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真实的睢阳之战到底是怎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0: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于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此战史称睢阳之战又称睢阳保卫战。

睢阳之战主要是以张巡为首的唐军与以尹子奇为首的叛军之间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张巡斗智斗勇,凭借高超的战术手段和高尚的品格节操以约7000士兵战胜约18万的叛军,为唐朝的保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

第二天,叛军又围上来,在城周围架设了百余门大炮。架梯登城。张巡命令士兵把野蒿浇上油,顺城墙往下投,又一次打退叛军。张巡领兵或者趁叛军休息时出城猛冲,或者夜晚缒墙而下,偷袭敌营。就这样,他率领雍丘将士坚守了六十多天,戴甲而食,裹伤复战。打退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叛军大半,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月,令狐潮又领兵来攻雍丘。此时长安已经失守,玄宗逃往四川,雍丘军心动摇。城里六名很有声望的大将一起找张巡劝降,张巡佯作答应。第二天,张巡召集大家开会,堂上设天子画像,引这六将于前,责以大义,当场斩首。军心大振,誓言守城。

叛军不断攻城,日子一久,城里的箭用尽。这天深夜,张巡命令士兵扎上千草人,裹以黑衣,用绳子从城头吊下。叛军发现后,马上不断用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发现是些草人。待守军拉回草人,净得几十万支箭。

第二天晚上,张巡选了五百死士,仍用绳子吊下城。叛军以为又是草人骗箭,笑而不理。于是这五百人趁敌不备,直袭令狐潮大营,令狐潮来不及组织组织抵抗,几万叛军四下逃窜,一退十几里。令狐潮恼羞成怒,继续增兵,围住雍丘。

又有一日,张巡手下大将雷万春在城头巡视,叛军看到,一起放箭,雷万春一不留神,脸上中了六箭。但为安定军心,岿然不动。令狐潮以为张巡又是拿个什么木头人来骗他,叫来探子一打听,大惊,在城下对张巡说道:“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张巡回答:“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命令将士出城猛冲,令狐潮忙逃,守军俘获叛将十四名,杀死一百多人,大获胜利。

张巡守军不过一千多,而叛军总在几万人。但就这样坚持守了一年。直到一天,张巡接到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派人送来的紧急文书,说叛军大将尹子奇领兵十三万,来攻睢阳,请他马上援救。

张巡赶到睢阳,与许远兵合一处,不过六千余人。许远虽官职更高,但知道张巡善兵,就请张巡来指挥守城。虽说双方兵力悬殊,但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了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两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增援兵力,又把睢阳团团围住。形势越来越危急。

一天晚上,张巡叫士兵擂起战鼓。城外叛军听到鼓声,连忙摆开阵势,准备迎战。等到天亮,却还是没见守军出来。尹子奇派人登上土山向城内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没什么动静,就命令士兵卸下盔甲休息。叛军紧张了一宿,都倒头睡去。就在这时,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各带领五十名骑兵,同时从各个城门杀出,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顿时大乱,又被守军杀了五千多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时射杀他,但尹子奇平时上阵,总让几个人和他一样的打扮,无法分辨。有一次,两军对阵时,张巡命士兵把一只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叛军士兵拾到这箭,以为城里的箭用光,急上前报告尹子奇。待尹子奇把蒿箭刚拿到手,城头上的张巡吩咐身边的南霁云箭射尹子奇。南霁云一箭过去,正中尹子奇左眼,顿时跌下马来。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个大胜仗。

尹子奇攻城未果,反失一目,哪肯罢休。把睢阳围的更紧。城外的叛军越聚越多,城里的守军越打越少,到后来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还断了粮食,士兵们连树皮、茶叶和纸张都吃,一个接一个饿倒。

无奈之下,张巡只好派南霁云带领三十名骑兵重出重围,向临淮(今江苏睢宁西北)守将贺兰进明借兵。贺兰进明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但他爱惜南霁云勇猛,召集手下设宴招待南霁云,想留下南霁云为自己所用。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不肯借兵,哪里有心吃饭?他咬下自己一个手指,流着眼泪说自己未能完成使命,留下根手指作为来此的见证。

南霁云离开临淮,又从别处借兵三千,回到睢阳。被叛军发现,一场血战之后,才进了睢阳。张巡和许远知道没有借到兵,两人反复商量后,认为睢阳乃江淮屏障。为阻止叛军南下,惟有死守睢阳。

城里粮食没了,就吃树皮,吃战马,连麻雀老鼠也吃完了。城里所有的将士和老百姓明知道守下去毫无希望,也没有一个人叛逃。

到了最后,全城只剩下四百余人,尹子奇又率领叛军用云梯攻城,城头上的守军饿的连拉弓箭的力气都没有了。

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将皆被俘。不降,全部被杀。

睢阳陷落的第三天,河南节度使张镐带兵赶到,打退了叛军。再七天后,郭子仪收复洛阳。也正是由于睢阳的死守,整个江淮地区安然无恙。

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

第二天,叛军又围上来,在城周围架设了百余门大炮。架梯登城。张巡命令士兵把野蒿浇上油,顺城墙往下投,又一次打退叛军。张巡领兵或者趁叛军休息时出城猛冲,或者夜晚缒墙而下,偷袭敌营。就这样,他率领雍丘将士坚守了六十多天,戴甲而食,裹伤复战。打退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叛军大半,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月,令狐潮又领兵来攻雍丘。此时长安已经失守,玄宗逃往四川,雍丘军心动摇。城里六名很有声望的大将一起找张巡劝降,张巡佯作答应。第二天,张巡召集大家开会,堂上设天子画像,引这六将于前,责以大义,当场斩首。军心大振,誓言守城。

叛军不断攻城,日子一久,城里的箭用尽。这天深夜,张巡命令士兵扎上千草人,裹以黑衣,用绳子从城头吊下。叛军发现后,马上不断用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发现是些草人。待守军拉回草人,净得几十万支箭。

第二天晚上,张巡选了五百死士,仍用绳子吊下城。叛军以为又是草人骗箭,笑而不理。于是这五百人趁敌不备,直袭令狐潮大营,令狐潮来不及组织组织抵抗,几万叛军四下逃窜,一退十几里。令狐潮恼羞成怒,继续增兵,围住雍丘。

尹子奇攻城未果,反失一目,哪肯罢休。把睢阳围的更紧。城外的叛军越聚越多,城里的守军越打越少,到后来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还断了粮食,士兵们连树皮、茶叶和纸张都吃,一个接一个饿倒。

无奈之下,张巡只好派南霁云带领三十名骑兵重出重围,向临淮(今江苏睢宁西北)守将贺兰进明借兵。贺兰进明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但他爱惜南霁云勇猛,召集手下设宴招待南霁云,想留下南霁云为自己所用。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不肯借兵,哪里有心吃饭?他咬下自己一个手指,流着眼泪说自己未能完成使命,留下根手指作为来此的见证。

南霁云离开临淮,又从别处借兵三千,回到睢阳。被叛军发现,一场血战之后,才进了睢阳。张巡和许远知道没有借到兵,两人反复商量后,认为睢阳乃江淮屏障。为阻止叛军南下,惟有死守睢阳。

城里粮食没了,就吃树皮,吃战马,连麻雀老鼠也吃完了。城里所有的将士和老百姓明知道守下去毫无希望,也没有一个人叛逃。

到了最后,全城只剩下四百余人,尹子奇又率领叛军用云梯攻城,城头上的守军饿的连拉弓箭的力气都没有了。

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将皆被俘。不降,全部被杀。

睢阳陷落的第三天,河南节度使张镐带兵赶到,打退了叛军。再七天后,郭子仪收复洛阳。也正是由于睢阳的死守,整个江淮地区安然无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真实的睢阳之战到底是怎么样的?
...军紧张了一宿,都倒头睡去。就在这时,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各带领五十名骑兵,同时从各个城门杀出,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顿时大乱,又被守军杀了五千多人。张巡想
2023-05-05 18:08:00
...因饥饿、疲惫至极,无力再战,城池沦陷,张巡、许远及南霁云等将士英勇殉国。睢阳之战极大地牵制了叛军的力量,阻住了安史叛军南下,保全了江淮,并最终为唐王朝的反击赢得了时间,为平定
2024-01-24 01:58:00
持续10个月的睢阳守卫战,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始终孤军奋战,唐朝没有主动派出一兵一卒,在弹尽粮绝之下,整个睢阳抵抗力量全军覆没,这是唐朝的耻辱。一、将领拥兵自重《新唐书》:御史
2024-07-16 15:45:00
...多人,都能死心塌地的帮助张巡守城。期间,张巡派部将南霁云突围求救,然而贺兰进明、许叔冀、尚衡等人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救睢阳之围。最终睢阳城里的三万百姓成为了军粮。张巡派部将南霁
2024-03-03 19:59:00
张巡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天,见唐军一直坚守不出,于是放松了警惕。张巡趁机派南霁云出城偷袭,大败尹子奇。张巡想要射死尹子奇,于是命人用蒿草作箭头,射向叛军。叛军以为唐军弓箭用尽,于是报告尹子奇。南霁云
2023-06-08 16:32:00
一场靠吃人打完的战争,睢阳守卫战
...刘秀在外面拉援军,人有了盼头就有力量,所以张巡先派南霁云带领死士杀出重围去寻找援兵。其实张巡也明白,天下已乱成了一锅粥,现在压根谁也指不上,但只要南霁云能出去,睢阳的军民就有
2024-11-08 09:25:00
简介唐朝名将南霁云
南霁云(712年―757年),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出身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为人勇武过人。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今河南商丘
2023-02-20 15:24:00
唐朝是最能打的王朝吗?6000士兵对战13万叛军,36位将领捐躯
...奇,告诉他们这边已经没有箭了,趁此时机,张巡身边的南霁云已经观察到局势了,一支箭准确地射中了尹子奇地左眼,一时间军心大乱,而后张巡带着军队出城迎战,再次胜利。但叛军的援军是源
2025-01-08 16:49:00
揭秘安史之乱中的睢阳之战:士兵们宁死不降,不得以相互食之
...没有援军,而是他们只是冷眼旁观。当时,张巡手下大将南霁云曾率领一小队成功突破伪燕军封锁,随后找到贺兰金明求救。贺兰金明见到南霁云,把他当作客人,用酒肉招待,但他不肯派援军。面
2024-04-25 11: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