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帝暴亡之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4:46:00 来源:彤彤爱读书

雍正暴亡,是满清重大谜案之一,迄今未解,有意思的是,关于雍正死因,只有满清的《清实录》说是正常病死,其余野史,如《清宫秘史》、《清宫十三朝》、《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代述异》、《梵天庐丛录》等,皆言雍正遇刺身亡。

更有意思的是,雍正暴亡后第一时间在场、知晓雍正死因真相的两个要人——鄂尔泰和张廷玉,都只字不提雍正死因,而都有惊恐慌乱的表现,此足以反证出:雍正死因有重大的难言之隐。

雍正帝暴亡之谜

中国社会官本位传统根深蒂固,因此国人一边倒地认为野史不可信,而必须以官史为据,官史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野史中的“雍正被刺”说,不值一晒。

事实上中国自唐以来,历代王朝皇权对史官的干预逐渐加强,而满清因其少数民族政权的属性,对治史,尤其没有自信和器量,满清的官史,其破绽水分之多,在历朝历代中官史中是空前绝后的。

举例来说,明朝尽管对史官干预颇重,但朱元璋杀戮功臣、明世宗遭宫女群起攻击几乎殒命等都在《明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但满清的皇太极遭毒杀疑云、顺治出家疑云、雍正夺嫡疑云、孝庄下嫁案、嘉庆雷毙案、光绪毒杀案等都在《清实录》中找不到一丝痕迹,尤其是光绪被慈禧毒死的迹象非常明显,而且证据也很充分,《清实录》中却连个情节都没有………。

其实,外表光鲜的《清实录》破绽百出,对雍正之死的记载,就是其破绽百出的典型之一。

《清实录》之《雍正朝起居注册》记载: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宝亲王(即乾隆)即位。二十三日晨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申刻大殓。”

《清实录》的记载,把雍正之死叙述为两天的过程,给人一种急病病死之象。

但这个记载,与雍正之死的目击证人张廷玉的记载多处不符。张廷玉在其日记《年谱》里说:

“八月二十日,圣躬偶尔违和,犹听政如常,廷玉每日进见,未尝有间。二十二日漏将二鼓,方就寝,忽闻宣诏甚急,疾起整衣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于园之西南门,引至寝宫,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公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海望先后至,同至御榻前请安,出,候于阶下。太医进药罔效。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矣。”

张廷玉见证:雍正死前根本没有《清实录》中所记载的“不豫”的过程,直到八月二十二日白天,雍正帝还听政如常,而且和前几天一样,当天还见了张廷玉,这显示出雍正死前身体很好,他的死是突如其来的。

但《清实录》却记载:

“二十二日,上不豫,宝亲王(即后来的乾隆帝)、和亲王朝夕侍侧”。

就是说,八月二十二日白天雍正的身体已经不行了,需要宝亲王(乾隆)等人在旁侍候了。

而张廷玉证实,雍正在二十二日还听政如常,怎么需要宝亲王等“朝夕侍侧”呢?可见在这里,满清对“实录”做手脚的痕迹,太过明显。

雍正帝暴亡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张廷玉是雍正生前最信赖的汉族大臣。他在日记中记载的时间可靠性当无问题。

雍正死亡当天(白天)身体好好的,明明可以办公,满清的《清实录》却撒谎说雍正二十二日日间就不行了,需要人旦夕侍侧,这种“改写”,除了掩盖雍正离奇暴死的作用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呢?

对于雍正之死,《清实录》的记载,与另一个顾命满洲大臣鄂尔泰的记载也多处不符,如:《清实录》称二十二日(雍正死亡当天)宝亲王(乾隆)在侧,并说二十三日晨(即雍正死亡当日)就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申刻大殓(即运送雍正尸体返京)。

这与袁枚根据鄂尔泰叙述撰写的《鄂尔泰行略》(受托所写的个人传记)完全不符合,《鄂尔泰行略》载:

“(鄂尔泰)捧遗诏从圆明园人禁城,深夜无马,骑煤骡而奔,拥今上(即乾隆)登极,宿禁中七昼夜始出。”

就是说:

一,雍正死时,宝亲王(乾隆)根本不在身边,而在北京皇宫(雍正暴亡于北京城外圆明园)!官史却说宝亲王(乾隆)二十二日就已“朝夕侍侧”。

二,《清实录》中所谓二十三日(即官方所谓雍正死亡当天)就举行返京入殓仪式——即运送雍正尸体回京,举行大丧典礼,完全子虚乌有。雍正大殓的举行,是“七日后”鄂尔泰从皇宫出来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鄂尔泰是雍正最为信任的满洲大臣,没有撒谎的理由;而且从常理看,在雍正死亡的当天,就风急火燎地运送雍正尸体回京,举行大丧典礼,既困难,也没有必要,《清实录》在此问题上的破绽百出,一目了然。(且留下大疑问,满清如此大漏洞地谎称雍正死后,尸体在圆明园内未作停留,到底是想掩盖什么呢?)

其实,就连雍正死亡的时间,《清实录》都做了大手脚。《雍正朝起居注册》载:

“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宝亲王(即乾隆)即位。”

就是说,二十二日晚,雍正还没死,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入内,是雍正召来的,召来之后还从雍正那里接受了遗诏。

这与张廷玉《年谱》中的记载大相径庭,《年谱》中说:入内后,诸王大臣们让总管太监赶紧请出密旨(即雍正秘密立储的密旨——雍正生前创立秘密立储制度),而总管太监却慌忙跪下说,雍正未曾提及,他不知密旨所在何处。还是张廷玉描述密旨的外观“外用黄纸固封,背后写一‘封’字者即是此旨”,总管太监才找寻取出。

多个迹象表明:雍正突然死于八月二十二日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戌时),《清实录》却谎称死于二十三日子时。也就是说,张廷玉等人觐见前,雍正就已经死了,所谓病重召见、传授遗诏的情节,根本子虚乌有,纯属满清伪造。因为如果在张廷玉等人觐见时,雍正还活着,能够传授遗诏的话,是根本不会出现这一幕慌乱情节的。

雍正帝暴亡之谜

如“魔鬼在细节中”一样,真相也在细节中,张廷玉《年谱》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这个细节虽然只有四个字,却隐含着太多的信息,那就是张廷玉八月二十二晚见到雍正时的感受——“惊骇欲绝”!

雍正死时,张廷玉已是六十三岁的老臣,什么场面没见过?从常理上看:

一,如果当晚雍正真如《清实录》所说的,只是病重的话,张廷玉是不可能有“惊骇欲绝”的感受的;

二,如果当晚雍正是病死的话,不管是现今盛传的所谓中风而死、丹药中毒而死、“过劳死”,张廷玉也是不可能有“惊骇欲绝”的感受的。

久经世故的张廷玉如此惊恐意外,只能反映出:觐见时雍正不仅已死,而且死得很惨!只有被杀惨死,才能有这般强烈的震恐。

显然,张廷玉有重大的难言之隐!

与张廷玉目击后惊恐相一致的是:另一个目击者鄂尔泰,目睹雍正之死后,出现了相似的惊恐和慌乱。《鄂尔泰行略》中载,雍正死后,鄂尔泰慌乱得连夜骑骡赶回北京城——之所以骑骡,据说是因为紧急之下找不到马(这亦反映雍正之死非常突然),结果跑到北京城后,被人发现裤子上有血迹:

“人惊公左裤红湿,就视之,髀血涔涔下,方知仓卒时为骡伤,虹溃未已,公竟不知也(真的是骡子所伤吗?)。”

由此也足见鄂尔泰当时的慌乱,当时正是太平盛世,如果雍正是病死的话,这么慌乱为哪般?

而且,如果雍正是病死,鄂尔泰只要宣读遗诏拥立弘历(即乾隆)就可以了,为何要“宿禁中七昼夜始出”?显然这是在与乾隆密商什么、秘密准备什么。

显然,这反映出雍正之死,有着重大的隐情,这么大的隐情,恐怕不是“丹药中毒说”能解释的。

除了张廷玉的“惊骇欲绝”之外,还有一个细节强烈地反映出,雍正之死与行刺有关:

众所周知的是,清宫有一个历朝历代宫廷都没有的规矩,就是后、妃以外的女人入内侍寝,必须事先脱光衣裙鞋袜,裸体由太监背入供兴,而且太监需要在外面守候;历史学家黎东方考证说:乾隆之前,清宫根本没有这个奇怪的规矩,这个规矩是乾隆订立的;据清宫人传说:之所以定这个规矩,不是为了图色欲(其实这个规矩反失去了宽衣解带的房事乐趣),而是为了预防行刺——预防女人在衣裙鞋袜中藏带利器。

这就怪了,康熙、顺治和明朝、宋朝、唐朝、汉朝的皇帝们为什么从未定出这样的规矩来呢?如果不是因为雍正出了什么事,乾隆为什么要定出这个奇怪的规矩呢?

清宫的这个奇怪的规矩,不仅反映出雍正死于刺杀,更反映出雍正是被女人利用侍寝的机会刺杀。

因此,雍正死于刺杀是极有可能的。

雍正帝暴亡之谜

其实,雍正遇刺而亡说,从古至今,从来就不是无稽之谈:国学大家胡适、历史学家黎东方都认为民间盛传的雍正遇刺说,并非无稽之谈,不能排除;《清代通史》的作者、历史学家萧一山更认为雍正帝很可能死于刺杀,而且广为流传的吕留良孙女吕四娘刺死雍正一说,有可能是真的,萧一山先生考证说:

吕四娘的传说并非始自后人,当日连雍正本人都听说了。雍正八年他曾经询问负责曾、吕案的浙督李卫说:“外边传有吕氏孤儿之说,当密加访察根究,倘或吕留良之孙有隐匿以致漏网者,在卿干系匪轻。”(《朱批谕旨》)可见传说之盛,也未必全无根据。

而且,雍正时期的“江南北八侠”中,甘凤池于《清史稿》有传,路民瞻、周(王寻)、曹仁父等都实有其人,吕四娘既在其中,当属实不虚。

至于野史中吕四娘刺杀雍正一说,为何多不被现代人采信?可能是因为野史中许多版本,所谓吕四娘飞檐走壁杀死雍正的夸张杜撰,败坏了可信度。但是,不能因为野史中的某些夸张,就认为野史的可信度一定不如正史,我以为,水份多多的满清《清实录》,未必比野史可信。

除了飞檐走壁的夸张外,关于雍正之死,野史中亦有比较踏实的版本,我记得有一个版本是:吕四娘打入北京城的一个戏班(杂技团)做演员,先被果亲王的福晋看中,戏班入王府表演,后又受果亲王允礼推荐,入圆明园表演,颇有姿色的吕女,在表演中被雍正看中………真正通历史的胡适、黎东方和萧一山都认为不能排除野史的雍正遇刺说,黎东方先生说:雍正遇刺是有可能的,要排除雍正遇刺说,需要开棺验尸才能排除。

真正要解开雍正暴亡的历史谜团,恐怕也只能在将来开掘雍正地宫,开棺验尸才能彻底真相大白。

雍正帝暴亡之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大光明”匾与清代立储密诏
...立储方式,传皇位给四子弘历。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在圆明园病情加重,命人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传位密旨取出,命大学士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宣读密旨,然后“命皇四子
2024-04-24 14:17:00
继位当晚,25岁的弘历为何号啕大哭
...精竭虑的雍正皇帝病倒,但他依然“仍照常办事”;八月二十二日,雍正皇帝仅有的两位成年皇子——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朝夕侍侧”;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雍正皇帝急召允禄、允礼和大学
2024-02-11 06:40:00
十三爷胤祥如果比雍正长寿,结局会怎样?
...朝实录》中的时间,却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二十二日。难怪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将胤祥这10余年时间的空白,归结为是受到了废太子的冲击,被康熙皇帝圈禁起来了。关于
2023-02-10 19:28:00
雍正帝临终前都干了些啥
...起居注》记载:“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戍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官,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
2023-02-03 17:55:00
雍正去世时,张廷玉心急火燎地让太监拿了什么密旨
公元1735年8月25日,雍正突然暴死于圆明园。在雍正去世时,张廷玉心急火燎地问太监找一道密旨。这道密旨,并不是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的那道,而是另外一道。那么,张廷玉究竟要找
2023-08-05 21:36:00
雍正皇帝偏爱用汉人,6大宠臣中有4个是汉人
雍正皇帝应该是满清一朝最另类的皇帝,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最后再到末代皇帝溥仪,唯有雍正皇帝的亲信,是汉人超过了满人;雍正皇帝前后共有6个亲信,其中有4个都是汉人。1、年羹尧(167
2023-07-01 14:56:00
雍正暴毙原因揭秘,金头葬传闻是否属实
...是很严重,尚能带病工作看折子,但第二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二日晚上,他突然病危。此时,雍正一定预见到了自己的死讯,因为他召见了庄亲王胤禄的十六阿哥(允禄)、果亲王胤礼的十七阿哥(
2024-04-28 11:28:00
清朝鄂尔泰家族的兴衰:政治斗争与乾隆朝的清洗
雍正在政治遗嘱对满族大臣鄂尔泰和汉族大臣张廷玉的身后事政治荣誉给予了最高安排。:“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雍正遗诏》。这份遗嘱的政治含义非同寻
2023-10-10 08:51:00
雍正死时奏折上有血,这是传言还是历史记载
...中记载: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偶感不适,但是照常办公。二十二日晚上二鼓时分,内宫急召张廷玉、鄂尔泰入宫,二十三日子时,雍正驾崩。死得非常仓促。由于死亡太过仓促,引起了众多传说:一
2023-07-20 21: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