神瑛侍者丢尽了,还不得不替他“擦屁股”,一想就觉得啼笑皆非。

神瑛侍者的“无脑”举动,也完全像个“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做事根本不管不顾。

红楼梦:神瑛侍者要下凡的真正目的,你看懂了么?

他跑来离恨天灌愁海上的太虚幻境,正在这里的绛珠仙子怎么能不知道?就算不知道,警幻仙子也肯定要跟自己的姐妹汇报:你情人下凡了,你去不去?

那绛珠仙子本就对他“五内郁结一股缠绵不尽之意”,又怎么可能不去!

其他那些“风流冤家”一看,原来可以这么玩?既然佛祖的弟子都可以下凡历劫,公费谈恋爱,咱们不也可以?

红楼梦:神瑛侍者要下凡的真正目的,你看懂了么?

于是,一哄而起都跑去申请。你说既然给了神瑛侍者、绛珠仙子开后门,又怎么拒绝其他人?

眼看着事情闹大,又怎么能不请家长?于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就被迫出场了。

可他们也不能就那么贴身看管啊,总要有个就近的“保镖”,既要有背景,又要有能力,让人不忌惮……于是女娲补天石就被他们诓骗了去……

就是这样。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优质作者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绛珠仙子报恩方式,为何如此特别?还泪报恩亏她想得出来
...下凡,岂有不去的道理?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第一回)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
2024-09-23 20:02:00
红楼梦:癞头和尚为什么要给薛宝钗“金锁”,支持金玉良姻?
...注定。这些是不是都是原文交代的内容?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2024-09-30 16:53:00
红楼梦被忽略的细节:绛珠仙子不守着神瑛侍者,为何跑去离恨天?
...玉和薛宝钗。☞细说红楼系列040,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第一回)茫茫大士道:“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
2024-09-24 20:13:00
红楼梦:一僧一道化身拐子,费尽心机只为欺骗一块石头入红尘
红楼梦的那些有趣故事02:僧道诱导说繁华,顽石艳羡蹈红尘上一回讲到西方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喜爱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不惜以甘露浇灌延续它的寿命,并最终助其化为人型,是为绛珠
2024-10-06 16:41:00
红楼梦奇事:一棵草与人纠缠了三生三世,更引出一场仙凡劫难
红楼梦的那些有趣故事01:神瑛执迷启甘露,绛珠化人生痴情故事发生在西方佛国,位于灵河岸边的三生石畔,这一年生长出一株小草,因能结出赤红之果,而名绛珠草。这绛珠草具体什么样子,也是
2024-10-06 16:39:00
红楼梦:少年人在梦里与心上人得偿所愿,实际却中了别人设好的局
红楼梦演义33:警幻仙子受人所托,太虚幻境迎来顽石话说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因一株绛珠草,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就结了因果,落了心魔。等到神瑛侍者用甘露将绛珠草灌溉为绛珠仙子时,一
2024-10-05 18:00:00
红楼梦:警幻仙子带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真正目的她没对人说实话
神瑛侍者下凡历劫,这件事并不是他各人的事。《红楼梦》这个设定是非常系统的,而不只是一个由头。神瑛侍者是佛教执事,为菩萨身边底子。由茫茫大士出面。绛珠仙子是道家仙子,为草木精灵成仙
2024-10-05 17:59:00
红楼梦:薛宝钗的前世是谁?第一回在甄士隐梦里,和尚就说漏了嘴
《红楼梦语言话术·题外话》01注:由于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免多有疏漏,往往又会觉得意犹未尽,会随时增加一些章节,就出一个《题外话》篇,内容以参考本系列文章的读者评论或私信相关文章
2024-12-12 09:30:00
《红楼梦》第二块石头,名气不比女娲补天石小,你知它转世为谁?
《红楼梦》里隐藏的故事数不胜数。曹雪芹铺垫情节,便引用和借鉴了非常多的典故。比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开篇,提到女娲补天的典故,说那通灵宝玉其实就是女娲补天后遗落的一块石头。贾宝玉当然也
2024-10-02 16: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